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六桶镇海马孔村辖10个村民组489户1709人,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7户76人,经济作物主要以柑橘、樱桃、枇杷、李子、苦丁茶为主。
产业振兴方面:一是建强基础设施,实施“强基固本”战略。修建产业路1.2公里,覆盖枇杷产业300余亩;在客流集中点建设农产品交易摊位30个,规范和促进农产品交易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实施产业提质增效,不断促进群众增收。对海马孔村现有的100余亩樱桃、1000余亩大五星枇杷、200余亩精品李、400余亩温州蜜橘、椪柑、560亩苦丁茶进行提质增效,不断促进群众增收。20xx年实现樱桃产值10万余元,枇杷产值30万余元,预计柑橘产值10万余元,苦丁茶产值50万余元,实现群众增收近100万余元。
组织振兴方面:一是注重人才储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提升“头雁计划”,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选优育强“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常态化培养后备干部3名,回引大学生1名作为村“两委”换届人选;二是注重引领带动。深化“筑城十带·固本千星”党建示范带创建,20xx年打造海马孔村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注重壮大集体经济。20__年村集体发展山花蜜蜂养殖25桶,20xx年村集体收入10000余元,20xx年预计再发展蜜蜂养殖50桶,预计20xx年村集体收入达30000余元。
人才振兴方面:一是注重乡贤队伍建设。建立海马孔村乡贤队伍11名;二是注重人才培训。20xx年完成种植技术培训150人次,完成长江禁捕就业转化40余户70余人;三是树立先进典型。以“星级文明户”评比为契机,评选出“金星级文明户”1户3人。后续将按照评比规则,不断选树先进典型。
文化振兴方面:一是“定村规民约”找公约数,通过多次召开坝坝会和户代表会议,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将八乱整治、产业发展、婚丧嫁娶、土地流转、公益建设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为村民日常行为规范找到最大公约数。二是“红黑榜”树新乡风,设置村级红黑榜1块,通过开展“红黑榜”评选活动,向陈规陋习“亮剑”,积极弘扬平凡善举,目前开展红黑榜评比3次,发布红榜事迹15起,黑榜事迹3起;三是“建阵地”颂主旋律,投资80余万元建成文化长廊70米,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乡村振兴相关宣传栏15块,不断弘扬主旋律。三是“护老物件”留住旧时光,对原顺江小学进行修缮,留住童年上学时光;对村内古树进行重点保护,留住树下纳凉话事旧时光;对村内土墙房进行维修加固和老物件陈列展览,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生态振兴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20xx年摸排农户489户,其中外出197户,在家农户292户,卫生厕所176个,20xx年拟改造厕所138个,改造后实现卫生厕所在家农户普及率100%。二是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对无化粪池、沼气池的36户农户实施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实现生活污水处理率100%;三是持续开展“八乱”治理,开展“八乱”整治行动10余次,出动100余人次,清运垃圾5吨,规范柴草堆放行为30余次,拆除残垣断壁10户811.5平方米。
二、亮点工作
一是始终坚持群众做主人公、当主角。通过召开群众坝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与群众共商乡村振兴事宜,充分发挥群众乡村振兴建设主人翁意识。每一户需要怎么建设、建成什么样子,都是根据群众自己的想法自己进行建设,镇村两级不做干预,在建设完成后,政府对群众建设中产生的材料费用进行奖励补助,目前示范点63户农户已全部投入到建设中来,每户都有青壮年返回家建设自己房前屋后,农户投入乡村振兴建设资金40余万元。
二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乡村振兴建设中,通过利用群众闲置或废旧的砖瓦、砂石、酒瓶等农户庭院及周边环境的建设。在政府对公共区域的建设中,对于需要的建设物品,大部分采取回购当地农户家中闲置或废旧的物品。始终坚持少一些大拆大建,多一些风貌保留,少一些千篇一律,多一些乡土味道,采取减法方式做美乡村。
三是始终坚持文化认同、留住乡愁。坚持农村就要像农村原则,对村内原顺江小学、土墙房、古树等进行修缮保护;对渔船、石磨、犁头、蓑衣、斗笠等老物件进行专项保护,通过在土墙房、乡愁记忆馆等地陈列展览,在文化长廊里宣传推广,在实景中进行体验,多形式守住乡情、留住乡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海马孔村上寨组的打造力度,将海马孔村上寨组打造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其他村寨乡镇振兴建设。
二是加大与上级部门的工作对接,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发展资金,整合社会力量,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是继续跟进世界银行结果导向型贷款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项目申报的情况,及时掌握项目申报动态,积极配合上级各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