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连接体问题
1.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上的力F改为作用在A上,并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如图3-3-1所示.则A、B运动状态将可能为 ( ) A.一起匀速运动 B.一起加速运动 C.A加速、B减速
D.A加速、B匀速
A B F 图3-3-1
F m0
2.如图3-3-2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 A.mg
B.
mm0mm
m0m0mmg C.F D.
mm0mF
图3-3-2
3.如图3-3-3所示,在密闭的盒子内装有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球刚好能在盒内自由活动.若将盒子竖直向上抛出,抛出后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时均对盒顶有作用力 B.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对盒均无压力 C.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时均对盒顶有作用力 D.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对盒均无压力
4.如图3-3-4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三个物体A、B、C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运动.现在中间物体上另置一小物体,且拉力不变,那么中间物体两端绳的拉力大小Ta和Tb的变化情况是 ( ) A.Ta增大,Tb减小 C.Ta减小,Tb增大
B.Ta增大,Tb增大 D.Ta减小,Tb减小
C Ta B Tb 图3-3-4
A F 图3-3-3
5.如图3-3-5所示,将两个相同材料做成的物体A、B放在不光滑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推A,使A、B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对B物体的弹力为多少?如果不加力F,则物体B受几个力?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
F A B 图3-3-5
6.如图3-3-6所示,A、B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2m和m,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已知A、B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是μ1和μ2,且μ1>μ2,它们开始以速度v向右滑行.
(1)A、B可以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m B μ2
2m A μ1
v 图3-3-6
(2)在滑行过程中,杆受拉力还是压力?大小是多少?
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两物体紧靠在一起,如图3-3-7所示.A物体的质量是24kg,
B物体的质量是120kg.FA是4N的水平向右恒力,FB(163t)N(t以s为单位),是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力,t=0时,FB水平向左.从静止开始,经过多少时间,A、B两物体开始脱离?
8.如图3-3-8所示,容器置于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时,容器顶面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容器顶部有竖直侧壁,有一小球与右端竖直侧壁恰好接触.今让系统从静止开始下滑,容器质量为M,小球质量为m,所有摩擦不计.求m对M侧壁压力的大小.
θ FA A B 图3-3-7
FB m M 图3-3-8
9.如图3-3-9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一质量m=4kg的物体沿此斜面下滑时,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8N。求: (1)物体m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2)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图3-3-9
10.如图3-3-10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其接触面光滑,与水平面的夹
角为θ,若A、B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系数都是μ,用水平力F推A,使A、B一起加速运动,求:
F A (1)A、B间的相互作用力; θ B (2)为维持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力F的取值范围.
图3-3-27
11、(07年江苏卷)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
12、(2009年安徽卷)22.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
上升时,
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