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习了关于老师人文素养培育与研究方面的文章,使我颇有体会。“老师的人文素养”就是老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老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形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老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老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老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小朋友来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典范。同时,我觉得老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文明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考虑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要具备人文素养,老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当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责任。如何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耀的称号,如何才能完成-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老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以为,好老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实-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老师工作的意义,进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当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剧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要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老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
俗话讲“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的孩子知识面宽,接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愈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老师。
总之,要提高本人的人文素养,老师就必需擅长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老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老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老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施行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