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治疗单侧唇裂新办法:改良直线松解术

治疗单侧唇裂新办法:改良直线松解术

来源:抵帆知识网

直线闭合修复法于19世纪40年代首次应用于单侧唇裂的手术治疗,之后相继出现多种唇裂修复的术式。然而由于这些方法存在一系列弊端,并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

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医科大学附属Bundang医院的Beak医生等人在临床中采用了一种名为「改良直线松解术」的新型修复单侧唇裂的术式,该方法简便有效,患者及家属普遍表示对效果满意。对该术式的介绍发表于2016年4月的AnnalsofPlasticSurgery上。

手术过程简要概括如下:术前需要在皮肤、红唇和口腔粘膜分别设计手术切口。总共画出13个标记点(0~12)。分别设计A皮瓣、B皮瓣、三角皮瓣、M(内侧粘膜)皮瓣和L(外侧粘膜)皮瓣(见图1、图2)。

图1术前在皮肤和红唇上设计手术切口。总共画出13个标记点(0~12)

图2术前在红唇和口腔黏膜上设计手术切口

完成术前标记后,广泛切开口周轮匝肌,使其与异常骨性结构和折叠的皮肤-粘膜皮瓣分离。口轮匝肌下缘的切开松解范围从唇裂边缘至鼻前棘(见图3)。在唇裂一侧,将松解游离的异常肌肉覆盖裂口周围及上颌前缘(见图4)。

图3广泛切开口周轮匝肌,切开松解范围从唇裂边缘至鼻前棘

图4将松解游离的肌肉覆盖裂口周围及上颌前缘

切开唇裂两侧后,重构游离的口周轮匝肌(见图5)。从鼻小柱基底至红唇全幅修复口周轮匝肌(见图6)。缝合各层切口后,最终只留下一道垂直的皮肤缝合线,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横行伤疤(见图7)。

图5重构口周轮匝肌

图6从鼻小柱基底至红唇全幅修复口周轮匝肌

图7缝合各层切口,仅留下一道垂直的皮肤缝合线

自1993至2012年Beak医生等人总共对145例患者实施「改良直线松解术」修复单侧唇裂。仅有21例(14%)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其目的分别为纠正局部隆起或凹陷(8例)、红唇肿胀(7例)和唇部垂直疤痕(6例)。术后仅留下一道不明显的线疤,唇部轮廓良好,效果令人满意(见图8)。

图8A、C、E分别为3例单侧唇裂患儿术前图片;B、D、F分别为实施「改良直线松解法」术后1年图片

综上所述,「改良直线松解术」对于修复单侧唇裂疗效明确,操作简便,术后外观自然,大多数患者仅通过一次手术即能达到理想效果,今后应当在临床广泛开展。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