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七的词语解释是: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基础解释: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
理七的词语解释是: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基础解释: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 注音是:ㄌ一ˇㄑ一。 拼音是:lǐ qī。 结构是:理(左右结构)七(独体结构)。
关于理七的词语
七返丹 七步之才 七上八落 零七八碎 七舌八嘴 七相五公 七上八下
关于理七的成语
待理不理 七七八八 爱理不理 零七八碎 七擒七纵 七纵七禽
关于理七的造句
1、古墓地宫,不论是隐埋高山大岭,还是潜藏水中地下,只要张三爷出马,紫金罗盘一到,上观天象三垣,下踩地理七星,剑指到处,便是坟冢所在,毫厘不爽。
2、行管会日前报告已处理七笔争议党产,争议党产的处理进度已达九成八,只剩下最后三笔,预估本月底全数清空。
3、陈良有个群租房管理七制工作法,其中4制对于治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我没来得及把每件事安排好,因此心理七上八下的。
5、10月12日,鹿城开庭审理七都街道樟里村、上沙村、老涂村等村干部涉嫌受贿案,庭审时,4人集体喊冤,称行贿人有涉黑背景,碍于情面收钱。
理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水浒传》第二回:“太公殁了。引史进一面备棺槨盛殮,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荐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后事都是现成的,少不得修斋理七,报丧开吊,都是牛浦陪客。”
二、网络解释
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综合释义: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水浒传》第二回:“太公殁了。史进一面备棺槨盛殮,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荐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后事都是现成的,少不得修斋理七,报丧开吊,都是牛浦陪客。”汉语大词典: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水浒传》第二回:“太公殁了。史进一面备棺椁盛殓,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荐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后事都是现成的,少不得修斋理七,报丧开吊,都是牛浦陪客。”国语辞典:一种斋供追祭亡魂的仪式。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出家人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故称为「理七」。其他释义:1.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