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散居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专家推测,约百年前,岳麓山前除规模较大的岳麓书院外,绝大部分当为种植稻谷的田野,少量的村民散居在橘子洲大桥西桥头和后湖一带。
2、英、法、德、俄、日散居欧、亚两洲,地势毗连,铁路、轮舟无远弗届,不免有恃强陵弱、蚕食鲸吞之虞。
3、散居着几户人家,淳朴善良,以采野茶和挖药材为生,种玉米蔬菜自给,群猴性情顽劣,常攀折糟踏,年年收获无几,生活很是清苦。
4、因被月氏排挤而西迁,一部分退至锡尔河北岸,另一些南下帕米尔,散居各地。
5、同年,指挥宪兵以武力野蛮驱赶零星分散居住的农民,拆毁房屋,“归并在既有的村庄”,“于热河省兴隆、青龙、滦平及喀喇沁中旗造成了无人地带”。
6、高楼疏散安全梯为火灾、地震、空袭疏散居民之用。
7、读者散居全市各个角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当天上午发生的事情,立即就知。
8、藏身在这世界偏僻角落的是数以百万计的散居人口,无名小卒、哪里的公民都不是,被遗忘或忽略,户口普查也不予计算。
9、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入闽,随从的校尉中,有杨永、杨珍等,他们的后代散居闽、粤、台、澎等地。
10、这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游子们,用他们最诚挚的情感、最投入的演绎,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乡曲”。
11、散居”公司承诺永远不打广告,并且允许你把“散居”网站上的任何数据带去任何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12、从非洲散居人,摩洛哥和南非各获得两票。”科扎说。
13、以上三部分就是斐洛“散居观”的基本内容,体现出散居异地的希腊化犹太贵族对于自身族群认同的独特认识。
14、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虽然不少已入外国籍,但其对祖国的忠诚仍是自不待言的。
15、而就整个西北沿边地区来说,吐蕃诸部及党项羌部大量散居,他们各自成为宋夏抗争的前沿力量。
16、阿拉善边防支队算井子边防派出所的干警为了方便分散居住的牧民出行,腾出了几间营房开办了牧民招待所,免费为牧民提供吃住。
17、当年知识青年在农村插队落户,由于分散居住,管理不善,使这些女知识青年落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农村、边疆,女知识青年被强奸、奸污的问题就相当突出。
18、在犹太民族在华散居的历史上,开封犹太人尤为令人注目。
19、氐人原散居于今甘肃陇南、天水,陕西西南部及四川松潘一带,在羌汉之间杂处。
20、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
21、大多数散居在外的犹太人易燃强烈支持以色列。
22、当西欧人开始他们的航海探险时,他们发现各个民族散居在世界各地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
23、杏、龙爪槐等名贵树种,又有溲疏、桑成等珍稀树种,现在它们大都散居在北戴河各大休疗院所,虽历经战乱、自然灾害洗礼,但依旧挺拔茁壮。
24、如今被我国的渤海和黄海碧波万顷蔚蓝色的辽阔水域所包围的鹰头一样的山东半岛,在处于神农衰世的榆罔神农氏时代,散居着无数以鸟为图腾的部落。
25、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
26、小城宣教在加拿大,其实有不少华人散居于一些市外的小镇之中。
27、坨包区星星点点散居着为数不多的自然屯落,在风沙的吞噬中仍然以翻沙坨广种薄收为生计。
28、迁至盛京及北京后,锡伯族人则被拆散而散编入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各佐领之中,而且散居多处驻防点的各村屯,这对其民族属性不无影响。
29、他们零星散居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处。
30、那个地方散居着许多。
31、回族散居全国各地,长期以来不仅与其他兄弟民族间友好相处,而且在经济、文化、地缘等方面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32、农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使分散居住的牧户适度集中、聚集,从而直接影响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33、他们的家,大都散居在离城镇较远、山高路陡的大山上。
34、在出土的材料中,曾提到了不少,散居在河西走廊的黑皮肤的西域人。
35、农民四处散居于溪涧河流上下各处,一家一家之间隔得很远。
36、然而这片土地并不是杳无人烟的,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上散居着。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