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中美贸易发展史看中美贸易战

来源:抵帆知识网
国际贸易 | International trade从中美贸易发展史看中美贸易战

张育滋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北京 100028

摘要:中美贸易关系始于1979年中美建交,此后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中美控制危机的机制逐步完善,中国为中美合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增收600亿美元的关税,并且对中国的跨国并购做出了限制。本文基于中美贸易的历史及当下,对此次贸易战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战;企业应对

一、引言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根据“301”调查,对中国产品开始加征关税,并且对中国的跨国并购做出了限制,意在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投资,限制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移。面对此举,中国本着互惠共赢的态度,展现出了极大诚意,但也采取了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由此,人人纷纷议论,中美将爆发贸易战。中国政府也及时做出了回应,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战虽未完全爆发,但火药味十足,并且很有可能进一步升级。本文基于中贸贸易战的历史及现状,分析贸易战的成因及影响,针对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提供了管理建议。

款”根据美国在贸易期间利益受到损害时,单边采取措施的条款。如图2所示,截至2018年,美国已对华发起六次301调查。

二、历史及现状

自中美建交以来,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目前,美国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虽然中美贸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两国之间经常擦出小规模的火花,使得两国经济贸易始终充满了话题性,虽然两国致力于不断加深合作,不断扩张合作的领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总是认为中国抢走了他们的产品市场,经常对中国进行贸易方面的调查。同时近年来,中国跨国投资并购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美国此次也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并购进行了相应的限制。

图2 美国对中国历次301调查

1991年4月,美国第一次对中国进行301调查,对中国的知识产权类产品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后,美国认为中国知识产权监督惩罚机制不合理,认为中国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现象,对美国相关的知识产权类产品进行保护。

1991年10月,美国认为自己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因此再次对中国进行了301调查,调查发现中国的确对美国产品的进入进行了一些政策上不利的限制,导致美国的产品无法很好地适应中国市场。于是中美展开了谈判。谈判的结果,中国要在未来几年内取消种种的不公平待遇。

1994年6月,还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美国对于中美的知识产品监督实施上存在质疑,认为中国没有落实自己相应的知识产权监督政策,于是对中国第三次展开了301调查,调查的结果同样与美国的预期一致,于是两国进行谈判,结果是中国承诺落实知识产权相应的政策。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图1 中美进出口贸易额

如图1所示,中美贸易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一直在不断攀升,虽然2009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额略有下降,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

所谓301调查,是指依据301号条款所展开的调查。“301条

39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1996年4月,美国认为中国知识产权类相关法规存在漏洞,认为中国应该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更多的政策规定,以防中国企业对美国商品进行不正当的侵害。于是,美国有一次对中国进行了301调查,最后中国完善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2010年9月,美国政府时隔14年之后,对中国的能源相关行业展开了301调查,由于能源行业对中国的占比较大,很多企业在此次301调查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美国认为中国政府对能源相关行业进行了很多补贴性的行为,使得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不公平的竞争,导致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抢夺了本属于美国企业的利益。

图3 中美进出口贸易增长率

由图3可知,美国发起301调查的年份前后,中美贸易增长率一般较低。

三、贸易战的成因及影响

贸易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中美贸易失衡较为严重,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巨大。在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且服务贸易逆差的情况下,美国希望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经济并不景气。时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前,复兴美国经济已成为美国的重要任务。为了使在世界经济进步浪潮中受到的冲击减小,并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美国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代替原来实行的自由贸易主义。

其次,对美国经济的复兴所做出的承诺是特朗普参加竞选时的有利口号与保证。竞选时特朗普的言论已经展示出极其强势的贸易保护倾向,并在上任后努力去落实所做出的承诺。虽然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很多言论一改再改、前后相悖,但强烈的贸易保护倾向是他最为稳定的观点。

不仅如此,美国旨在抑制中国复兴。在2017年中国GDP以3.6%高于美国,且后者对中国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假使中美双方的增速差大致不变,则约十二年左右之后,中国经济水平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并不想失去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威胁引发了美国政府的担忧。

综上,美国政府发起了贸易战。根据历史上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与规律,此次贸易战对双方均无利处,对双边贸易额都有负面影响,预期将以谈判方式解决。

四、结论性评述

40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当两国经济发展情况有追赶趋势时,往往两国经济贸易摩擦较为频繁,这是中国必然需要经历的过程。面对贸易战,中国既需要积极应对,也需要不卑不亢,对于国家而言如此,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也一样。贸易战对于中国企业管理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具体来言,对于企业,如果想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保持良好的发展,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一)紧跟“一带一路”战略

美国市场固然重要,但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不断开拓世界市场,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不断增长。中国企业对外出口和投资获得了更多的选择,企业应更积极地去探索“一带一路”国家的产品市场,一方面有利于规避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国际影响力。

(二)加快企业产品升级

贸易战的核心是打击海外产品,为本国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但如果产品不具备可替代性,那么贸易战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会造成本国居民效用的损失。中国企业应加快自身产品升级,打造差异化、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使得自身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由于增加关税,企业对美国的产品出口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为避免商品大量积存,无法销售所带来的资金链条的断裂,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暂时性减少美国所需产品的生产,并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发展情况,提前为下一步产品生产计划进行准备。

参考文献:

[1]孙继山. 中美经贸向何处去?——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及贸易战应对选项的分析[J]. 国际商报, 2017, (11): 31-33

[2]杨延超. 应对特朗普贸易战需要做好三件事[J]. 经济参考报, 2017, (8): 44

[3]赵洋. 贸易战凸显国内企业练好“内功”紧迫性[J]. 金融时报, 2013, (8): 2

[4]柯建飞、于立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战:理论分析与中国应对策略[J]. 全球化, 2017, (6): 71-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