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努力提高初二年生物结业会考的A率和C率,为初三年的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工作的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1-6班的生物学教学,学生在初一年已基本掌握了初中《生物学》认识生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四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树立。但仍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班级间的水平参差不齐。
2、教材与教辅分析:
(1)教学任务的内容与结构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0__物的遗传和变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A、生物的运动行为;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难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学期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A、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B、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C、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D、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A、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B、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C、知道生物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目标:
A、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B、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险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C、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B、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增强会考危机意识;
(2)多开展学生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单元测试,以考促学;
(4)加强直观教学,把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多鼓励学生,实行培优扶中辅差;
(6)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7)课后及时反思、体会,改进教学;
(8)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9)注重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10)抓好每周生物学各章节基础知识的过关。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探讨有效教学的方法。
2、本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__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3、积极参加__市校际组及本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做好配套习题的编写和教学课件的整合工作。
4、积极参加公开教学并深入课堂进行听、评课,配合做好新教师的指导工作。。
三、继续教育的计划
1、积极参加__市中小学教师远程骨干研修和远程全员培训。
2、20__年秋季起到__中学支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