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 A.《神谱》 C.《酒神颂》
2.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突出描写的是 A.阿喀琉斯的愤怒 C.阿伽门农的专横
3.《神曲》中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是 A.奥维德 C.维吉尔
4.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结构上采用的是 A.单线结构 C.双线结构
5.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 A.马洛 C.拉伯雷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的代表作是 A.《安德洛玛克》 C.《伪君子》
7.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 A.莫里哀 C.高乃依
B.《工作与时日》 D.《胜利颂》
B.赫克托耳的勇敢 D.奥德修斯的智慧
B.贺拉斯 D.贝雅特丽齐
B.框形结构 D.环形结构
B.乔叟 D.维加
B.《熙德》 D.《诗的艺术》
B.约翰·弥尔顿 D.约翰·班扬
8.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英国 C.法国
9.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夏多布里昂 C.缪塞
10.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 A.《红字》 C.《白鲸》
11.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被抛弃的贵妇是 A.鲍赛昂夫人 C.包法利夫人
1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是 A.《穷人》 C.《二重人格》
13.使莫泊桑一举成名的作品是 A.《羊脂球》 C.《菲菲小姐》
14.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主人公是 A.乞乞科夫 C.姚内奇
15.《国际歌》的作者是 A.魏尔伦 C.戈蒂耶
16.苏联文学中被称作“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的作品是 A.《毁灭》 C.《恰巴耶夫》
B.德国 D.意大利
B.斯达尔夫人 D.大仲马
B.《草叶集》 D.《见闻札记》
B.玛丝洛娃 D.玛格丽特
B.《白夜》 D.《脆弱的心》
B.《漂亮朋友》 D.《米隆老爹》
B.别里科夫 D.万尼亚舅舅
B.王尔德 D.鲍狄埃
B.《铁流》 D.《青年近卫军》
17.长篇小说《恰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是 A.戈尔丁 C.劳伦斯
18.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是 A.《巴比特》 C.《了不起的盖茨比》
19.《驶向拜占庭》的作者是 A.瓦莱里 C.梅特林克
20.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加西亚·马尔克斯是 A.古巴作家 C.哥伦比亚作家
21.印度两大史诗指的是
A.《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C.《森林书》和《奥义书》
22.日本古代物语文学的代表作是 A.《竹取物语》 C.《源氏物语》
23.波斯杰出诗人萨迪的代表作是 A.《先知》和《先知园》 C.《春园》和《七宝座》
24.泰戈尔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 A.《两亩地》 C.《戈拉》
25.被誉为印度“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钱达尔 C.安纳德
B.多丽丝·莱辛 D.哈罗德·品特
B.《马丁·伊登》 D.《愤怒的葡萄》
B.叶芝 D.里尔克
B.墨西哥作家 D.危地马拉作家
B.《列王纪》和《古事记》 D.《舞论》和《诗镜》
B.《伊势物语》 D.《平家物语》
B.《果园》和《蔷薇园》 D.《先驱者》和《流浪者》
B.《摩诃摩耶》 D.《戈丹》(普列母昌德)
B.普列姆昌德 D.伊克巴尔
26.阿拉伯现代著名诗人纪伯伦是 A.旅美派作家 C.新感觉派作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7.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人物有 B.埃及现代派作家 D.白桦派作家
A.夏洛克 C.罗密欧 E.克劳狄斯
28.英国“湖畔派”诗人指的是 A.华兹华斯 C.柯勒律治 E.雪莱
29.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有 A.《竞选州长》
C.《美国的悲剧》(德莱赛) E.《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30.苏联文学中描写战争的全景小说有 A.《一寸土》(巴克拉诺夫) C.《最后的炮轰》(邦达列夫) E.《生者与死者》(西蒙诺夫)
31.表现主义剧作家有 A.斯特林堡 C.尤奈斯库 E.奥尼尔
32.波斯中古时期的著名诗人有 A.鲁达基 C.海亚姆 E.哈菲兹
B.哈姆莱特 D.雷欧提斯
B.拜伦 D.骚塞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D.《汤姆·索亚历险记》
B.《热的雪》(邦达列夫) D.《围困》(科夫斯基)
B.克洛德·西蒙 D.约瑟夫·海勒
B.菲尔多西 D.内扎米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3.“七星诗社”:
1.16世纪中期法国由七位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
2.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 3.代表诗人是龙沙。
34.“三一律”:
1.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在一时间内在一个地点发生一件事,是谓“三个整一”
35.“小人物”:
1.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形象,身处社会底层,生活困苦、卑微、懦弱,胆小。成为“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36.“迷惘的一代”: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批青年作家。
2.因受战后的创伤对现实感到幻灭并且厌恶一切,并把厌恶情绪和迷惘感受表现在文学中。因此称 “迷惘的一代” 。 3.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菲茨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37.《旧约》:
1.由希伯来语写成,是希伯来民族文学和历史文化的总集。
2.可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集四个部分。也是犹太教的经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简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1.在创作手法上,作品巧妙运用讽刺艺术,采取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 2.利用骑士小说的模式、种种荒唐的行侠冒险行为,戏拟骑士小说中骑士的“壮举”。 3.通过骑士们各处游走这个基本线索,将西班牙社会生活得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展现大众。 4.再吸取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式,以主仆二人的游侠历程为主线从而加深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5.首次塑造了人物典型。它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塞万提斯也成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39.简述《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1.小说原名《于连》,出版时改为更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2.“红”象征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
3.“黑”的象征意义在于,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于连,曾想通过“红”而走向上流社会,但在复辟时期的现实社会中愿望以无法实现。遂萌发通过披上教士的黑袍跻身社会的念头,并身体力行为之奋斗。但本质的纯真与善良,所以他没有一直“黑”下去,而是在经过血雨腥风后,最终悬崖勒马。
40.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1.古代东方文学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民间文学是东方各民族文学产生的重要源泉。
2.古代东方文学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文学成为宗教的代言人,宗教成为文学的载体。 3.古代东方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劳动歌谣、神话传说,民族史诗,宗教颂歌,爱情诗歌,民间故事,寓言等。 4.古代东方文学对古希腊罗马文学,以及后世的西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1.分析“多余人”奥涅金形象。
1.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2.他烦闷、痛苦,对贵族社会的庸俗、空虚感到不满,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3.因受西欧进步文化思想的影响,悔恨自己蹉跎了大好年华。但他对社会的厌恶只能停留在精神上和思想上。 4.贵族的教育使他毫无实际工作能力,他对生活缺乏实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别人,不了解身处的社会环境,找不到自己生活的位置,性格极其复杂和矛盾。
42.以《变形记》为例,阐述“卡夫卡式”小说风格。
1. 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
2.小说通过主人公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做出深刻揭示。
3.其风格主要表现为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和异化的主题。 4. 《变形记》具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融的特色。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