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俗语的汉语大词典

俗语的汉语大词典

来源:抵帆知识网

俗语的汉语大词典是:(1).民间流传的说法。《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丁玲《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萧云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3).方言土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濡水》:“濡水……西北入难河。‘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所以晋楚方言、齐鲁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朱光潜《艺文杂谈·〈但丁的“论俗语”〉》:“他(但丁)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拉丁)相对立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4).指当地的习惯称呼。《红楼梦》第五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俗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俗语详细内容】

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

二、网友释义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三、国语辞典

通俗流行的话语。俗语[súyǔ]⒈通俗流行的话语。引《红楼梦·第五七回》:「岂不闻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原来劳航芥自到了香港,在港督那里挂了号,管理诉讼等事,俗语就叫作律师。」近鄙谚俚语俗谚反雅语

四、辞典修订版

通俗流行的话语。《红楼梦.第五七回》:「岂不闻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原来劳航芥自到了香港,在港督那里挂了号,管理诉讼等事,俗语就叫作律师。」

五、关于俗语的近义词

俗话  鄙谚  俗谚  俚语  

六、关于俗语的造句

1、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2、本文分析了广西宜州的方言俗语,认为修辞手法多样,具有独自的修辞艺术特色。

3、在我们老家,有“狗肉不上席面”和“豆腐渣上船,人货不付钱”两句贬损之义的俗语

4、当然起这么早,这里面还存了无利不起早这句俗语

5、由此,不禁联想到“早知今日,悔不当初”的俗语

6、万圣节到了,作为朋友的我,要偷偷的告诉你一个神奇的咒语。它可以让你认清自己并得到福气。来,大声的念出来:“卧式萧纱寡。”呵呵,万圣节快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俗语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