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愚公移山》教案

来源:抵帆知识网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愚公移山 课时 课 型 修改意见 1、掌握本课的文言词语,能够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2、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学目标 领会故事的寓意。3、体会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写作特色,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4、明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的道理。 1、 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2、 学习生动的人物对话在文中的作用。 1、 理解寓言用神话来结尾的作用。 教学难点 2、 深刻地领悟“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初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较深的基本功,特别是对实词虚词的意义的理解把握 学情分析 有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老师重点指导一些难度较大的词、句子的理解和神话的作用;深刻地领悟“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朗读法;竞读法;引导分析法;词义句意的疏通法;归纳总结法;学习描写人物 学法指导 对话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效果预测(可能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现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的确1、引导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正1、学生确立学1、目标 立 确立学习目标。 音释义;作者简介及写习目标时,对第的确立教师2、检查预习:正作背景。 3、4个目标的把需要指导学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二、字音、词义;音释义;作者简介2、对实词虚词的意义握可能存在问生反复朗读理解关键词句,分及写作背景。 的理解。 题。 课文后再由析理解诗歌的内3、 引导自学并出3、读课文,在弄清重2、学习的重难师生共商来容及把握作者的示相关 思想感情。 的思考问题。 点词义的基础上翻译点,尤其是神话解决。 课文,理解寓言的内故事的重难点,2、教师引导

三、理解文中的特(1)、本文是神话容。以真正能够答疑解对于初三学生学生在反复殊句式。 故事,请概括故事难。 来说在老师的朗读、了解写四、人物形象分情节的四个阶段。 (1)结合注释弄清文引导下是不难作背景的基析。 (2)、文中共写了中实词虚词的含义。 把握的。 础上,学生先五、主题思想探哪些人物?参加(2)词类的活用。古3、课文中关键讨论,再由师究。 劳动的一共有几今异义。 (3)词的古今异义。 词句的理解可生共同探讨能是个难点。 来解决。 六、相关知识及能人? 力的拓展。 „„ (3)、朗读全文,(4)、本文是神话故4、学生归纳总3、引导学生愚公移山遇到了事,请概括故事情节的结某些问题时要结合具体那些困难?这样四个阶段。 可能会存在语的语言环境,写有什么作用? (5)、文中共写了哪些言表达方面不结合作者的(4)、愚公之妻和人物?参加劳动的一够清楚完善的写作背景去智叟对愚公移山共有几人? 现象。需要学生理解。即教给

各持什么态度?(6)、朗读全文,愚公之间的相互交学生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移山遇到了那些困流沟通然后表方法。 4、平常要多(5)、愚公之妻和难?这样写有什么作达出来。 智叟这两个人物用? 5、合作探究的训练学生的在情节发展上起(7)、愚公之妻和智叟问题可能出现语言基本功,什么作用? 对愚公移山各持什么会学生思维不以提高学生(6)对京城氏之态度?请简要分析。 够开阔的现象,的语言表达子“跳往助之”这(8)、愚公之妻和智叟联想想象能力能力。 一细节应如何理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欠缺。 解? 展上起什么作用? 5、通过教师的点拨打开思维,平常多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的4、布置学生合作(9)对京城氏之子“跳探究并出示相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问题。 何理解?

(1)、文章最后写4、合作探究,解决以天帝被愚公的下问题。 “诚”感动了,这(1)、文章最后写天帝个“诚”是指什么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说的?为何不写这个“诚”是指什么说终于挖掉了两座的?为何不写终于挖山,而要写成神助掉了两座山,而要写成移山? 神助移山? 训练。 (2)有人说,愚(2)有人说,愚公移公移山最终还是山最终还是借助了神借助了神仙的力仙的力量,这样看来,量,这样看来,愚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公还是无能的。你意这个观点吗?

同意这个观点(3)从文章中可看出,吗? “愚公”不“愚”,“智(3)从文章中可叟”不“智”作者这样看出,“愚公”不给他们命名,用意何“愚”,“智叟”不在? “智”作者这样给 他们命名,用意何5、学生品味本文的语在? 言特点。 5、品味文章的语(1)词类的活用。 言。 (2)古今异义。 (1)词类的活用。 (3)对比写作手法的(2)古今异义。 运用。 (3)对比写作手(4)愚公批驳智叟的

法的运用。 话采用了顶针的修辞(4)愚公批驳智手法,请仔细品味。 叟的话采用了顶6、能力拓展。 针的修辞手法,请(1)愚公移山在今天仔细品味。 6、能力拓展。 有何现实意义? (2)学了本文后,结(1)愚公移山在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今天有何现实意况,谈谈自己受到的启义? 示。 (2)学了本文后,7、随堂检测 结合自己的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实际情况,谈谈自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②己受到的启示。 ①始龀.

7、教师导学。 无穷匮( ) ③.迂( ) ④一措.. ⑤荷担愚公在年近( ).九十的情况下亲者( ) ⑥高( ) 自率领子孙上山万仞.“叩石垦壤”,并⑦.惩.山北之塞.非出于一时的冲( ) ⑧雍.动,而是经过深思州 ( ) 熟虑的。这其中体(2) 解释加点的字现了两点:①他有词。 运于渤海之尾远大抱负,从“指①箕畚..通豫南,达于汉( ) 不能毁山之一毛阴”可以看出,他②曾.

的移山是要造福( ) 汝之不惠( ) 千千万万的人和③甚矣,.孀妻弱子() 后代子孙;有这样④曾不若.的抱负,他才能不(3)翻译下面句子。 顾年迈体衰,不顾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劳动的艰辛,毅然夫 担负起这一伟大 事业。②他对移山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的坚定信心来自迂也 于他在人与自然 关系问题上的正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确认识,从“子子二子负二山,一厝朔孙孙无穷匮也,而东,一厝雍南

山不加增”可以看 出,他懂得人力是9、拓展阅读 无穷的,移山的事⑴《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业尽管不可能在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一两代人的身上文学出版社。 完成,但只要世世⑵《中外神话传说》代代坚持下去,就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一定有完成的希文学出版社。 望。他这种观点比⑶《爷爷一定有办法》自作聪明的智叟⑷《了不起的狐狸爸要高明得多。 爸》,明天出版社 风中还要把握神的柳树绘本(全4册)话结尾的作用。神21世纪出版社。

话不同于迷信,在 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

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课外作业。 (1)搜集具有愚公精神的故事。 (2)学习了《愚

公移山》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感悟和启示。写在日记本上。 愚 公 移 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板书设计 聚室而谋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笑而止之 智叟 无以应 叩石垦壤 跳往助之 遗男 运于渤海之尾 矢志不移,事在人为

参考书目:《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爷爷一定有办法》《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明天出版社 风中的柳树绘本(全4册)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21世纪出版社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在反复颂读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大致内容;要交教学反思 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要多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平常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交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