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掖的词语解释是:提掖tíyè。(1)提拔;扶持。提掖[tíyè]⒈提拔;扶持。英promoteandsupport;基础解释:提拔;扶持。
提掖的词语解释是:提掖tíyè。(1)提拔;扶持。提掖[tíyè]⒈提拔;扶持。英promoteandsupport;基础解释:提拔;扶持。 繁体是:提掖。 拼音是:tí yè。 注音是:ㄊ一ˊ一ㄝˋ。 简体是:提掖。 结构是:提(左右结构)掖(左右结构)。
关于提掖的词语
振衣提领 提要钩玄 一狐之掖 握纲提领 左提右契 左提右挈 诱掖奖劝 左挈右提 诱掖后进 怀铅提椠
提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谓挟住两腋将人拎起。引《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提,谓提挈之也。掖,谓两人夹持其两掖。”⒉提拔扶持。引《旧唐书·许孟容传》:“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新唐书·许孟容传》作“提腋”。清沉秉钰《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跋》:“遗孤善才,迄今提掖不少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七:“我们老一辈的人,心里无时无刻不想提掖晚辈。”
二、网络解释
提掖提掖,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谓挟住两腋将人拎起。综合释义:谓挟住两腋将人拎起。《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提,谓提挈之也。掖,谓两人夹持其两掖。”提拔扶持。《旧唐书·许孟容传》:“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新唐书·许孟容传》作“提腋”。清沉秉钰《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跋》:“遗孤善才,迄今提掖不少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七:“我们老一辈的人,心里无时无刻不想提掖晚辈。”提掖[tíyè]提取、提来。《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渠犁传》:「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提拔。《新唐书.卷一六二.许孟容传》:「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汉语大词典:(1).谓挟住两腋将人拎起。《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提,谓提挈之也。掖,谓两人夹持其两掖。”(2).提拔扶持。《旧唐书·许孟容传》:“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新唐书·许孟容传》作“提腋”。清沈秉钰《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跋》:“遗孤善才,迄今提掖不少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七:“我们老一辈的人,心里无时无刻不想提掖晚辈。”国语辞典:提取、提来。提掖[tíyè]⒈提取、提来。引《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渠犁传》:「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⒉提拔。引《新唐书·卷一六二·许孟容传》:「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英语torecommendsbforapromotion,toguideandsupportsb辞典修订版:提取、提来。《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渠犁传》:「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提拔。《新唐书.卷一六二.许孟容传》:「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其他释义:提拔:提掖晚辈。
关于提掖的造句
1、对砂岩孔隙性边水凝析气藏,气井见水后不能靠少量井提掖排水。
2、提掖堂兄弟、收安禄山为养子、结识。
3、一以保留原貌;二则可以昭示后人,前辈们是如何提掖晚生的拳拳之意的。
4、在漫长艺术生涯中,艺术知己们的提掖、鼓励和赏识,无疑给了他不断的驱动力和充沛的自信心。
关于提掖的成语
左提右契 握纲提领 反掖之寇 挈领提纲 诱掖奬劝 怀铅提椠 诱掖奖劝 左提右挈 提要钩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