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凝聚慈善力量筑起爱的长城作文

来源:抵帆知识网


凝聚慈善力量筑起爱的长城作文

此时此刻,全国上下,抗“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让我想起了1998年抗洪的齐退浩洋,2003年非典的同抗疫潮,2008年地震的并赴国难,还有2020年今天我们战“疫”的共克时艰。每当国难来临,我们中华儿女便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火一样的赤子之心的去战斗,用海一样的宽广胸怀去奉献,用山一样的坚实力量去抗击。。众志成城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词汇,但在我眼里她却具丰富的内涵和磅礴的力量。具体说来,众志成城就是“众”的人和优势力量+“志”的精神凝聚力量+“城”的抗击防御力量这三位一体。

人道亲亲,同舟共济,这是“众”的人和优势。集体主义属于我国的人文传统,在此基础上不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还创造了坚固凝实的家国体系,更缔造了打不倒、摧不垮、磨不灭的中华文明。泱泱大中华,浩浩荡荡五千年文明史教会了炎黄子孙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古代,有了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才有了赵国的乱世之稳;有了杨家将的满 门英烈,才有了一致抗金的慷慨悲歌;近代,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有了国共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众志成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天,我们抗洪水、战非典、抗地震、抗肺炎,举国上下,社会各界,戮力同心,通力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力大事的社会优势得到彰显。正是这万众一心的人和优势,才使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劫难,获得重生。

人定胜天,有志竟成,这是“志”的精神力量。当难以抵挡的大灾难袭来,意志力便是最后的防御,在危急存亡之时,钢铁般的意志无坚不摧,是奇迹背后的力量源泉。无论是抵御外敌时的那一场场硬仗,还是面对天灾时那一个个最美的逆行身影,都令人心神往之,都叫人可歌可泣。这次疫情,武汉1000万人口在大城市封城,国家以壮士断腕的意志抗击疫情妖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共有344支医疗队、42322名医护人员冲上

湖北一线,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意志让人泪目;“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医疗队队员们的铮铮誓言,令人钦敬!与国外的疫情阻击战相比, 我们没有恐慌,没有畏惧,有的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毅然决然,有的是“苟利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坚定豪迈。这种精神与意志得以代代传承,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国战“疫”经验,外国可以模仿,但永远无法超越。这份中国意志,也是中国精神,更是中国信仰和中国力量!

民族凝聚,同心同圆这是“城”的防御力量。如果说人心凝聚成一面铁壁,那么意志便是火焰,将铁壁炼成钢,又将铸钢为城墙。以“众”为人和基础,以“志”为精神内驱,构建出众志成城的“城”,同心同圆的“城”。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各民族人民,海内外炎黄子孙,人人同心,个个戮力,尽志尽力,便能铸就一座屹立不倒的长城。2020年初,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就像钟南山院士含泪所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我们全国人民心中更有一座精神之城,钢铁之城。这座城,挺过无数战火的洗礼而屹立不倒,经过无数次天灾的来袭而重获新生,在一次次炼狱式磨难中变得得更加紧密,更为坚实;这座城,高扬着五星红旗,高悬着家国情怀,并向全世界高调展示了中国无比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正所谓多难兴邦。众志成城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凝聚力的象征性语言口号和统一精神。众志成城,包含着伟大的集体主义与英勇的斗争精神,正是这股磅礴伟力支撑着中国披荆斩棘,绵延不绝,走向复兴。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不但不会被国难击垮,相反会在磨难中升华,这便是众志成城的力量,她是中国的长城,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灯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