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抵帆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继夏 高杨 李宛冰 卜琳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4期

【摘 要】 本文以郑西高铁为例,阐述了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要借助郑西高铁的发展契机推动旅游营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旅游整体优势;凭借便利的区位条件加强省际旅游联动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结合高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关键词】 高铁建设;沿线城市;旅游业;影响;郑西高铁

近年来,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发展催生了高铁的大规模建设。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的成功运营之后,郑西高铁成为我国建成的又一条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它的带动下,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经济带有望实现进一步合作、联动、协作发展,基于交通基础上的两小时的旅游圈为郑西两地的旅游开创了崭新的局面,郑西两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旅游资源具有相似、相关、相连性,这使得两地乃至沿线城市能够进行区域联动,实行旅游业的联合开发与发展。[1]本文以郑西高铁对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沿线城市旅游业良好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一、郑西高铁概况

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全程458公里,其自郑州站引出,经巩义、洛阳、三门峡,陕西华山、渭南、临潼等市,终到西安站。全线共设郑州、洛阳龙门、渭南北及西安等10个客运站。郑西高铁采用国产新型“和谐号”动车组,运营时速达到350km/h,将郑州至西安直达时间由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最大年输送能力可达8340万人。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后,发展态势良好,为迎合旅客新的乘坐需求,铁道部宣布自2011年7月1日起,郑西高铁降速调价并采取每小时300公里和每小时2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混跑模式,日均发车量增加50%,此举将促进郑西高铁承运量的进一步增加,在完善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将协同推进其沿线城市的经济繁荣。

二、郑西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郑西高铁的开通,能够促进其沿线城市的客源扩展,由客流带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流动,让更多的旅游经济要素聚集并整合,继而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对于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1、促使短途游、假日游游客量增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众旅游日益普遍,人们的出游时间多集中在周末、黄金周等一些节假日,而便捷的交通条件必将拉动人们的短途出游率,用于交通的往返时间的缩短,将为人们短途出游提供重要的先决条件。郑西高铁的开通将郑州至西安直达时间由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其快捷性催生了沿线城市人们的出游欲望,提高了短途出游的可能性。据测算,使陕西省每年新增各类游客1000万到2000万人次。从2009年和2010年西安各大景区“十一黄金周”接待情况的对比中可知,2010年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比2009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各大景点的接待量普遍增加,平均增长39.62%。对比2008年、2009年、2010年西安各大景点“十一黄金周”的游客接待情况(见图一),除了个别景点有小幅度的回落之外,2010年的旅游接待游客数量情况大体趋势是上升的,例如:在郑西高铁的带动下,从河南到华山旅游的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0%以上,景区旅游收入增长了15%。可见因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旅游辐射半径加大,因而短途游的发展如火如荼,无论是散客还是旅行团,西安的游客数量均有所上升。

2、加快客源市场结构调整

在地理区位上,尽管陕西与河南相接,但丰富的客源市场却长期因距离局限而难以协作发展。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旅游突破了原有时空距离的局限,将沿线的各个城市群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西安与郑州间的跨区域行程成为城际游进而实现双城一体化发展,客源地相互吸引,相互促进,实现旅游产业的同步优化。[2]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郑州的游客只需要2个小时就可以来到古城西安,领略长安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高铁拉动效应的凸显,沿线城市的联动协作发展会使客源地数量的积累转化为旅游经济质量的飞跃。“高铁旅游”的逐渐普及化将为西安的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同时,迎合大众旅游的时代要求,客源市场大规模的扩展也将带动客源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人们的出游方式更为灵活,旅游淡旺季的界限逐步淡化,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这些都为西安旅游业的创新完善赋予新鲜的活力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 3、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促进旅游业均衡发展

旅游资源互补性对于旅游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区位关系适宜性和区域经济共需性将带动旅游资源整合的均衡发展。区域间旅游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体能否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使区域内差异性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河南省拥有嵩山少林、龙门石窟等著名的旅游景区;陕西省拥有兵马俑、华清池、华山等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尤其是省会西安市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河南、陕西两地间拥有着互补的旅游资源,通过郑西高铁的联通作用,将两地的旅游联动和整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会极大地丰富旅游产品。此外,高铁的开通使得周边城市的人们来西安更加方便,出游更具随意性,从以往传统的出游方式转变为短途游、自助游等短线旅游,同时客流量也不会过分集中在黄金周,一方面缓解了景区景点、住宿餐饮以及交通运营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客流压力,另一方面也淡化了旅游淡旺季的分割界限,使得旅游业的波动性有所降低,成为西安旅游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保障。

三、高铁经济背景下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凸显的问题 1、高铁旅游营销不到位

在大众媒介百花齐放的今天,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产品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与宣传策略。高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逐步从高铁这一快捷时尚的交通工具中脱颖而出,但因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目前与郑西高铁有关的旅游项目在其沿线城市尚未被普及,也很少有人了解到与之相关的旅游信息。据调查,西安目前在册的315家旅行社中大多均未开展相关的旅游业务,另外高铁车厢内也没有相关的旅游宣传。可见其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宣传机制。在高铁时代来临之际,这一现象不利于西安的各个旅游企业抓住这一独到的旅游机遇满足全新的旅游需求,最终实现西安旅游业的开拓性发展。 2、地区间旅游合作机制缺失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要实现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就需要坚持与各行各业的深度合作。第一,旅游业与高铁缺乏合作,目前郑西高铁最主要的功能仍为商务往来,旅游企业经营者只考虑到高铁作为交通工具的客运功能而忽视了其本身潜在的旅游体验性;第二,西安旅游的区域联动合作发展尚不紧密,旅游产业合作的集约化程度不高。[4]虽然西安的旅游资源丰富,也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但是其旅游业的竞争力在全国却难属一流,也就是说,西安的旅游资源极其相关优势尚未全面转化为旅游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第三,因缺乏旅游合作的政策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间存在地区与贸易壁垒,各地多立足自身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的宏观调控,致使合作机制出现缺失,导致西安与周边景区难以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

3、旅游服务设施尚不完善

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其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外出的旅游选择。郑西高铁开通时间尚短,各方面因素均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例如西安北站的建设,其周边环境较荒凉,缺乏基本的餐饮娱乐设施,出租车、公交车次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此外,郑西高铁的高票价也成为其难以进军大众旅游市场的障碍之一。据调查资料显示,郑西高铁的票价是普通票价的3-5倍,导致大众游客在心理上较难接受。因此,高铁难以更广泛快捷的进入大众旅游市场,更多的旅客则倾向于商务往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西安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四、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借助郑西高铁的发展契机推动旅游营销

高铁时代下,推动沿线城市现有的旅游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并强化新的旅游观念,其关键在于要借助郑西高铁开通运营这一机遇推动沿线城市旅游的营销,将旅游业进行更富吸引力的包装和规划,树立其颇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在城市原有的旅游实力基础上加强区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第一,制定独特的推广策略。例如在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考察整合的基础上,打造个性化的产品体系,制定新的推广策略,提升西安市的旅游文化形象。第二,增加特色营销项目。西安地处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上不如东部地区优越,因此可进入性和旅游竞争力较差,但是我们应发挥现有的国际知名旅游资源,结合高铁的发展实际,策划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第三,采取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在通过各种传统或非传统媒介进行宣传的同时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完善服务体系,构建西部旅游的第一品牌。 2、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旅游整体优势

促进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构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增长的一大亮点。发达的交通能够增强旅游地区的可进入性,为当地提供多方客源,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另外,要全面借助沿线城市的旅游资源优势、便利的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等等,从宏观上把握其未来的旅游发展方向,促进整体全面协调优化发展,同时也要从微观细化其旅游服务,制定旅行社、饭店、景区、交通等重要方面的科学管理机制,加强旅游产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另外,基于对现有旅游市场的认知要继续开发全新的旅游市场,在旅游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判断,对高铁这一潜在旅游市场进行多方面的科学细分,制定综合性的深层次开发战略,同时增加与高铁有关的旅游资金投入与宣传力度。[5]

3、凭借便利的区位条件加强省际旅游联动发展

陕西省和河南省在地理上相接,而西安与郑州作为历史古城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相似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尽管在郑西高铁开通后西安与郑州市旅游局制定了相关的合作意向,但这些都是非制度化的短期合作。现阶段西安与郑州的旅游业相互争夺客源,仍旧处于竞争大于合作的阶段。因此,两省应该本着加强省际旅游联动发展的战略方针,共同构造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宏伟蓝图,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域旅游联盟。区域联合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有计划的合作会使两省之间的旅游经济发展潜能联系更加紧密,产生空前的区域集聚优势。[6]从而在旅游资源整合、客源互动、企业设立、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创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促进两省各项旅游经济要素双向甚至多项流动,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旅游的协调稳定发展。

4、整合旅游资源,结合高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西高铁沿线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旅游资源,以华夏古都西安为例,其旅游产品丰度较高但仍禁锢于古色古香的历史观光游,由于经济、交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西安的旅游资源及其相关优势始终未能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同时西安与郑州同属历史古都的文化相似性,要求西安发展旅游必须寻求创新。对现有及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郑西高铁的载客因素融入,突破原有的旅游开发套路,在进行相关市场调研后注重旅游产品的组合以及新兴旅游市场的开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层次的梯度旅游发展战略。同时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7]在高铁时代全面来临之际,以西安为代表的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应抓住郑西高铁开通运营这一契机,从深层次逐步考虑郑西高铁运营所带来的一系列旅游经济价值及其连带发展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莹,薛东前.郑西高铁开通后旅游整合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J].经济师,2010(04)210-212.

[2] 胡良平. SWOT分析城际铁路对天津旅游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06)144-145.

[3] 蒋伶俐,姚行正,刘亚琴. 高铁时代衡山旅游发展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0(10)14-15.

[4] 胡芬,张进.“高铁时代”湖北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10)82-84. [5] 甘静.辽宁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2008(11)108-110. [6] 梁雪松,王河江,邱虹.旅游空间区位优势转换发展机遇的再探讨-基于“武广高铁”与“郑西高铁”视阈[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03)26-31.

[7] 王延军,杨婉蓉,王延红. 从高铁时代看武汉旅游营销[J].品牌教育,2010(1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