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引言 化学实验安全
主备人:薛锋 时间:2009年8月30日
课程标准: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省教学要求: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
验工作习惯
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
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
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化学的新认识、了解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
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流程: Ⅰ、课前检测: 一、复习检测: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应使用____________; 取用少量液体时即应使用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______性、有__________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______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
1、 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 Ⅱ、课堂新授:
1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2、 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1】 为什么说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师生共同探讨】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 (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
(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 (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2、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①衣:由于化学纤维、染料的合成与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鲜艳、光彩夺目、非常漂亮的化纤服装,生活丰富多彩。
②食:由于化肥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使农作物增产增收,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让人们的餐桌更为丰富,吃得营养、吃得好。
③住:钢铁、水泥、玻璃、涂料等一些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使用,建起许多高楼大厦,使人们住得舒适,生活愉快。
④行:人造橡胶的合成、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是汽车工业普及的基础;镁铝轻合金、钢铁、钛等金属材料和一些功能材料得应用,制成了飞机、 轮船,宇宙飞船,使人日行万里不再是梦想。
⑤硅等半导体的发展和应用,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基础,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大大加速了高新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师讲解】介绍高中化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 【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p.5 思考下列问题 1、 走进实验室,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常见的危险化学标志有哪些?并举例说明有哪些图中所示的“危险化学品”。 【小组交流讨论2】1、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经验以及你在初中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注哪些安全问题?
2、哪些仪器可直接加热,哪些要隔石棉网加热?哪些不能加热? 【师生共同探讨】:
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按用量取药,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 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2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指定的容器内。
2.用酒精灯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要先检查灯里有无酒精。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4) 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谎,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3.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着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浓硫酸灼伤时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4.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隔石棉网加热(即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集气瓶、量筒、表面皿等
【总结】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成果,我们还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原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Ⅲ、典型例题:
例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例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Ⅳ、课堂检测:
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矿泉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氧、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3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酒精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C. 实验室中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后点燃
D.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
A .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氯化钠—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Ⅴ、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下节预习:
1、过滤有哪些操作要点? 2、蒸发有哪些操作要点?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4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 过滤和蒸发
主备人:薛锋 时间:2009年8月30日
课程标准: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
省教学要求: 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掌握过滤与蒸发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一些离子的检验方法和除杂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和除去杂质离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食盐的过滤与蒸发操作 教学难点:离子的检验方法与除杂 教学流程: Ⅰ、课前检测: 一、复习检测: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二、预习检测:
过滤的操作要点有哪三点?具体内容有哪些? 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边缘 ②滤液液面稍低于边缘; 3、“________ ”:①烧杯紧靠 ②玻璃棒紧靠 ③漏斗末端紧靠_____________ Ⅱ、课堂新授:
5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引入】粗盐中有许多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如何对粗盐进行提存。 【自主学习1】边做实验1-1,边填空。 步骤 1. :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 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2. :组装好仪器,将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 。若滤液浑浊,要再次 ,直到 为止。 3. :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 ,加热,并用 搅拌,目的是 。 当 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现象 粗盐逐渐溶解,溶液浑浊。 滤纸上有不溶物残留,溶液 澄清。 蒸发皿中产生了白色固体。 【小组交流讨论1】 过滤:是分离 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 如 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过滤作用:除去 杂质 实验仪器: 讨论: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 ②当出现 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 夹持,后放在 上④蒸发皿中溶液不超过 。 【师生共同探讨1】从上述实验中我们所制得的食盐是纯净物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请大家先看资料卡片的内容并回答问题,在进行物质检验时,我们采取的步骤是什么? 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确定其颜色、状态、气味等。当试样是固体时,有时需要先将少量试样配成溶液,再进行鉴定。 我们现在要设计实验来鉴定食盐中有可能含有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 【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P.6实验1-2,然后自己动手做实验。 步骤:将0.5g 盐放入试管中,加入2ml的水,先滴几滴盐酸酸化,然后向试管6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离子。 ―加盐酸酸化的目的:为了排除碳酸根的影响,改用硝酸可以吗?(不可以,因为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为硫酸根) 【师生共同探讨2】实验1-2表明,经过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得到的盐中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硫酸盐。实际上有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那么如何除去他们? ⑴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 杂质 硫酸盐 MgCl2 CaCl2 加入试剂 反应原理 ⑵在实际操作中,请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为了全部除去杂质离子,所加试剂必须过量(适量是难以控制的),这就带来了过量试剂如何除去的问题。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 【总结】1、基本概念: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 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操作原则: 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三必须: (1)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 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Ⅲ、典型例题: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7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硝酸 Ⅳ、课堂检测:
1、在蒸发皿中蒸发液体,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C ) A.直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蒸发皿 B.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加热到液体全部消失
D.蒸发皿中出现多量晶体、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烘干 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B )
A. 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 B. 烧杯、漏斗、玻璃棒、漏斗架、滤纸
C. 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D. 滤纸、试管、漏斗、铁架台、玻璃棒
3、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先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K2CO3——Ba(NO3)2——KOH——HNO3 B、Ba(NO3)2——KOH——HNO3——K2CO3 C、KOH——K2CO3——Ba(NO3)2——HNO3 D、Ba(NO3)2——KOH——K2CO3——HNO3 Ⅴ、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下节预习:
1、什么是蒸馏,什么是萃取?它们的原理是分别是什么? 2、蒸馏和萃取分别适用于什么之间分离?
8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时 蒸馏与萃取 主备人:张爱丽 时间:2009年9月4日 课程标准:初步学习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省教学要求: 掌握蒸馏与萃取的实验原理、适用对象、所用仪器、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 3、初步学会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蒸馏与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提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萃取与蒸馏的原理;萃取与蒸馏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Ⅰ、课前检测 一、复习检测: 1、过滤是分离 的方法;主要的玻璃仪器有 。 2、蒸发是 的方法,主要仪器是 。蒸发溶剂,当 时,停止加热。 3、SO4离子的检验:先滴入几滴 使溶液酸化,再滴加几滴 溶液,有 析出,证明未知液中有SO4。 二、预习检测: 1、什么是萃取? 2、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9 / 13
2-2-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Ⅱ、课堂新授:
【引入】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如果要把盐水变为淡水,该怎么办?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了解蒸馏水的制取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蒸馏需要哪些仪器?
【小组讨论交流1】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原理是什么? 【师生共同探讨1】(二) 蒸馏和萃取
1、蒸馏
(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a. 蒸馏装置的安装:由下到上、从左到右。
b. 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蒸馏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蒸馏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c. 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汽流向相反,下口进,上口出。
d. 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
【投影实验录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小组交流与讨论2】
1、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 2、如何检验自来水中的Cl?
3、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
【学生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第8页实验1-3,并分组实验。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知道这就是
应用了什么原理吗?
【展示仪器】分液漏斗
【展示】碘水、CCl4 (碘水:将固体碘单质溶在水中达到饱和,即为碘的饱和水溶
液,又称碘水。CCl4:一种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大,可
―
10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溶解大量的碘单质。) 【演示实验】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边演示边讲实验步骤。 【板书】2、萃取 (1) 定义:如果某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利用这种 差别,可以使该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这种方法叫萃取。 【小组思考与交流3】 如何选择萃取剂? 【师生共同探讨3】(2)萃取剂的选择: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展示】苯、汽油 【学生代表实验】分别用苯、汽油进行萃取。 【小组思考与交流4】萃取后,如何分离?如何才能分离的更彻底? 【演示分液】 【师生共同探讨4】3、分液 (1)定义: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 萃取与分液的步骤: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加入溶液,加入萃取剂,振荡 c.静置分层 d.分液 【总结】 分离方法 过滤 蒸发 蒸馏 萃取 11 / 13
分离的物质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 从互溶的液态混合物中分离出沸点较低的物质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实例 NaCl和沙子 从NaCl溶液中结晶出NaCl 制取蒸馏水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Ⅲ、典型例题: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 A、四氯化碳(CCl4) B、乙醇(酒精) C、苯 D、汽油 Ⅳ、课堂检测: 1、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2、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固液混合物的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两种溶解度相差很大的溶质的溶液时,常用的方法是 ;萃取的条件是 。 Ⅴ、教后反思: Ⅵ、下节预习: 1、什么是物质的量? 2、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是什么,通常用什么表示? 3、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12 / 13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