秕稗的拼音是:bǐ bài。
秕稗的注音是:ㄅ一ˇㄅㄞˋ。结构是:秕(左右结构)稗(左右结构)。引证解释是:⒈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引《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穀不成者。稗,草之似穀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⒉以喻有害之物。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网络解释是:秕稗秕稗,拼音bǐbài,解释秕子和稗子。综合释义是: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穀不成者。稗,草之似穀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以喻有害之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秕稗[bǐbài]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7、汉语大词典是:(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谷不成者。稗,草之似谷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2).以喻有害之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饬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8、国语辞典是: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秕稗[bǐbài]⒈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引《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9、辞典修订版是: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10、其他释义是: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2.以喻有害之物。
秕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秕稗详细内容】
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以喻有害之物。秕稗[bǐbài]⒈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⒉以喻有害之物。
二、综合释义
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穀不成者。稗,草之似穀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以喻有害之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秕稗[bǐbài]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三、汉语大词典
(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谷不成者。稗,草之似谷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2).以喻有害之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饬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
四、辞典修订版
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五、关于秕稗的成语
秕言谬说 抹月秕风 尘垢秕糠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词不达意 促膝谈心
六、关于秕稗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