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防伤害应急预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方针,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其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为了避免或减小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第和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成建委发(2005)834号文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特拟定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与急救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之预备方案。
一、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区域内,并配备各内勤人员
电话:*********(全天24小时开通)
(二) 领导小组职责:
1、 组长对整个现场的安全做好总的协调和调配。
2、 副组长必须要有管现场必须管安全的思想,在保证安全第一的情况下保证生产的质量和进度。
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及时作出处置决断;负责对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调动有关力量进行抢险救护工作。
3、 工长必须保证工人的安全,合理地组织生产和施工。
4、 专职安全员职责: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果断地提出处理办法,对现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出警告并予以处理意见。向项目经理部及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事态发展情况,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及时向公司汇报情况,并请求公司的支援;组织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5、 班组长必须对各个工种进行班前安全教育,每周召开安全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同时对下周工作进行部署。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种进行强化教育。
(三) 应急救援人员
以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为主,根据需要增加配套工种人员。
(四) 应急救援器材
施工现场设置医疗救援小组。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运输汽车、乘用汽车;其它器材:应急灯、消防栓、消防水带、灭火器、救护担架、一定数量麻袋、竹筐等。
二、 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应急救援的根本方针,应急救援的目的是为了救人以及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防止损失和人员伤亡进一步扩大。重大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现场的主要负责人应按以下程序
迅速开展紧急救援组织工作:
(一) 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出事点进行分工安排,组织救援指挥小组。
(二) 紧急疏散事故发生地危险区域的人员,设置警戒线。
(三) 现场设置的医疗抢救小组全力进行救援工作。
(四) 切断事故点电源,气源等危险源。
(五) 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单位。
(六) 安排救援所需器材就位。
(七) 对事故可能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八) 尽快研究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九) 自身无能力救援和无能力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应立即向公司当地“119”求救;有人员伤亡时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
(十) 上级领导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后,立即组成现场临时抢险拆除小组,制定可行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
(十一) 对第一现场用拍照、摄像、书面记录等方法取证,并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十二) 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三、 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的原则是:机智果断、细致全面、及时稳妥、方法正确、安全可靠。
一、应急预案内容
1目的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长,劳动力、施工机械、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有出现。为避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3职责
3.1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由项目部经理负责指挥处理事故。
3.2项目应急救援队、施工员、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应在发生事故发生地,协同处理事故。
4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4.1 教育培训措施。对各类机械操作手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宣传栏、知识竞赛、安全会议、班前会等形式。
4.2对各类机械操作手,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手,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
4.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各级各使用单位、部门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机械安全隐患。
4.4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所有机械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清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督促有关部门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各安全职能部门和现场安全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安全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有专人日常巡查,发现设备事故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责确定整改时间,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患。
4.6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急救用品,确保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所需。
5 应急预案内容
5.1轻伤事故
5.1.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小组汇报。
5.1.2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
5.1.3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
5.2发生重伤事故
5.2.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及有关部门汇报,应急指挥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5.2.2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5.2.3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5.2.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