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O.35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 技 教 育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5.35.196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运用中的利弊①
范乾辉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海南海口 571127)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给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有利条件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弥补教师示范讲解的不足,增进学生对动作技术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通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相应的配套体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一套器材设备价格昂贵;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学生组织较难。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体育教学 利弊 特点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b)-0196-02
1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概念、特点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上讲,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体育教学是按照教育计划和教育大纲,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不同点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大学许多体育项目是必须在室外进行的。
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于一身,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它的的确确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和分析教学问题的思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体育课中运用Microsoft PowerPoint、Macromedia Flash软件把它制作成精美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运用到体育课中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环境下,有利于因材施教、协作学习,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看清楚动作的关键要领,把复杂的动作技术用慢镜头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加容易的建立动作表象,更加真实的在一个视觉情景中学习。另外,通过拍摄视频,再回看视频,可以解决80%的动作错误。2.2 教师讲解示范的不足将得到改进
众所周知,讲解示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学生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还是教师在纠正错误动作阶段,讲解示范都是非常重要。然而,某些体育项目在教学示范过程中,因为动作速度太快,学生根本看不清楚,无法模仿。反之,示范动作太慢,又影响体育教学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性和准确性。例如:上体操课时,教师在讲解示范前空翻动作要领之前,让学生观看优秀体操运动员做前空翻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起跳的时机,腾空的高度和翻转的速度以及落地的时机,学生大致明白了整个动作技术要领后再进行技能教学,之后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去理解和体会,不断改进动作技术,通过拍摄视频的教学手段观看自己的动作,知道错在哪里在,怎么改进,这样一堂体育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3 学生对动作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整合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和上课内容相关的录像、影视、VCD及网络上的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收集起来加以整合,加入到课件中,并灵活应用于体育教学。另外,在学生自主练习或教师教学中加以文字说明同视频画面同步运行,形成动静结合多位一体的教学内容,达到生动有趣、视听结合、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模仿的目的。且操作方便可以暂停、慢放、快进或多次播放影音。例如:在给学生上体操、武术、跆拳道等课程时,通过播放大量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武术冠军赛、奥运会跆拳道比赛等比赛片段让学生欣赏优秀运动员的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
2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点
2.1 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
对于体操、武术、田径、跆拳道、游泳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某些动作是很快的,复杂的,不容易分解或者无法进行慢动作示范,这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技术动作重、难点完全清楚的展示出
①课题来源:2015年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海南省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qtky201510。
作者简介:范乾辉(1981,12—),男,汉,福建宁德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9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 技 教 育
动作技术,同时理解动作技术的要领和规格;通过慢放或反复播放让学生看体操比赛中单个动作的技术要领以及整个套路动作数量、难度、艺术性和编排等。
2.4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提高,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不停地教,不停地示范讲解简单的体育技术以及相关的动作要领,作为学生被动地学习、接受、模仿,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进步不是很快。如今,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将彻底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分析,并通过网络去找寻类似的答案,在被动与主动的转换过程中,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扩宽了知识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体育技术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例如:在体操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动作技术的教学中,考虑到动作技术比较复杂,动作要领不容易记住,因此,采用以下教学模式,第一,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的概念、图片、视频,并找出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第二,让学生按照自己查找到资料尝试练习该动作,教师在旁边保护和帮助,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同时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整个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动作演示给学生看,同时教师边看边讲解重点难点,再放完整的动作,期间强调动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强调动作的危险性,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保护与帮助的作用。
2015 NO.35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3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3.1 设备价格昂贵,相应配套的体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其相配套的器材设备等价值高昂,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负责器材设备的主管部门若没有专项的资金是不会购买的,一些部门负责人错误的认为没有现代新技术设备照样可以上好体育课,也使得信息技术设备成为可有可无的处境。另外,从教学资源上看,绝大部分资源是低水平的重复再重复,真正为体育教学专门设计的有用教学资源不多。创新的教学资源材料比较少,因此,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2 现代信息技术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较高
高校大部分体育实践课都在室外教学,那么室外场地的选择和学生的组织就成为一个难点,还有教学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安排相对困难和复杂,即使有场地,室外的高温、湿热,灰尘等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种种原因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孙华东.谈体育信息技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企
业教育,2014,12(3):435.
[2]杨玚.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
2010(12):74.
[3]邹晶.高校健美操选项课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研究[J].
体育教学,2011(3):81.
指导学生练习,找出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视频进行展示,重复播.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上接195页)
比如说:Happy is up.正是‘happy’被概念化为方位“up”以后,才有了这样的英语表达“I am feeling up today”
我们再来多看几个例子:高兴为上;悲伤为下。
我今天很高兴(I’m feeling up);那个事情让我心情大振(Thatboosted my spirits)。
我的心情越来越好(My spirits rose);我很低落(I’m feel-ing down);我好沮丧(I’m depressed);这几天他情绪很低落(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
间做出联系并且强化这种联系 而且认知策略能够减少精神上对信息的建构。
总之,由于语言在发展,隐喻理论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隐喻是词汇含义转化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的英语词汇深入地理解和巨大的词汇的扩展,这正与认知思维模式相符合。解释同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极其重要。因此,在隐喻理论的帮助下,增加词汇知识、建立隐喻思维模式,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加强英语词汇有效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这都是值得推荐的方法。因此,隐喻理论引入到英语词汇学习很明显地激起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学习的使用会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认识的单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3 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词汇学习习得
基于以上这些例子及鉴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即耗时、低效,那么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词汇学习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根据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符合人类认知特点,运用已知了解未知,把抽象变得具体。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认知思维模式,隐喻是认知和语言之间的一座桥梁。 一个新的语言理论的诞生必定伴随着它的应用,隐喻理论同样如此。认知语言学家称由于隐喻在说话人的头脑中存在,它们会在很大范围影响语言的行为。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新的和已知的信息之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2]吴莉.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习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8(7):170-173.
[3]汤晓云.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1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