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分析

来源:抵帆知识网
凉州区XX小学

2018--2019期中质量检测总结报告

六年级数学 XXX

一、学科成绩统计(分学科统计)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年级 六年级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良率% 备注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年级 总人数 100分及以上 六年级 99.5—80 79.5—60 59.5—40 40分以下 二、检测成绩分析

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了前5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___人,平均分为____分,优秀率____%,及格率为_____%.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大题:错的最多的是第14、15小题 ,是数学广角里的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抽届原理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他们对此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虽然是数学广角,但是在讲课和复习时都没有忽略,就在考试的前两一天还做过和第14题一模一样的题和15

题一样的类型题。学生出错了感觉还是对此知识属于模糊状态。“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现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按理说,这个题,学生只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就能得到结论。但就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我在给学生复习时,讲到了一题“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而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考试中学生做这一题时根本不去理解其中的原委,马上用15千米:3厘米计算,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从中也可以看出我这个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第四大题:解比例学困生的在解比例时由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方法。计算不准也造成了丢分。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错的最多的是第3,4小题,这是整个卷面体现我教学失败的最明显的地方,第3小题是先求出圆锥的体积,再求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没有乘1/3,而在求第二问时学生都知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2个圆锥的体积,但是由于第一步结果错误导致了第二问也出现了错误。平时在做题时强调同学生们看好求什么,求圆锥的体积时要把圆锥的字样画出来,这次考试时忘记强调了,导致了部分同学丢分,实在可惜。另外,从学生的错误答案中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通过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复习课,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作为教师的我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3.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针对部分学困生,我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并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和家长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我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孩子们能在毕业考试时再创辉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