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试题

来源:抵帆知识网
一、填空题。

1、我公司内有 等危险化学品。

2、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

3、登高作业指2 米以上,登高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帽。 5、燃烧的三要素是助燃物、热源、可燃物。

灭火的四个基本方法是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化学抑制法。

6、在化工生产中我们常说的火源有明火、静电火花、电火花、热辐射和物体撞击产生的火花等几种火源。

7、日常报警救援电话有119 110 、 120 。

8、水是灭火剂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可以扑灭常见固体火灾和高闪点液体等火灾,不能扑救带电物体火灾和高温设备、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等火灾。

9、发现有人员触电时应先断开电源,然后再进行现场急救。在进行紧急救护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12 至16 次,人工心脏复苏胸外挤压术每分钟是60 至 70 次。

10、在生产事故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间接原因是管理缺陷。

11、事故柜在发生事故情况下可以开启;无事故情况下不得开启。 13、进入公司严禁吸烟和携带火种。

14、汽车、拖拉机进入厂区,应加阻火器。电瓶车严禁进入有机罐区。 15、不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工作岗位。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岗位消防安全的“四会”是: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 3.生产过程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 发生事故的三种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6. 工业三大污染源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7.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在使用中两者之间距离应保持在5 米,气瓶与火源距离应保持在10 米。 8. 化工企业动火票证分为那三级: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 10. 工业三废指:废水、废气、废渣。

1、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行。 4、“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 5、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安全电压的额定值分别为(6、12、24、36、48)。 7、安全色包括4种颜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黄)色:表示警告; ( 绿)色:表示指令;(白)色:表示提示。 8、“四不放过”指的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不放过。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检举、控告。(√)

2.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迅速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3.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要把生产放在首位。(X )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用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白酒的主要成份是乙醇,甲醇和乙醇一样都是醇类,都可以调制白酒引用。(X ) 6.我国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年龄没有限制。(X )

7.当有异物进入人的头部或胸部时,正确的做法是迅速拔出异物进行止血。(X ) 8.机器防护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机器积尘。(X )

9.为使员工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撤离,车间控制室的门应向外开。(√) 10.若吸入氨气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立即就医。(√)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2.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可以警告、罚款或十日以下拘留。(√)

3.因醉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4.实行劳动保护就是保护劳动生产力。(√) 5.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火源有明火、摩擦、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点击火花等。(√) 7.在有毒性气体存在的作业场所,可以用纱布替代过滤式防毒口罩 (×) 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员工安全教育。(×) 10.员工可以拒绝违章的不安全指(√)

11.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很多毒物可以直接浸入血液。(√) 12.车间消防栓前可以堆放物品。(×) 13.火灾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窒息。(√)

15.企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要抓安全。√)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发生电器火灾时应使用(BD )进行扑救。 A.水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A )。 A.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B.继续作业

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命令

3.正确描述动火证的有效期限的(ABC )。

A.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为8小时。 B.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为72小时。 C.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4.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后,应向(BC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侧风

5.6级以上大风(A )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A.禁止 B.允许

C.无所谓

6.“三不动火”的内容是(ABC ) A.没有经批准的动火证不动火 B.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C.没有防火监护人或防火监护人不在作业现场不动火 7.生产型粉尘按照性质可分为(ABC )类。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8.安全标志分为哪(ABCD )类。 A.禁止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10.常用灭火器的方法有(ABCD )。

A.冷却法B.隔离法C.窒息法D.化学抑制法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使用干粉灭火器时,人应该站在(A ) A.上风位 B.下风位 C.任意位置

2.使用灭火器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C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ABC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

4.高空作业安全带的使用方法是(C ) A.低挂高用 B.平挂平用 C.高挂低用

5.“三不伤害”是指(ABC ) A.不伤害自己 B.不伤害他人 C.不被他人伤害 D.不伤害动物

6.爆炸分为哪三种(ABC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

D.气体爆炸

7.我国的安全生产月是(B ) A.4月 B.6月 C.12月

8.以下哪几项不能认定工伤(ABC ) A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醉酒导致伤亡的 C.自残或自杀的 D.患职业病的

简答题

25、造成触电伤害的常见电源有哪些? 答:交流电、直流电、静电和雷电。 26、常用的灭火剂是什么?

答: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剂等。 27、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什么?

答: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有无爆炸危险及是否有人被困等。 28水是最常见的灭火剂,但对有什么性质的物品市面上火时不用水灭火? 答:1)、遇水燃烧的物品。 2)、遇水能产生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物品。 3)、比水轻,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 4)、电气火灾。 5)、文物资料。)、登高时禁止使用没有防滑或梯档缺损的梯子; 4)、登高时用的脚手板要符合规定; 5)、注意脚手架是否坚固、结实、平稳; 6)、高处作业下方必须设安全网; 7)、高处作业要做到“四个不准”和注意“五道口”。 8)、冬季在寒冷地区从事高处作业时,要防止踏冰滑倒; 9)、有雷击或阴云密布将有大雨时禁止作业; 10)、登高架设属于特种作业,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证。 46、火灾现场逃生要注意哪几点? 答:1)、不要惊慌,沉着冷静; 2)、正确判断火源、火势和蔓延方向,以便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 3)、回忆和判断安全出口的方向、位臵; 4)、要的互助友爱精神,听从指挥,的秩序地撤离火场; 5)、在逃生时采取措施; 6)、无法逃离火场时,要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 7)、不能乘电梯。

47、哪些情形不应认定为工伤?

答:犯罪或违法、自杀或自残、斗殴、酗酒、畜意违章、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48、预防火灾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答:1)、厂房设计时,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2)、加强对可燃物质的管理;

3)、管理和控制好各种火源; 4)、加强对电气设备服及其线路的管理; 5)、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足够的、适用的消防设施,并要经常检查,做到会用、有效。 49、蒸汽锅炉运行中遇到哪些情况应立即停炉? 答:1)、锅炉水位降到规定的水位极限以下时; 2)、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3)、锅炉水位已升到运行规程规定的水位上位极限以上时; 4)、给水机械全部失效; 5)、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6)、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7)、燃烧设备损坏,炉膛倒塌或锅炉构件被烧红; 8)、其他异常运行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