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18期 甘肃科技 V01.31 No.18 2015年9月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2015 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问题及对策 楚风燕.吴玉琴 (张掖市科学技术局,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它们以各自丰富多彩的资源维护着整个地球的正常运转 湿地 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 视。其他如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降解工业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也起 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又被誉为“地球之肾” 、 关键词:张掖市;黑河湿地;保护建设;恢复发展 中图分类号:S342.2 张掖市湿地以甘州湿地为主体,湿地的保护在 设湿地、保护湿地的信心和决心,是一项利国利民 黑河湿地保护与建设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如何遵循 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自然规律,通过治污治淤、疏浚蓄洪,把这块湿地保 1 黑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 护好.恢复其原貌。发挥湿地在张掖市建设全国优 秀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建成距离本市最近的国家 性 级湿地公园.是本市生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1.1 黑河是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河 也是摆在我们林业人面前一项艰巨任务。目前.张 黑河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东西分别与石羊 掖湿地已被列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保护范畴.张掖 河、疏勒河流域相邻,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黑 市湿地保护要为西北内陆河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 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而我 寻找一种发展模式.对于广大林业工作者来说是机 市拥有的湿地资源又独具特色.是黑河流域绿洲的 遇更是挑战。湿地是防止土地荒漠化、盐硷化底线, 宝贵天然屏障.对防止黑河流域绿洲土壤荒漠化发 精心呵护、科学保养。充分发挥“张掖之肾”的生态 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就是张掖大地的这条母亲河, 功能.让千年古郡洗去岁月沙尘.使今日美丽张掖 在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利用.其流域湿地在发挥巨大 再现青山绿水.金波闪烁迷人景色,努力把张掖湿 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 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示范园区是我们义 困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逐年减少,使上游植 不容辞的责任 被遭到破坏.黑河水量分流、下泄、断流,造成黑河 张掖市位于黑河中上游.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 沿岸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之过度的开发、利用和 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黑河流域独 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更加剧了流域内生态、生存、 特的生态环境。其中湿地植被、绿洲、森林、草原、荒 生活用水矛盾 黑河流域湿地已呈现出逐渐退化现 漠植被镶嵌分布,各显风采。本市现有湿地总面积 象,造成沙漠化面积增加。荒漠化步伐加快.沙尘暴 为21.04万l【Ill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2%.其中又 频频发生.持续地困扰着黑河两岸人们的正常生产 以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生活 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我们在发展 仅甘州区就有湿地二大类--,'b类.面积达5,144km2. 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生态建设.未充分认识湿地资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2.1% 目前在本市篷勃开展 源的核心价值.重开发利用,轻保护建设,因而导致 的十大工程中.以张掖天赋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塑 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造张掖形象为出发点的黑河湿地保护和建设工程. 1.2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形象 对保护好张掖现存湿地资源.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提 如何在城市特色打造、品位提升和功能承载力 供了平台,展示了张掖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建 的补充上做出林业人的思考.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甘肃科技 第31卷 一道难题。建设生态张掖,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生态 本身。因此,立足于现实,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城 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引黑河水入城.最大限度 地将张掖城市特色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华以更加突出 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本市城市建设的一个支撑点。 通过湿地保护工程,扩大城市面积,增加城市绿洲, 在更高层次上塑造张掖崭新形象.对提升城市品位, 扩充城市承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保护 和恢复黑河流域湿地工程迫在眉睫 2黑河流域湿地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黑河流域生 态系统正在不断恶化.其依托的祁连山目前雪线上 升。冰川、积雪储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森林植 被覆盖率下降,造成生物种群减少,祁连山涵养水源 功能下降.中下游荒漠化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 坏.加之无节制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湿地 面积逐年减少.东、西居延海湿地逐渐消失,走廊中 部地带草场、草地节节退化、沙化。土壤沙漠化和沙 尘暴频频发生.使黑河下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沙源 区之一。 2_2湿地景观和旅游资源逐渐消失 过去.张掖市黑河大多数处于无序开发利用状 态,湿地内围垦、挖取泥炭、盗割芦苇等非法活动屡 禁不止.对珍稀鸟类滥捕乱猎、野生植物的乱挖滥采 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黑河流域湿地的安全 使得湿地景观面积日益减少.黑河中游两岸水面浩 淼、波光闪烁、鱼肥稻香、水甘草美的现象正在逐渐 消失.严重制约了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健康 发展.造成了自然景观的严重破坏 2.3湿地沿岸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水体污染是威胁本市湿地的最大难题.污染源 主要来自沿岸工业废水以及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 化肥后沉淀、排放造成。 3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对策 1)张掖湿地已被列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保护范 围,针对本市湿地资源现状和市情.培育本市湿地资 源特色,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湿地保护、投资、宣传力 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 推动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于 本市湿地现状和面临的机遇挑战.遵循自然客观规 律,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落实湿地保护和发展节 奏,加快加大保护步伐 2)充分发挥本市黑河沿岸相关乡镇和职能部门 的管理职能。加强湿地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力度.重点 加强湿地保护区内的环卫排放、土地利用、工程建 设,森林保护、清淤治污等工作力度,坚决杜绝倾倒 各种垃圾,乱垦荒地。围湖造田,采砂取土,放牧捕 猎。乱采滥伐,乱占滥建等新的破坏行为发生.形成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湿地在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最强.其特殊 的水文物理性质.具有超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有利 于污染物沉降,在湿地中生活的植物、微生物和细菌 等通过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转换.包括物理过 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将生活和生产污水 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吸收、分解、或转化,使湿地 水体得到净化。合理疏通水系,实现城市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地下水三水分治.减轻“三废”对黑河湿 地的污染破坏。有效遏制湿地面积萎缩、枯竭的被动 局面蔓延 4)确定主导产业分布与环境承载力,保持我市 湿地现有规模稳定。采取人工造林、封沙(湖、滩)育 林(草)及人工辅助恢复自然等措施.注重湿地保护 规划工作的落实和统筹协调.加快黑河流域湿地保 护与恢复工程.建设进程.丰富本市湿地资源的生物 多样性,提供珍稀濒危鸟类的“生命转运站”.还张掖 一个人鸟相依、水美城美、和谐崛起的优美自然生活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