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强迫症形成的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来源:抵帆知识网
2014年4月 黑河学刊 Heihe Journal Apr.2014 总第201期第4期 Serial No.201 NO.4 强迫症形成的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⑥买跃霞,汤 婕 (武警新疆乌鲁木齐指挥学院,新桓乌鲁木齐830049) 【摘要】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往往对个体社会功能产生损害。本文分析了影响强迫症形成的相关 心理因素,以期为强迫症的咨询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强迫症;人格特征;完美主义;心理防御机制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4)04—0014—02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神经 同的人格障碍;而Matsunaga(2000)的研究发现,日本的强 迫症患者中53%的人至少患有一种人格障碍。罔内王振等 也报道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大量 国外研究表明强迫型人格障碍同强迫症存在某种特殊的 关系。张守杰、许又新发现,45例强迫症患者中有36人存 在强迫人格特质,王振等在2005年采用人格障碍定式检 测 具对1 15例强迫症和100名健康者进行人格障碍评 症的一个亚型,分为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两类,其特点是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使病人感到焦虑和 痛苦。强迫症对个体的社会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强迫症 成因复杂,本文仅对强迫症产生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分 析,以期为强迫症的咨询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强迫症与人格特质 (一)不良人格特征与强迫症 1十,就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状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结果进一步说明,强迫症中最为常见和最具特征性的人格 障碍类型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三)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和强迫症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 人格(personality)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 和。Rector NA等用“素质模型(predis—positional mode1)” 说明人格特征与强迫症的关系,即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可增 加强迫症的易患性,同时还影响其病程和临床症状的表 现。段明君的研究发现,具有为人刻板、遇事悲观、经常害 怕、内省力强、敏感多疑、容易疲劳、优柔寡断、过分仔细和 过度循规蹈矩等人格特征的人更易患强迫症。曹文胜等人 用艾森克爪l陛问卷(NEO)对强迫症患者进行个性测查。结 果显示,强迫症患者的神经质维度为高分,外向性、开放性 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倾向。其核心特征是制定个人高 标准,有较高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恐惧失败,注重外表 的呈现、追求条理与整洁。完美主义与心理病理学密切相 关,它在病原学中(即维持某种心理病理状态的过程)起重 要作用,是强迫障碍的核心成分。但是,愈来愈多的学者指 和严谨性维度为低分。提示患者经常有痛苦的心理体验和 较多的负性情绪,如害怕、忧虑、悲伤、无望、紧张不安、孤 独等。总之,强迫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具有高焦虑、抑郁、 脆弱、内向、兴趣狭窄和严谨性较差等人格特征;反之,具 有上述人格特征的人也容易患强迫症。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 出,完美主义心理不应简单、一概地视作破坏性的和消极 的,完美主义者可区分成不同的类型,Rheaunle等人认为, 健康的完美主义者是有可能存在的。 Hewitt等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将完美主义看成一个 三维度的结构,即:自我导向的(self-oriented)完美丰义、他 人导向的(other—oriented)完美主义和社会导向的(socially— oriented)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者产生强迫症主要是南个体 能力与他所认定的外在标准之间的冲突产生的。Hewitt 等人的研究发现,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相关。究 其原因,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者认为自己需要去达到重要 当个体的人格偏离常态,即为人格障碍(personal disorder)。国外的研究发现有人格障碍的个体更易罹患强 迫症,且相同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如Bejerot等 (1998)的研究结果则显示,高达75%的强迫症患者具有相 【作者简介】买跃霞(1984一),女(回族),新疆焉耆人,武警新疆乌鲁木齐指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伤心理学;汤婕 (1973一),女(土家族),四川仪陇人,武警新疆鸟鲁木齐指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心理学。 ・l4・ 他人为自己设置的标准和期望,并认为重要他人对自己有 不现实的高标准、严格的评价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以达 到完美无缺,并且他们把这种外在强加的标准看成非此不 可的“必须”,因而在标准不能达到时缺乏灵活性,难接受 较低的标准,极易产生心理冲突,竞而导致强迫症。而自我 导向的完美主义者虽然也给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和期望, 但当标准和期望不能实现时,能够及时调整;指向他人的 完美主义则倾向于要求别人完美,因而这两类完美主义者 较少发生强迫症。 Parker使用Frost等人设计的《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 心理量表》(FMPS),以对错误的在意度、行为的迟疑度、父 母的责难度等多个维度作为依据,将完美主义者归为三种 类型:非完美主义者non—perfectionists)、健康的完美主义 者(healthy perfectionists)和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 (dysfunctional perfectionists)。结果表明,在三类完美主义 者中,非完美主义者的对错误在意度、行为迟疑度、父母责 难度居中,但是其个人标准、父母期望度和条理组织度都 是最低的,也就是说非完美主义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主义者,因为他们给自己设定的标准很低,做事比较随意 无条理;健康的完美主义者对错误的在意度、行为的迟疑 度、父母的责难度都是最低,个人标准、父母期望度居中, 条理组织度最高,即健康的完美主义者有较高但又不是极 高的标准,做事有条理有组织,能正确面对错误和失败;功 能障碍完美主义者与健康的完美主义者和非完美主义者 相比,有最高的对错误在意度、个人标准、父母期望度、父 母责难度、和行为迟疑度,而条理组织度居于健康的完美 主义者和非完美主义者之间,说明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 有极高的个人标准,但是又特别担心出错,甚至一点小错也 会使其认为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做一件事时,常感到 不能满意,犹豫不决,不能真正结束已完成的 [作。对极高 的和不现实的“个人标准”的追求与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会 导致个体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訾非通过对数位完美主义者的访谈对此问题做了进 一步的梳理: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和健康的完美主义者 都把条理、组织和井井有条看作是很重要的,但两类完美 主义者的差别在于:具有强迫行为的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 者,虽然也力求井井有条、整洁,却因为过于追求细节,反 而发现自己不容易做到有条理有组织,并且,他们认为条 理和组织就是“按照自我或他人规定的固定程序进行操 作,”排斥变化和变通。这种对整洁、秩序的模式化的追求 与现实的变化之间产生的心理冲突是功能障碍型完美主 义者心理困扰的重要来源。另外,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从 事的活动有过强的控制欲,担心对事件和过程失去控制, 始终怀疑自己在整洁程度和条理程度上做得不够,追求细 节的完美而未能把握全局,习惯于按部就班,希望一切事 情按照头脑中预先安设好的步骤和方式进行。 二、强迫症与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个体应付紧张刺激, 防止或减轻焦虑、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 识心理活动。因此,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有助 于人们减少焦虑,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大多数 的防御机制包含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的内容,如过度使用 则产生消极后果。基于此,Valliant建立了防御机制的三级 分类模型,即不成熟型、中间型和成熟型防御机制。其中不 成熟型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潜意显 现、疑病和分离;中间型防御机制包括:包括转移、潜抑、隔 离及反作用生成;成熟型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 期望和利他。 国内外学者对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方式进行研究,发现 强迫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 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如Pollock等对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方 式研究后,发现患者较少使用幽默,较多使用解除,投射和 潜意呈现防御机制;林雄标等则发现,患者倾向过度使用中 问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如解除、制止、假性利他以及投 射、潜意呈现、幻想、退缩、躯体化等,而较少使用成熟型防 御机制,如压抑和幽默。曾昭祥的研究结果显示,强迫症组 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的投射、潜意呈现、幻想、退缩、射体化 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解除、制止及假性利他评分均显著 高于对照组,而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期望及成熟型防御机 制中的压抑和幽默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李英辉等用防 御方式问卷(DSQ)对强迫症患者和健康者各36名的防御 方式进行测查,分析强迫症防御方式的特征,发现强迫症患 者更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很少使 用升华、幽默等成熟防御机制。Albucher等报道,经过有效 的心理治疗,强迫经患者的症状缓解后成熟防御机制的使 用也增加;法国学者纳什特认为,要了解强迫经症患者的防 御机制,然后使它们处于长期的“衰竭状态”,最后破坏它 们,以达到动力的、经济的和结构的变化,使整个个性重建。 同时他也认为,神经症的治疗不能单独以症状的消除为治 愈标准,还应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以达到消除人格 中不良的成分,其中包括不良的防御机制,这都证明了强迫 症症状的产生与异常防御机制的使用有关。 综上分析可知,强迫症的形成与焦虑、抑郁等不良人 格特征、强迫型人格障碍密切相关;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 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者极易发生强迫症;另外经常使用中 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强迫症症状产生有关。但是上 述相关心理因素,在强迫症形成的过程中到底是潜在因 素、维持因素还是诱发因素抑或加重因素?这是有待进一 步研究的问题。当然,强迫症作为一种疾病,它的发生、发 展、转归和结局,除涉及心理因素外,还与生物、社会因素 有关,综合考虑三因素在强迫症中的发病机理,是强迫症 研究今后应关注的方向。△ I参考文献1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lMI.长春:长(下转第38页) ・15・ 百姓。于骊山置温泉宫,亦阎立德所作也。”I, )后唐玄宗改 温泉宫为华清宫。安史乱后,帝王罕复游幸,唐末皆圮废, 至五代遂改为道观。 南北朝时期的别墅、庄同,但已从原来的牛产、经济实休转 化为游憩、休闲场所, 而属于囡林的范畴。其名口很多, 如“别业”、“山庄”、“山亭”、“水亭”、“… ”、“草堂”等。与 城内的私家园林相比较,这种文士所营建的地处郊野的私 二、隋唐时期私家园林的发展 隋唐时期私家园林在魏晋六朝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 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私家园林无论足在数量上还足质量 上,都远远超越前朝。根据私家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将 其分为城市私家园林和郊野别业两种主要类型。 城市私家园林主要集中于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帝 家园林更能体现』乜隋唐私家园林的风采。它们往往具有很 高的文化晶位,成为文人交往与创作的重要场所之¨-一。 隋唐时期的郊野别业与城市私家园林一样,受时局影 响颇大。隋朝围祚太短.且隋炀帝登极之后政局动荡,因此 隋朝的郊野别业较少且普遍营建质量不高。唐朝的郊野别 都长安的私家园林多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高官显宦所 业则另有一番气象,数量庞大,仅见诸史籍和文学作品的 建,因此往往规模大、等级高、屋字众。唐中宗景龙二年(公 就多达474处,且其中不乏营造精良、品位独特的杰作,如 元708年),安乐公主“与长宁公主竞起第舍,以侈丽相高, 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和李德裕的“平 拟于宫掖,而精巧过之” 1411)。东都洛阳因伊、洛二水穿城 泉庄”等。其中王维的“辋川别业”可能是唐朝文士的郊野 而过,城内河道纵横,为造园提供了优越的供水条件,故其 别业中最负盛名的一座。IIl 辋川别业,义各终南别业,位 私家园林多以水景取胜。洛阳私家园林之盛,丝毫不亚于 于终南山下的辋川山谷(今陕西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 西京长安。“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 处)。最早在辋川建造别墅的是唐初诗人宋之问。王维购得 都者,号千有余邸。”N(r,18)其中佼佼者是自居易的履道里宅 此别墅后进行整治扩建,使它成为一个方网数十里,建筑 园。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白居易还归洛阳,“于履道里 布局别致的宏大园林。辋川别业的中心是欹湖。其中亭台 得故散骑常侍杨冯宅,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I ㈣。可惜的 偻阁,遥相呼应;茂林修竹,绿云掩映;河湖交错,碧波荡 是,众多的洛阳私园,“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 漾。据《辋Jtl集》记载,内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 树,兵车蹂躏,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 欹湖、白石滩等2O多个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都南王维与裴 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 受隋炀帝大力修治 迪唱和的两首诗来写景题名,描绘其特色。总之,辋川别业 江都离宫的影响,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私家园林也蓬勃发 是一处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深蕴诗情 意的自然风景同 展起来。见于史载的扬州私家园林有“郝氏园”、“裴氏樱桃 林。△ 园”、“席氏园”等。诗人方干曾吟咏郝氏园日:“鹤盘远势投 【参考文献1 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 【1]赵湘军.隋唐园林考察[DI_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 迟” 49)。成都为巴蜀重镇,也是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 论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心。其私家园林在长安和江南园林的影响下,也获得了迅 【2j(唐)魏徵等.隋书,高祖纪匕【MJ—E京:中华书局,1973. 速发展。尤其是在玄宗避难入蜀后,许多宗室公族和文士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l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官绅随之而来,相继营造自己的私邸,促进了以成都为中 [4】(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81),隋纪五・ 心的四川私家园林的进一步发展。著名者如大诗人杜甫营 炀皇帝上之一FI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建的浣花溪草堂。 f5】(唐)吴兢编撰,叶光大等译注顶观政要译汴(卷10),论巡 幸【M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511. 此外,在其他城市兴建的私家园林有张九龄于广东始 [6】(宋)李庸.洛阳名园记IM E京:中华书局,1985:18. 兴所建的“张丞相园”,王宏中于广东连州所建的“燕喜 f7](后晋)刘晌.钦定旧唐书(39卷),白居易[MI.五洲同文局 亭”,李德裕在四川新繁所建的“东湖”,房绾在四川广汉所 石印,光绪癸卯冬:57. 建的“房湖”,寿王李瑁在四川I阆中所建的“阆苑”,以及河 f8](唐)方干,胡才甫选注.旅扬州寓郝氏林泉,力 干诗选【M]. 南汝州的“薛家竹亭”等。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149. 郊野别业是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它渊源于魏晋 口编辑/张玉龙 (上接第l5页)春出版社,1998. [4]张守杰,许又新.莱顿强迫量表在中闲的初步应坩fJJ,巾罔 【2】段明君.强迫症及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研究【D】.I ̄tJij大 心理卫生杂志,1991,(O6).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武慧多.大学生强迫症状特点及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研 【31曹文胜,于宏华,焦志安强迫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 究【D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人格五因素特征lJ1冲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 口编辑/张清义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