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陈景肃生平

陈景肃生平

来源:抵帆知识网

陈景肃生平:绍兴初年,陈景肃因学行优异,被地方官员推荐入朝,曾奉命跟随秦梓出使燕、赵。秦梓回朝后,上表建议任命陈景肃为祈请使,朝廷没有接受,于是陈景肃便回乡在仙人峰下设帐授徒。儒生吴大成、薛京、杨耿、郑柔等人,相率前往拜陈景肃为师。绍兴二十年 1150年 迁建渐山石屏书院,并在讲堂周围广植石榴,筑成所谓石榴洞。这一年的端阳节后,他们举行了一次石榴洞联吟盛会。在联吟会上,七贤尽情赞颂石榴的高贵品质和艳丽的姿态,警告“皓日宣威莫我欺”,还表示了“俟时红烂兮照乾坤”的抱负。字号:和仲。所处时代:宋代。出生地:福建云霄陈岱。主要作品:《怀高东溪二首》《怀高东溪二首》《试剑石》《垂虹亭·高压玉龙腰》《试剑石·将军大宝剑》等。

关于陈景肃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陈景肃的诗词 点此查看陈景肃的详细内容

《怀高东溪二首》《试剑石》《怀高东溪二首》《垂虹亭·高压玉龙腰》《试剑石·将军大宝剑》《怀高东溪·谔谔东溪士》《怀高东溪·凿泉莫太深》《蜕龙洞·潜虬成穴古危岑》

二、人物生平

绍兴初年,陈景肃因学行优异,被地方官员推荐入朝,曾奉命跟随秦梓出使燕、赵。秦梓回朝后,上表建议任命陈景肃为祈请使,朝廷没有接受,于是陈景肃便回乡在仙人峰下设帐授徒。儒生吴大成、薛京、杨耿、郑柔等人,相率前往拜陈景肃为师。绍兴二十年 1150年 迁建渐山石屏书院,并在讲堂周围广植石榴,筑成所谓石榴洞。这一年的端阳节后,他们举行了一次石榴洞联吟盛会。在联吟会上,七贤尽情赞颂石榴的高贵品质和艳丽的姿态,警告“皓日宣威莫我欺”,还表示了“俟时红烂兮照乾坤”的抱负。这些歌词,由陈景肃综合整理成《石榴洞赋》,现仍存于七贤庵左廊墙上。绍兴二十一年 1151年 ,陈景肃考中进士,出任官职。郑柔、薛京、杨耿、吴大成等人也分别入京都太学肄业。当时,奸相秦桧弄权,朝纲混乱,陈景肃因题咏讽刺桧党被罢还乡,其间,吴大成也因廷对“言侵时相”,被秦桧视为陈景肃党羽而许其回籍,于是他们再度聚首于石榴洞,继续读书讲学。绍兴二十五年 1155年 冬,大奸臣秦桧病死,第二年,朝廷开始恢复被秦桧罢黜官员的职务。陈景肃被起用回朝,并担任知制诰职务。吴大成、郑柔也回太学肄业。但此后的政局仍反复不安定,秦桧余党继续控制朝廷,是非颠倒,朝政混乱,所以七贤们仍郁郁不得志。但他们并没有屈服,宁可不仕回乡,也要坚持民族气节,与权奸斗争到底。

三、成就及荣誉

在石榴洞数十年间,陈景肃和他的朋友、学生讲学之余,聚乐赋诗,莳花植树。当时许多文化名人如陈俊卿 曾任丞相 、梁克家 曾任丞相 、朱熹(时任漳州知事)、陈淳(理学家)等多次在这里相聚,研讨理学,辨订经籍,注疏诗礼,登临觞咏,赋诗唱和。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漳南一带的文化渊源。至今还留下《石榴洞赋》和《洞仙梅花联句》等篇什 载《诏安县志·艺文》 。陈景肃诸人死后,四都人民在石榴洞讲堂遗址,奉祀他们的神牌。到明朝嘉靖二十二年 1543年 ,福建提督夏月川应乡人杨江永 历官云南石屏州知州 等人请求,将陈景肃、翁待举等七人作为乡贤仍奉祀于石榴洞讲堂旧址。后人称其为“渐山七贤”,奉祀处称为七贤庵。清代嘉庆癸酉年(1873年)曾重修,近年来再度修葺。

四、简介

陈景肃(北宋末至南宋初),字和仲,福建云霄陈岱人,唐开漳将军陈元光第十九代裔孙。少时师事漳浦高登,曾与秦梓出使燕赵,欲表为祈请使没有接受,而回云霄仙人峰下讲学。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登进士,历仙游县令、湖南提举、南恩知州。后诏入朝知制诰,因厌恶秦桧在朝没有接受,转任台州、湖州知州。由于经常作诗写文章讥刺秦桧,被秦桧党羽记恨,遂请求辞职回乡,与门人杨士训、吴大成等讲学于仙人峰石屏书院和渐山石榴洞(今属诏安)。桧死,诏复知制诰,至80余岁辞官归。时南恩州叛服不常,朝议宣慰非景肃不可,又奉旨往南恩州,使岭南得以安定。卒赠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士,谥廉献。著有《拮翠集》若干卷,已散佚。子肇,绍熙参知政事;孙格,从帝昺死于崖山;女孙碧娘,嫁都统张达为妻,送夫勤王赴崖山,达战死,碧娘绝食而亡,人称“一门忠烈”。石屏书院为景肃与6位门人讲学处,后世称七贤堂,有对联“吾道南来先朱文公漳南讲学,两宫北去痛岳武穆塞北班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陈景肃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