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课题:某化纤厂总配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0
目录
第1章 设计题目******************************************************************************2 第2章 工厂电气设计总则****************************************************************5 第3章 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补偿*****************************************************8 第4章 短路电流概念及计算************************************************************24 第5章 总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29 第6章 工厂电力线路的设计************************************************************33 第7章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37 第8章 继电保护装置**********************************************************************41 第9章 防雷与接地***************************************************************************45 课程设计收获与感想************************************************************************************48
1
第1章 设计题目 题目8某化纤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一.原始资料
1.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
机修车间锻工车间预留扩建机修车间注:车间变电所幼儿园NNo.3油泵房锅炉房化验室及水泵房预留扩建单身宿舍俱乐部仓库水塔饮水站No.1制条车间 纺纱车间污水处理站工厂绿化区传达室排球场织造车间 染整车间No.2浴室理发室露天浴池电修车间单身宿舍工厂扩建区预留机配件库预留机配件库木工车间食堂比例:1:5000 图1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2.工厂的生产任务、规模及产品规格:本厂生产化纤产品,年生产能力为2.3×10m,其中:厚织物占50%,中厚织物占30%,薄织物占20%。全部产品中以腈纶为主体的混纺物占60%,以涤纶为主体的混纺物占40%。 3.工厂各车间的负荷情况及变电所的容量:如表1。 表1 各车间380V负荷计算表 序车间(单位) 号 名称 1 制条车间 纺纱车间 饮水站 锻工车间 机修车间 幼儿园 仓库 设备 容量 /kW 340 340 86 37 296 38 Kd 0.8 0.8 0.65 0.2 0.3 0.3 6
cos 0.80 0.80 0.80 0.65 0.50 0.60 0.50 tan 计算负荷 P30 /kW 2
Q30 /kvar S30 I30 /kVA /A 车间 变电所 代号 No.1车变 变压器台数及容量/kVA 1× 12.8 0.6 小计(KΣ=0.9) 2 织造车间 染整车间 浴室、理发室 食堂 单身宿舍 525 490 5 40 50 151 118 50 28 0.8 0.8 0.8 0.75 0.8 0.75 0.75 0.75 0.75 0.80 0.80 1.0 0.80 1.0 0.80 0.80 0.80 0.80 No.2车变 1× 小计(KΣ=0.9) 3 锅炉房 水泵房 化验室 油泵房 No.3车变 1× 小计(KΣ=0.9) 4.供用电协议:
(1)从电力系统的某35/10KV变电站,用双回10KV架空线路向工厂馈电。系统变电站在工厂南0.5km。
(2)系统变电站馈电线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时间top1.5s,要求工厂总配变电所的保护整定时间不大于1s。 (3)在工厂总配电所的10KV进线侧进行电能计量。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4)电力系统的短路数据,如表2所示。其配电系统图如图2。
表2 电力系统10KV母线的短路数据 系统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 区域变电站10KV母线架空线路1.5s工厂总配变电所架空线路10KV母线短路容量 )Sk(3.max=187MVA )Sk(3.min=107MVA 备注 电力系统可视为无限大容量 k 图2 配电系统图
(5)供电贴费和每月电费制: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8元/kVA,电费为0.5元/kW·h。此外,电力用户
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A。
5.工厂负荷性质:本厂多数车间为三班制,少数车间为一班或两班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000h。本厂属
二级负荷。 6.工厂自然条件:
(1)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oC,年平均气温为23 oC,年最低气温为-8 o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
气温为33 o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 o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 oC。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2)地质水文资料:本厂地区海拔60m,底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二.设计内容
3
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 (1)负荷计算
(2)主结线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多个方
案,根据改方案初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经过概略分析比较,留下2~3个较优方案,对较优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经济计算分析时,设备价格、使用综合投资指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电气设备选择和继电保护的需要,确定短路计算点,计算三相短
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导线截
面和型号、绝缘子等设备的选择及校验。选用设备型号、数量、汇成设备一览表。 (5)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包括主变压器、线路等元件的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计算。 (6)配电装置设计:包括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的选择、设备布置图。 (7)防雷、接地设计:包括直击雷保护、进行波保护和接地网设计。 2.车间变电所设计
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 厂区380V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 2.电气主接线图(三号图纸) 3.继电保护配置图(三号图纸)
- 4 -
第2章 工厂电气设计总则
2.1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 5 -
2.2 研究大型工厂供电系统背景
我国的电力工业已居世界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人均电量水平还很低,电力工业分布也不均匀,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市场还未完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
为了使我国电力工业赶上世界电力技术的发展水平,丛21世纪一开始,我国就进一步加强在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与管理、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继电保护等领域开展研究,尤其注意完善电力市场,研究电力市场的技术支持系统,促进我们的电力工业不断前进。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我们知道,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工业生产应用电能和实现电气化以后,能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但是,工厂的电能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可见,搞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工业企业生产所需电能,一般是由外部电力系统供给,经企业内各级变电所变电压后,分配到各用电设备。工业企业变电所是企业电力供应的纽约,所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正确计算选择各级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其他设备是实现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进行企业电力负荷计算的目的就是为正确选择企业各级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各种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以及供电网络所用导线型号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2.3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守规程、执行政策;
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
- 6 -
- 4 -
第3章 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补偿
3.1电力负荷定义及分级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所需用的电功率称为负荷或电力(W或KW)。由于电功率分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一般用电流表示的负荷,实际上是对应视在功率而言。目前供电部门所分配的负荷指标,主要是指小时平均的有功负荷指标, 而不是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
电力负荷又称电力负载。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如说重要负荷、不重要负荷、动力负荷、照明负荷等。另一种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大小,如说轻负荷(轻载)、重负荷(重载)、空负荷(空载)、满负荷(满载)等。
电力负荷的分级按用户电力负荷的重要性及要求对其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程度的不同,一般将电力负荷分三等级:
(1)一级负荷 重要的电力负荷。对该类负荷供电的中断,将招致人的生命危险、设备损坏、重要的产品报废,使生产过程长期紊乱,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超成社会秩序混乱。属于这类负荷的有冶金、电炉炼钢企业、重要的国防工业和科研机构、医院手术室、铁路与交通的电力牵引和铁路铁路枢纽、行车信号与集中闭塞负荷等。对一级负荷一律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2)二级负荷 较重要的电力负荷供电的中断,将超成工农业大量减产、工矿交通运输停顿、生产率下降以及市人民正常生活和业务活动遭受重大影响等。一般大型工厂企业、科研院校等都属于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二级的其他电力负荷,如附属企业、附属车间和某些非生产性场所中不重要的电力负荷等。
各级电力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1)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要求应有两个供电电源,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致同时受到损坏。对一级负荷特别重要的负荷,除要求有上述两个电源外,还要求增设应急电源。
常用的应急电源有:
- 4 -
1)独产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2)干电池 3)蓄电池
4)供电系统中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供电线路。 (2)二级负荷对电源的要求
要求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供电。通常要求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
(3)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由于三级负荷为不重要的一般负荷,因此它对电源无特殊要求。
3.2计算负荷定义及相关计算
计算负荷,是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的各元件的负荷值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的基本依据。通常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P30(亦即年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但是由于负荷情况复杂,影响计算负荷的因素很多,实际上,负荷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与设备的性能,生产的组织以及能源供应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因而负荷计算也只能力求实际。
电力负荷的确定,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以及供电网络接线和导线型号等提供依据。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若负荷确定得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过大,造成投资增大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若负荷确定得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运行时增加电能损耗,并产生过热,加速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因而必须正确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
其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单耗法 (1)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需要系数法是将电力设备的额定容量加起来,再乘以需要系数,就得到计算负荷。由于需要系数法的需要系数值是根据设备台数较多、容量差别不是很大的一般情况来确定的,未考虑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少数大容量设备对计算机负荷的影响,因此此法较适用于设备台数较多的车间及全厂范围额的计算负荷的确定。
- 5 -
相关计算:
变电所1
制条车间 查表得
P30(1)KdPe0.8340272kw
Q30(1)P30(1)tan2720.75204kvar S30(1)P30(1)cos272340kvA 0.8 I30(1)S303UN340517A
1.7320.38纺纱车间 P30(2)KdPe0.8340272kw
Q30(2)P30(1)tan2720.75204kvar S30(2)P30(2)cos272340kvA 0.8 I30(2)S30340517A cos1.7320.38饮水站 P30(3)KdPe0.658656kw Q30(3)P30(3)tan560.7542kvar S30(3)P30(3)cos5670kvA 0.8 I30(3)S30(3)3UN70106A
1.7320.38锻工车间 P30(4)KdPe0.33711.1kw
Q30(4)P30(4)tan11.11.1712.99kvar S30(4)P30(4)cos11.117kvA 0.65 I30(4)S303UN1725.83A
1.7320.38- 6 -
机修车间 P30(5)KdPe0.329688.8kw
Q30(5)P30(5)tan88.81.73153.62kvar S30(5)P30(5)cos88.8177.2kvA 0.5 I30(5)S303UN177.2269.2A
1.7320.38幼儿园 P30(6)KdPe0.612.87.68kw
Q30(6)P30(6)tan7.681.3310.21kvar S30(6)P30(6)cos7.6812.8kvA 0.6 I30(7)S303UN12.830.3819.45A
仓库 P30(7)KdPe0.33811.4kw
Q30(7)P30(7)tan11.41.1713.3kvar S30(7)P30(7)cos11.422.8kvA 0.5 I30(7)变电所2
S30(7)3UN22.834.6A
1.7320.38织造车间 P30(1)KdPe0.8525420kw Q30(1)P30(1)tan4200.75315kvar S30(1)P30(1)cos420525kvA 0.8 I30(1)
S303UN525797.7A
1.7320.38- 7 -
染整车间 P30(2)KdPe0.8490392kw
Q30(2)P30(2)tan3920.75294kvar S30(2)P30(2)cos392490kvA 0.8 I30(2)S30(2)3UN490744.5A
1.7320.38浴室、理发室 P30(3)KdPe0.854kw Q30(3)P30(3)tan0 S30(3)P30(3)cos44kvA 1 I30(3)S30(3)3UN46.08A
1.7320.38食堂 P30(4)KdPe0.754030kw
Q30(4)P30(4)tan300.7522.5kvar S30(4)P30(4)cos3037.5kvA 0.8 I30(4)S30(4)3UN37.557A
1.7320.38单身宿舍 P30(5)KdPe0.85040kw Q30(5)P30(5)tan=0 S30(5)P30(5)cos4040kvA 1 I30(5)
S30(5)3UN4030.3860.8A
- 8 -
变电所3
锅炉房 P30(1)KdPe0.75151113.25kw
Q30(1)P30(1)tan113.250.7584.9375kvar S30(1)P30(1)cos113.25141.56kvA 0.8 I30(1)S303UN141.56215.08A
1.7320.38水泵房 P30(2)KdPe0.7511888.5kw
Q30(2)P30(2)tan88.50.7566.375kvar S30(2)P30(2)cos88.5110.625kvA 0.8 I30(2)S30(2)3UN110.62530.38168.08A
化验室 P30(3)KdPe0.755037.5kw
Q30(3)P30(3)tan37.50.7528.125kvar S30(3)P30(3)cos37.546.875kvA 0.8 I30(3)S30(3)3UN46.87571.2A
1.7320.38卸油泵房 P30(4)KdPe0.752821kw
Q30(4)P30(4)tan210.7515.75kvar S30(4)P30(4)cos2126.25kvA 0.8 I30(4)
S30(4)3UN26.2539.88A
1.7320.38- 9 -
变电所 设定KP0.95 Kq0.95 变电所1
P300.9(2722725611.188.87.6811.4)647.082kw Q300.9(2042044212.99153.6210.2113.3)576.108kvar
S30P30Q30647.0822576.1082866.32kvA
22I30S303UN866.321316.24A
1.7320.38变电所2
P300.9(42039243040)797.4kw Q300.9(31529422.5)568.35kvar
S30P30Q30797.42568.352979.22kvA
22I30S303UN979.221487.77A
1.7320.38变电所3
P300.9(113.2588.537.521)234.22kw
Q300.9(84.9466.37528.12515.75)175.67kvar
S30P30Q30234.222175.672292.78kvA
22I30S303UN292.78444.83A
1.7320.38
- 10 -
表3-1各车间和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
表1 各车间380V负荷计算表 车间(单序位) 号 名称 1 设备 容量 /kW 计算负荷 Kd cos 0.80 0.80 0.65 0.50 0.60 0.50 0.80 0.80 1.0 tan 0.75 0.75 0.75 1.17 1.73 1.33 1.17 0.75 0.75 0 0.75 0 0.75 0.75 0.75 0.75 P30 /kW 272 272 56 11.1 88.8 7.68 11.4 Q30 /kvar 204 204 42 12.99 153.62 10.21 13.3 S30 /kVA 340 340 70 17 177.2 12.8 22.8 I30 /A 517 517 106 25.83 269.2 19.45 34.6 1316.244 797.7 744.5 6.08 57 60.8 1487.77 215.08 71.2 39.88 444.83 车间 变压器变电台数及所 容量代号 /kVA No.133×车变 1000 制条车间 340 纺纱车间 340 饮水站 86 锻工车间 37 机修车间 296 幼儿园 仓库 小计(KΣ=0.9) 38 0.8 0.8 0.2 0.3 0.3 0.8 0.8 0.8 0.65 0.80 12.8 0.6 647.082 576.108 866.32 420 392 4 30 40 797.4 113.25 88.5 37.5 21 234.22 315 294 0 22.5 0 568.35 84.94 66.375 28.125 15.75 175.67 525 490 4 37.5 40 979.22 141.56 46.875 26.25 292.78 2 织造车间 525 染整车间 490 浴室、理发室 食堂 小计(KΣ=0.9) 5 40 151 118 50 28 No.226×车变 1000 0.75 0.80 0.8 1.0 单身宿舍 50 3 锅炉房 水泵房 化验室 油泵房 小计(KΣ=0.9)
0.75 0.80 0.75 0.80 0.75 0.80 0.75 0.80 110.625 168.08 No.39×315 车变 变压器1的损耗 △PT0.015S30866.320.018.66kw △QT0.05S300.05866.3243.316kvar △ST △ITPTQT8.66243.316244.17kw
22ST3UN44.1767.11A
1.7320.38- 11 -
变压器2的损耗 △PT0.01S30979.220.019.79kw △QT0.05S300.05979.2248.96kvar △ST △ITPTQT14.94259.76249.93kw
22ST3UN49.9375.86A
1.7320.38 变压器3的损耗 △PT0.01S300.01292.782.93kw △QT0.05S300.05292.7814.64kvar △ST △IT
PTQT2.93214.64214.93kvA
22ST3UN14.9322.68A
1.7320.383.3功率因数补偿计算
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绝大多数用电设备都具有电感的特性。这些设备不仅需要从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要吸收无功功率以产生这些设备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交变磁场。然而在输送有功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无功功率增大,就会降低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因此,功率因数是衡量工厂供电系统电能利用程度及电器设备使用状况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的降低产生的不良影响:(1)系统中输送的总电流增加,使得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容量增大,从而使工厂内部的启动控制设备、测量仪表等规格尺寸增大,因而增大了初投资费用;(2)由于无功功率的增大而引起的总电流的增加,使得设备及供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相应地增大;(3)由于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正比于系统中流过的电流,因此总电流增大,就使的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增加,使得调压困难;(4)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设备来说,无功电流的增大,使发电机转子的去磁效应增加,电压降低,过度
- 12 -
增大激磁电流,从而使转子绕组的温升超过允许范围,为了保证转子绕组的正常工作,发电机就不能达到预定的出力。
无功功率对电力系统及工厂内部的供电系统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供电单 位和工厂内部都有降低无功功率需要量的要求,无功功率的减少就相应地提高了功率因数。
供电单位在工厂进行初步设计时对功率因数都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它是根据工厂电源进线、电力系统发电厂的相对位置以及工厂负荷的容量决定的。根据《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本设计要求用户的功率因数cos0.9。
供电单位对工厂功率因数这样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办法,一般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工厂便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对功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
按相关规定,补偿后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即cos0.9。考虑到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功率损耗,所以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略大于0.9,取0.95。
补偿容量可按下式确定:QCP30(tan1tan2)qC.P30,nQCqc 式中, tan1——补偿前自然平均功率因数cos1对应的正切值;
tan2——补偿后自然平均功率因数cos2对应的正切值;
△qc——补偿率kvarkw
P30——设计时求得的平均负荷,单位为 kw;
qc ——单个电容器的容量 kvar n——并联电容器的个数
补偿计算:
变压器总1 P30(3)647.0828.66655.742kw Q30(3)576.10843.316619.424kvar S30(3) I30(3)655.7422619.4242902.044kvA
S30(3)3UN902.0441370.51A
1.7320.38- 13 -
无功补偿 cos2P30S30655.742902.0440.7
QC2P301(tan1tan2) P30(tanarccos0.7tanarccos0.95)
482kvar 取整490
(2) S30655.7422(619.424490)2668.39kvA
补偿后选800kvA
(2)0.01668.396.7kw △PT0.01S30(2)0.05668.3933.42kvar △QT0.05S30(1)P30(2)△PT647.0826.7653.782kw P30(1)576.10849033.42119.528kvar Q30(1) S30653.7822119.5282664.62kvA
664.620.98>0.9
cos653.782
变压器2 P30(3)797.47.79805.19kw Q30(3)568.3548.96617.31kvar S30(3)805.19617.311014.59kvA I30(3)22S30(3)3UN1014.591541.52A
1.7320.380.79
无功补偿 cos2805.191014.59QC2P302(tan1tan2) P302(tanarccos0.79tanarccos0.95)
357kvar(2)805.192(617.31357)846.22kvA S30 补偿后选1000kvA
2(2)0.01846.228.46kw △PT0.01S30- 14 -
(2)0.05872846.2242.31kvar △QT0.06S30(1)805.198.46813.65814kw P30(1)617.3135742.31303kvar Q30(1)814303868kvA S30 cos814228680.94>0.9
变压器3 P30(3)234.222.93237.15kw Q30(3)175.6714.64190.31kvar S30(3) I30(3)237.152190.312304.07kvA
S30(3)3UN304.07462A
1.7320.38304.070.78
无功补偿 cos2237.15QC3P303(tan1tan2) P30(tanarccos0.78tanarccos0.95)
3118kvar取整120kvar
(2) S30237.152(190.31120)2247.35kvA
补偿后选300kvA
(2)0.01247.352.47kw △PT0.01S30(2)0.05247.3512.38kvar △QT0.05S30(1)237.152.47239.62kw P30(1)190.3112012.3882.69kvar Q30(1) S30239.62282.692253.5kvA
253.50.95>0.9
cos239.62补偿前各变电所功率因数如下表3-2所示:
- 15 -
表3-2 补偿前各变电所的功率因数
序 号 COSΦ NO.1 0.7 NO.2 0.79 NO.3 0.78 设计中考虑到经济实用的原则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其特点是能补偿低压母线以前的无功功率,可使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得到补偿,从而有可能改变变压器容量,且运行维护也较方便。适用于中小型工厂或车间变电所低压侧无功功率的补偿。
并联电容器采用我国生产的BW 0.4—14—3系列静电电容器,其单台静电电容器发出的无功功率少,qc=14 kvar,容易组成所需的补偿容量,并且安装拆卸方便,对于放电电阻采用6只 220V 25W
白炽灯泡星形连接,即可满足要求,但必须注意以下特点:(1)静电电容器的周围空气极限温度是-40℃—40℃,因此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通风,当周围空气温度达到35时,应将电容器从电网中切除;(2)电容器对电压较敏感,运行时要严格监视其电压;(3)电容器从电网上切除时,电容器上有残余电量,危及工作人员安全,必须加接放电电阻。
经查表得qC,根据以上公式求得各变电所所需的电容器个数,列于下表:
表3-3 各变电所所需的电容器个数
NO.1 0.71 459.2 33 NO.2 0.45 357 26 NO.3 0.47 118 9 qC QC n 补偿后各变电所的计算负荷如下表所示:
表3-4 补偿后各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序 号 NO.1 NO.2 NO.3 有功(千瓦) 654 814 240 计算负荷 无功(千乏) 120 303 83 - 16 -
功率因数 视在(千伏安) 665 868 254 COSΦ 0.98 0.94 0.95
3.4变压器的选择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数量极多且地位十分重要的电器设备,它的作用就是升高和降低电压。
车间变电站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原则:
(1)对于一般的生产车间尽量装设一台变压器;
(2)如果车间的一、二级负荷所占比重较大,必须两个电源供电时,则应装设两台变压器。每台变压器均能承担对全部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任务。如果与相邻车间有联络线时,当车间变电站出现故障时,其一、二级负荷可通过联络线保证继续供电,则亦可以只选用一台变压器。
(3)当车间负荷昼夜变化较大时,或由独立(公用)车间变电站向几个负荷曲线相差悬殊的车间供电时,如选用一台变压器在技术经济上显然是不合理的,则亦装设两台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变压器的容量ST(可近似地认为是其额定容量SN·T)应满足车间内所有用电设备计算负荷S30的需要,即 ST≥S30 ;
(2)低压为0.4Kv的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一般不宜大于1000KV·(JGJ/T16—92A规定)或1250 KV·A(GB50053—94规定)。如果用电设备容量较大、负荷集中且运行合理时,亦可选用较大容量的变压器。这样选择的原因:一是由于一般车间的负荷密度,选用1000-1250 KV·A的变压器更接近于负荷中心,减少低压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电压损耗和有色金属消耗量;另一是限于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的断流容量。
低压为230/400V的配电变压器联结组别的选择: (1) 选择Yyn0联结组别的几种情况:
①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其低压中性线电流不致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25%时;
②供电系统中高次谐波干扰不严重时;
③低压单相接地短路保护的动作灵敏度达到要求时; (2) 选择Dyn11联结组别的几种情况:
- 17 -
①由单相不平衡负荷引起的中性电流超过变压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25%时;
②供电系统中存在较大的“谐波源”,三次及以上高次次谐波电流比较突出时;
③需要增大单相短路电流值,以确保低压单相接地短路保护的动作灵敏度;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和技术经济比较,从本厂每个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来看,每个车间变电所选择1个变压器是最为经济可靠的;其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NT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S30,留有裕量,并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Snt(1.151.4)S30
SNT—单台变压器容量 S30—变电所总的计算负荷
变压器损耗
SL等型低损耗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近似计算:
有功(KW) △PT0.01SNT 无功(Kvar)△QT0.05SNT
根据以上选择条件选出各变电所变压器,见下表:
表3-5 各变电所变压器型号
变压器 序号 变压器型号 容量 (KVA) NO.1 S9—800/10 1000 1000 315 变压器 联结组别 Dyn11 Dyn11 Dyn11 变压器 阻抗电压 % 5 5 4 变压器损耗 空载/W 1700 1700 720 负载/W 9200 9200 3450 NO.2 S9—1000/10 NO.3
S9—315/10 - 18 -
全厂总负荷见下表:
表3-6 全厂的总负荷
项目 总计
计算负荷 有功(千瓦) 1698 无功(千乏) 1427 视在(千伏安) 2221 这时全厂的功率因数小于0.9。由于题目要求本厂的功率因数值在0.9以上,所以再进行一次高压集中补偿,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5。 经过这次补偿后全厂负荷如下表所示:
表3-7 补偿后全厂的负荷
项目 全厂负荷总计 计算负荷 有功(千瓦) 1708 无功(千乏) 506 视在(千伏安) 1787 高低压电容器柜的选择
高低压电容器柜分为可自动调节的和不可自动调节的两大类。在负荷或电压昼夜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低压电容器组尽可能地采用自动调节装置。
电能需求量的计算
工厂年有功电能消耗量Wp.aaP30Ta 工厂年无功电能消耗量Wq.aQ30Ta
因为本工厂为三班制,经查表得 当T6000S时
0.75
0.8
Wp.a0.75170860007686000(KW.H) Wq.a0.850660002428800(KVar.H)
- 19 -
第4章 短路电流概念及计算
4.1 短路电流的相关概念
工厂供电系统要求正常地不间断地对用电符合供电,以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难免出现故障,而使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短路。短路就是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短接。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这种损坏可能是由于设备长期运行、绝缘老化,或由于设备本身不合格、绝缘强度不够而被正常电压击穿,或设备绝缘正常而被过电压击穿,或者是设备绝缘受到外力损伤而造成短路。在供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中,不仅要考虑正常工作状态,还要考虑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不正常运行情况。对供电系统危害最大的是短路故障。短路电流将引起电动力效应和发热效应以及电压的降低等。因此短路电流是电气主结线的方案比较、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的选择、接地计算以及继电保护选择和整定的基础。
由于短路后,电路的阻抗比正常运行时电路的阻抗小的多,所以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一般要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在大的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可达几万安培甚至几十万安培。这样大的短路电流对供电系统将产生极大的危害:
(1)短路时要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和很高的温度,而使故障元件和短路电路 中的其它元件损坏;
(2)短路时电压要骤降,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短路时要造成停电事故,而且越靠近电源,短路引起的停电的范围越大,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也越大;
(4)严重的短路要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使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失去同步,造成系统解列;
(5)但相对地短路,其电流将产生较强的不平衡磁场,对附近的通讯线路,信号系统及电子设备等产生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甚至使之发生误动作。
由此可见,短路的后果时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尽力设法消除可能引起短路的一切因素。同时需要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以便正确地选择电气设备,使电气设备具有足够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以保证在发生可能有的最大短路电流时不致损
- 20 -
坏。为了选择切除短路故障的开关电器、整定短路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和选择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等,也必须计算短路电流。
4.2短路电流的计算
对于工厂供电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一般采用近似的方法,计算中假定: (1)供电电源是无限大功率系统; (2)认为短路回路的元件的电抗为常数;
(3)元件的电阻,一般略去不计,只有在短路电阻中总电阻RΣ大于总电抗的三分之一时才考虑电阻,否则认为Z=X。
短路计算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欧姆法和标幺制法。本设计中用欧姆法进行短路计算。根据题目给定条件可知电力系统出口断路器的断流容量最大为187MVA。 求k-1点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Uc1=10.5KV) (1)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及总电抗:
经查表得架空线路的电抗 :
高 压 X00.35/km 低 压 X00.32/km 1) 电力系统的电抗:
X1UC1/SOC(10.5KV)2/187MVA0.59 2) 架空线路的电抗:
X2X0L0.350.50.175
2 3) 绘制K—1点的等效电路如下图:
K-1
Xx1x20.590.1750.76 三相短路电流
- 21 -
Ik1(3)Vc3X(3)(3)10.530.767.98kA
I(3)IIk7.98kA
(3) ish2.55I2.557.9820.34kA (3) Ish1.51I1.517.9812.05kA
三相短路容量 Sk1(3)3UCIk1310.57.98140.98MVA
4)绘制k—2点的等效电路图:
X1VC12SOC(VC222VC10.42)3.2104
5002 X2xol(VC2VC10.42)20.350.5()2.54104
10.52VK%SC250.428103 车间1 X3100SN1001000XX1X2X33.21042.710481038.59103
VK%SC250.428103 车间2 X4100SN10010002XX1X2X43.21042.710481038.59103
VK%SC240.4220103 车间 3 X5100SN1003152XX1X2X53.21042.71042010320.59103
三相短路电流
(3) 车间1 Ik2Vc23X0.438.5910- 22 -
326.88kA
I2(3)I(3)Ik(3)26.88kA
(3) ish1.84I1.8426.8849.46kA
Ish(3)1.09I(3)1.0926.8829.30kA Vc23X(3)车间2 Ik2(3)(3)0.438.5910326.88kA
I2(3)IIk26.88kA
(3) ish1.84I1.8426.8849.46kA
Ish(3)1.09I(3)1.0926.8829.30kA Vc23X(3)车间3 Ik2(3)(3)0.4320.5910311.21kA
I2(3)IIk11.21kA
(3) ish1.84I1.8411.2120.63kA
Ish
(3)1.09I(3)1.0911.2112.22kA
三相短路容量 车间1 Sk2车间2 Sk2车间3 Sk2
- 23 -
(3)3UC2Ik230.426.8818.62MVA 3UC2Ik230.426.8818.62MVA
(3)(3)3UC2Ik230.411.217.77MVA
表4-1 短路计算点的电流和容量 三相短路电流(KA) 短路计算点 k-1 k-2/车间1 k-2/车间2 k-2/车间3 三相短路容量MVA (3)Ish (3)Sk Ik(3) I(3) 7.98 26.88 26.88 11.21 I(3) (3)ish 7.98 26.88 26.88 11.21 7.98 26.88 26.88 11.21 20.34 49.46 49.46 20.63 12.05 29.30 29.30 12.22 140.98 18.62 18.62 7.77
- 24 -
第5章 总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5.1概述
配电所在大中型工厂中的作用是厂内电能的中转站,它的位置应当尽量地接近负荷中心 ,经常是配电所与车间变电所设在一起。每个配电所的馈电线路一般不少于4~5回,配电所一般为单母线制,根据负荷的类型及进出线回路数可考虑将母线分段。
配电所的进出线回路数与用户的可靠性要求和传送的功率大小有关。配电所的进线可以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负荷开关断流能力小,且不能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配电所设计的一般原则并结合工厂实际归纳如下: 1、安全性:
1)在高压断路器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必须装设高压隔离
开关;
2)在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必须
装设低压刀开关;
3)在装设高压熔断器-负荷开关的出线柜母线侧,必须装高压隔离开关; 4)配电所高压母线上及架空线末端,必须装设避雷器。装于母线上的避 雷器应与电压互感器共用一组隔离开关,线路上的避雷器前不必再装隔离开关。 2、 可靠性:
1)配电所的主结线方案必须与其负荷级别相一致。对二级负荷,应有两回路或者一回专用架空线路供电;
2)接于公共干线上的(即采用树干式供电的)配电所电源进线首端,应 装设带有短路保护的开关设备;
3)对于一般生产区的车间变电所,易由工厂总变配电所采用放射式高压 配电,以确保供电可靠性,但对辅助生产区及生活区的变电所,可采用树干式配电;
4)变电所低压侧(电压0.4KV)的总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当有继电保护或自动切换电源要求时,低压侧总开关和低压分段开关均采用低压断路器。 3、 灵活性:
- 25 -
1)配电所进线采用双母线供电和单母线分段结线; 2)主接线方案应与主变压器运行要求相实应。 4、 经济性:
1)由于工厂所选用的都是安全可靠且经济美观的成套的配电装置,故柜型一般采用固定式;
2)工厂电源进线上装设专用的计量柜,其互感器只供记费的电度表用。
5.2总配电所主结线的设计
电气主结线是变电所的主要电路,它明确表示了变(配)电所电能接受与分配的主要关系,是变(配)电所运行,操作的主要依据。在设计中,主接线的拟定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保护和控制测量的设计,建设投资以及变电所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主结线的选择是供电系统设计中一项综合性的重要环节。
在三相对称情况下,电气主结线图通常以单线图表示,图上所有电器元件均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
5.2.1 配电所(即车间变电所)的位置的确定
变配电所位址选择的一般原则: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靠近电源侧、进出线方便、设备运输方便、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
由于工厂厂区供电来自总配电所,为经济起见:高压配电所采用室内型独立式;车间变电所采用室内型附设式。变电所采用附设式,不占或少占建筑面积,建筑费用和维护费用也较低。
据前面已确定的供电方案,结合本厂区平面示意图,考虑总降压变电所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且远离人员集中区,不影响厂区面积的利用,有利于安全等诸多因素,决定将降压变电所设在厂区东北部,如图5-1
- 26 -
5.2.2 对电气主结线的基本要求
1)根据用电负荷的要求,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电气主结线应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 3)结线简单,运行方便;
4)结合工厂发展规划,留有扩建余地。
设计中为了保证对本厂二级负荷可靠供电,总配电所采用两回路供电,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桥式结线,桥式结线提高了线路运行灵活性,增强了供电可靠性。
根据上述方案,可决定总配电所采用下图所示的电气主结线,其特点如下: 1)变压器高压侧设有少油式断路器,便于配电所的控制、运行、维修; 2)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用10千伏少油式断路器将母线分成两段; 3)各车间的一级负荷都由两段母线供电,以保证供电可靠性;
4)根据规定,备用电源只有在主电源停止运行及主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才能投入,因此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在正常时是断开的,而高压侧的分段断路器在正常时是闭和的;
5)在母线侧,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设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而断开时,备用电源会自动投入;
- 27 -
6)当主电源发生故障时,变电所的操作电源来自备用电源断路器前的所有变压器;
5.2.3 主接线图
- 28 -
第6章 工厂电力线路的设计
6.1 架空线路的设计
由于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相比有较多优点,如成本低,投资少,安装容易,维护和检修方便,易于发现和排除故障。根据本厂的情况,在本设计中,所有进出线全部采用架空线的方式。
架空线路有以下主要元件组成:导线、电杆、绝缘子和线路金属等。为了防雷,有的架空线路上还架设有避雷器(架空地线)。为了加强电杆的稳定性,有的电杆还安装有拉线或扳桩。
架空线路一般都采用裸导线,裸导线按其结构分,有单股线和多股绞线,工厂中一般都用绞线。绞线又有铜绞线、铝绞线和钢心铝绞线。本次次设计中的架空线路基本上选用了铝绞线。根据机械强度的要求,一般规定架空裸导线最小截面如下表所示:
表6-1 导线的最小截面
导线种类 铝及铝合金线 钢芯铝线 最小允许截面 /mm 高压(至10KV) 35 25 低压 16 16 备 注 与铁路交叉跨越时应为35mm2 架空线路在进行铺设时,要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安全教育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特别是立杆、组装和架线时,更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竣工后,要按照规定的手续进行检查和实验,确保工程质量。
选择架空线路的路径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路径要短,转角要少;
(2)交通运输方便,便于施工架设和维护;
(3)尽量避开河洼河雨水冲刷地带及易撞、易燃、易爆等危险的场所; (4)不应引起机耕、交通和人行困难; (5)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 29 -
(6)应与工厂和城镇的规划协调配合,并适当考虑今后的发展。
6.2 导线截面的选择
6.2.1 概述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选择导线和电缆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发热条件:导线和电缆包括母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时产生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2) 电压损耗条件:导线和电缆在通过最大负荷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校验。
(3) 经济电流密度:高压线路及特大电流的低压线路,一般应按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以使线路的年运行费用接近最小,节约电能和有色金属。但对工厂内的很短的10KV及以下的高压线路和睦线,可不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4) 机械强度:导线的截面不应不小于最小允许截面。 6.2.2 10KV高压配电出线的选择
10KV高压配电出线的选择应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 (1) 高压配电进出线截面选择校验的步骤与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6-2 高压配电进出线截面选择校验的步骤与方法
序号 1 选择校验方法与要求 j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较线查处经济电流密度ec,再按下式计算经济AI30/jecA短的高压线路可不按此选截面:ec,然后选以接近于ec的择) 标准截A 选择校验项目 2 校验发热条件(较短的高先查出所选截面A再当地环境温度下的允许III30压线路直接按此选择) 载流量:al,如al则满足发热条件。 根据线路电压、导线材料及敷设条件查出导线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最小截面Amin,如AAmin则满足热稳定条件。 3
校验机械强度 - 30 -
(2) 经济电流密度的选择见下表:
表6-3 经济电流密度的选择
线路类别 导线材料 铝 铜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A/mm2) 3000h以下 1.65 3.00 1.92 2.50 3000h—5000h 1.15 2.25 1.73 2.25 5000h以上 0.9 1.75 1.54 2.00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铝 铜 (3) 导线的最小截面的选择:
由于选择的是铝导线,在高压10KV时,最小截面Amiv应为35mm2。 (4)线型:
母线选择选用标准截面为304的矩形铝母线,截面积为120mm2 最大跨距lmax2.19m,GG-1A型的柜宽1.4m,能满足条件。
表6-4 车间变电所的线型
序号 变电一 变电二 变电三 车间变电所进线 JL-35型裸铝绞线 JL-35型裸铝绞线 JL-35型裸铝绞线 (注:UN=10KV)
- 31 -
表6-5 设备清单表
设备 变压器1 变压器2 变压器3 高压断路器 高压隔离开关 电流互感器 数量 1 1 1 13 20 11 型号 S9—100/10 S9—1000/10 S9—315/10 ZN3—10 GN10/200 LAJ-10 低压断路器 低压负荷开关 3 3 DW10-1500/3 HK1-60/3
- 32 -
第7章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7.1 概述
工厂总降压配电所的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主要指6-10KV以上的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互感器,电抗器,母线,电缆等。这些电气设备要能可靠的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取,并且按短路情况进行校验。
所谓的正常工作条件是指:
电器的额定电压Ue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工作电压。
电器的额定电流Ie不应小于该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Imax。
选择电器时应考虑设备的装设地点,即按工作环境,运行条件和要求,选择设备的型号规格,如屋内或屋外设备,防爆型或普通型,如工作环境污染严重,应加强绝缘的电器,电路操作频繁时应选取胜任频繁操作的真空断路器而不应选取不适于频繁操作的少油断路器。
7.2 按短路情况校验电器的稳定性
7.2.1 短路热稳定校验
短路热稳定校验就是要求所选的电器,当短路电流通过它时,其最高温度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的短路时发热允许温度,即:
22IRtjIt2Rt 或 ItjIt2t
2式中 IRtj——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热量;
It2Rt——电器在短路时的允许发热量,制造厂通常以t秒(通常为1,4,5
秒)内通过的电流It所产生的热量表示;
tj——短路延续时间,秒; tjtd0.05秒=tbtfd0.05秒
式中 td——短路延续时间/秒;
tb——主保护动作时间/秒; tfd——断路器分闸时间/秒。
如果缺乏断路器分闸时间数据,当主保护为速动时,短路电流可取下列数据; 对于快速及中速短路器,td=0.15秒。 对于低速断路器td=0.2秒。 此外,当td>1秒时,可认为td=tj
- 33 -
7.2.2 动力稳定校验
电动力稳定是指电器承受短路电流引起机械效应的能力,在校验时,用短路电流的最大幅值与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允许电流进行比较
即 ichimax 或 IchImax
式中 ich,Ich——短路冲击电流及其有效值;
imax,Imax——电器极限通过电流的最大值及有效值。
对于下列情况,可不进行短路校验:
(1)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器和导体可不校验热稳定。除有限流作用的熔断器保护电路,电器和裸导体的动稳定仍应校验。
(2) 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内的电器和裸导线可不校验动、热稳定。 (3) 架空线可不校验动、热稳定。
(4) 在非重要用电场所的导体,当变压器容量在1250KVA以下,高压侧电压为10KV以下,且不致因短路故障损坏导体而产生严重后果者,可不校验动、热稳定。
7.2.3 选择电气设备时应校验的项目
表7-1选择电气设备时应校验的项目
序 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高压断路器 高压负荷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 熔断器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套管绝缘子 电压 KV √ √ √ √ √ √ √ Pe电流A √ √ √ √ √ — √ Iav断流能力 √ √ — √ — — — 设备的 短路稳定度校验 动稳定 √ √ √ — √ — √ 按三相短热稳定 √ √ √ — √ — √ 按三相短路稳态电流校验 应满足的条件 装置地的PE 设I开断max> 路冲击电I算电流 可能开断max 流校验 备的计
- 34 -
续表 7-1选择电气设备时应校验的项目 (1) 表中“√”表示必须校验,“—”表示不要校验; 备注 (2) 选择变电所高压侧的设备和导体时,其计算电流应取主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 (3) 对高压断路器,其最大开断电流应不小于实际开断时间。 7.3 电气设备的选取
7.3.1 主要电气设备介绍
断路器是供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它能在有负荷情况下接通和断开电路,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短路电流。这里选择少油式户外型断路器。
电压互感器是测量高压用的。其一次绕组与高压电路并联,额定电压与电路电压同一等级,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均为100V;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匝数很少,导线相当粗,其二次线圈很细,匝数相当多。工作时,一次线圈于一次线路中,而二次线圈则与仪表、继电器等的电流线圈串联成闭和回路。本厂选用的LFZB6-10型电流互感器适用于10KV及以下的线路中作为测量和继电保护用。
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是在检修高压电器时,将被修理的设备与其他带电部分可靠地断开,并构成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修理时的安全。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用隔离开关接通或隔开小功率电路,如容量不大得空载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 7.3.2 电气设备的选取
根据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和按短路情况校验确定的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如下:
- 35 -
(1)10KV侧设备
表7-2 10KV侧电气设备
设 高压断路器 数 备 据 Us=10KV I30=57.7A ZN3—10 10KV 600A 8.7KA 22KA 隔离开关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避雷器 GN10/200 10KV 200A 25KA JDZ-10 10KV LQJ-10 10KV 24.5KA FZ-10 10KV Ik(3)6.25KA (3)ish15.91KA (3)2Itima6.252(20.2)8.722 85.94 结 论 151.38 满 足 满 足 满 足 满 足 满 足 (2)0.4KV侧设备
表7-3 0.4KV侧电气设备
设 数 备 据 Us=0.4KV I30=1487.7A DW10-1500/3 380V 1500A HK1-60/3 380V 1500A LAJ-10 380V 1500A 低压断路器 低压负荷开关 电流互感器 Ik(3)59.3KA (3)ish109.1KA 2Itj59.321.5=5275
- 36 -
第8章 继电保护装置
8.1、继电保护的任务
1.供电系统需迅速地切断故障,并保护系统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当系统出现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要给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引起设备故障。
8.2、变压器保护
根据规程规定400kVA变压器应设下列保护: 1.瓦斯保护
防御变压器内部短路和油面降低,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跳闸。 2.电流速断保护
防御变压器线圈和引出线的多相短路,动作于跳闸。 3.过电流保护
防御外部相同短路并作为瓦斯保护及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动作于跳闸。 4.过负荷保护
防御变压器本身的对称过负荷及外部短路引起的过载。
8.2.1、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又称气体继电保护,是保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一种基本的相当灵敏的保护装置。按GB 50062-1992规定,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
其工作原理:当变压器漏油造成油面过低,或发生轻微故障产生少量气体使油面下降,致使瓦斯继电器有一对触点接通,发出轻瓦斯警报信号。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电弧电流使变压器油强烈气化,体积骤然膨胀,在瓦斯继电器内形成冲击的油流,使另一对触点接通,并发出重瓦斯跳闸的信号和命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瓦斯保护的接线如下图所示:
- 37 -
8.2.2、过电流保护
防御外部相同短路并作为瓦斯保护及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动作于跳闸。总降压变电所内的变压器,一般装设过电流保护,如过电流的保护动作时限超过0.5秒时,还需增设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装置设在变压器的电源侧,它既能反应外部故障,还可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与线路过电流保护相同,按躲过变压器一次侧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 38 -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一般包括动作电流的计算,动作时限的整定和灵敏度的校验。 (1)、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电流计算
过电流保护的最小起动电流必须按两个条件整定:一是必须躲过正常工作的最大负荷电流max,二是躲过外部故障切断后各电动机的自起动电流。过电流保护装置的一次侧起动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IIopKrelKwILmax
KreKi对于DL型电流继电器, 可靠系数接线系数
Krel=1.2, Kw=1,
IKre=0.8
表1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
最大负荷电流Lmax=(1.5-3)I30, 返回系数
变压器 一号车间 二号车间 三号车间
250 250 100 Ki I30(A) 1316 1488 445 Iop(A) 11.8~23.6 13.4~26.8 10.0~20.0 (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
选择线路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从距离电源最远的保护装置(末级)开始,越靠近电源,动作时限越长。如末级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为t,则与之相邻的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为tt,t为一个时限阶段,一般DL型继电器t取0.5~0.6秒;GL型取0.7秒。
8.2.3、电流速断保护
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大于0.5秒时,为使故障变压器能迅速的从系统中切除,还需装
- 39 -
设电流速断保护。
变压器的速断保护设在电源侧,通常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整定其动作电流应躲开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时变压器二次侧母线短路时最大短路电流。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公式为
IqbKrelKwIkmax Ki 对于DL型电流继电器, 可靠系数 接线系数
Krel=1.2, Kw=1,
表14、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
变压器 一号车间 二号车间 三号车间
250 250 100 Ki Ikmax(KA) 26.88 26.88 11.21 Iqb(KA) 0.13 0.13 0.13 8.2.4、过负荷保护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的过载情况,设置过负荷保护。一般只动作于信号。因变压器的过负荷电流多为三相对称,所以过负荷保护只需在一相装设电流继电器,为防止在大电机起动等短时冲击电流或外部短路故障时发出不必要的信号,过负荷保护的动作时限整定为10-15秒,其动作电流整定值要躲过变压器额定一次电流1NT,即其整定计算公式为
IIop(OL)1.2~1.3I1NT
Ki
- 40 -
表15、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
变压器 一号车间 二号车间 三号车间 250 250 100 Ki I1NT(A) 1371 1542 462 Iop(OL)(A) 6.6~7.1 7.4~8.0 5.5~6.0 下图为变压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的综合电路图:
8.3、10KV线路保护
对于3~66KV电力线路,应装设相间短路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1) 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动作于跳闸;
(2)单相接地保护有两种形式:绝缘监视装置,动作于信号;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动作于信号;
(3)过负荷的电缆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动作于信号。 各个保护的具体整定计算如下: (1)、过电流保护
1)动作电流整定 采用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全星形接线方式,以提高保护动作灵敏度,继电器采用DL-11型保护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一次侧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
- 41 -
定,即:
IopKrelKwILmax
KreKi可靠系数接线系数
Krel=1.2, Kw=1,
IKre=0.8
表16、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
最大负荷电流Lmax=(1.5-3)I30, 返回系数
Ki300 I30(A) 1542 Iop(A) 11.5~23.1 10KV线路 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
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原则”进行整定,以保证前后两级保护装置动作的选择性,也就是前一级保护的动作时间t1,应比后一级保护中最长的动作时间t2大一个时间级差t,即
t1t2t
对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可取t0.5s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利用时间继电器(DS型)来整定。 (3)、电流速断保护 整定公式: IqbKrelKwIkmax Ki 对于DL型电流继电器, 可靠系数 接线系数
Krel=1.2, Kw=1,
表17、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
10KV线路 300 Ki Ikmax(kA) 7.98 Iqb(A) 32
- 42 -
第9章 防雷与接地
9.1、防雷保护设计
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沿线路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内,以免危及被保护设备的绝缘。避雷器应与被保护设备并联,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电源侧,避雷器的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绝缘的耐压值。
本设计各处变压器和母线的防雷装置可如以下设计。
1)对于10kV母线处、馈线引入的过电压和10kV变压器低压出口处,主要选用型号FS-10阀式避雷器。
2)10kV及以下设备的绝缘水平低,所避雷针不得装设在配电设备的构架上,且为防反击要求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导电部分的空气距离不得少于5米。
9.2 接地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称接地极。专门为接地而人为装设的接地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称为自然接地体。连接接地体与设备、装置接地部分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线在设备、装置正常运行情况下是不载流的,但在故障情况下要通过接地故障电流。
接地线与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网。其中接地线又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接地干线一般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连接。
在本设计中,查表可知此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为RE<4Ω. 因此可采用长2.5m、φ50mm的镀锌钢管数,初选16根,沿变电所三面均匀布置,管距5m,垂直打入地下,管顶离地面0.6m。管间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焊接相连。变压器室有两条接地干线、高低压配电室各有一条接地干线与室外公共接地装置焊接相连。接地干线采用25mm4mm的镀锌扁钢。
- 43 -
课程设计收获与感想
经过两周的努力,还是比较满意地完成了这次工厂供电的课程设计。从选题开始到全部完成包括设计图纸绘制的整个课设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收获到了很多东西。
先来说说在课设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一下问题。进入大学后我们前前后后也已经做过了几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去完成的,总之过程不会很轻松,所以每次课设开始时我们都想要选到一个相对简单一点的题目。不过这次工厂供电的课设题目好像都差不多,所以大家都没有特别在意选哪一个题目,而我则是选择了《某化纤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这个题目。
拿到这个题目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整个设计的要求几乎包含了我们所学课本所有的内容,从负荷计算、主结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配电装置设计到防雷、接地设计等等,而且还有很大的计算量,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之后了解了别人做过的类似工厂供电课设,才慢慢有了方向。先完成一些基本的电流、容量的计算,在根据这些计算结果以及相应的稳定度、发热条件、机械强度等完成导线、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等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有了方向之后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一些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没有暴露出问题出现了。比如对计算公式掌握的不熟练,参数取值的不确定以及对各种电气设备的型号不熟悉等都使设计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对于工厂实际上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大小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在过程中也难以判断自己的计算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在设计整个线路的时候也是比较迷茫的,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少接触到那么大的一个主接线图,自己也设计不出来。所以最后还是参照了别人的电气主接线图,再结合自己题目的特殊要求和车间负荷情况做出了一些改动才完成了整个线路图的设计。由于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像CAD之类的绘图软件,所以在绘制主接线图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学习过程,耽误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是能学到东西就是值得的。
当然,有困难才会有收获。尽管这个课程设计还存在不足,但我的收获是很多的。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的中间,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不想看到的,因为这
- 44 -
样时间比较紧迫,我们必须在上课好准备考试之余抽出时间来完成课程设计。但是这种比较紧迫的安排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一种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工作压力,让我们在大学阶段就能得到足够的锻炼,适应这种压力,毕业之后能够更快的融入这个社会。
其实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在总会有坎坷的,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而且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才会激发更多的兴趣。同时和组员的讨论也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自己存在的问题自己是比较难发现的,但和组员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而且每个人对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比较我们就能找到最优的方案。总之,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我又巩固了这学期学习的供配电的知识,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对知识加深了理解,更学会了分析工厂供电问题的方向。
- 4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