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受住了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复杂问题的严峻考验,克难勇进,开拓创新。岳池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80亿元,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16.3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16.33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20.12亿元,增长13.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1:30.9:3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53.1%、39.2%。
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91亿元,增长17.7%,增速比GDP高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6%,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仍显薄弱,城乡居民收入渠道过窄,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与“亮点”有待进一就提高和挖掘。 二、农业
农业保持增长态势。今年夏秋季,我县遭遇了特大干旱,全县人民积极抗旱减灾,将农业生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现价)25.79亿元,增长4.52%。
受干旱影响全年粮油小幅减产。粮食总产量为46.04万吨,比上年减产6.7万吨,减幅为12.8%。其中水稻总产量24.44万吨,减幅为20.6%;玉米总产量5.21万吨,减幅为1.1%;小麦总产量7.64万吨,增长1.6%;油料总产量1.91万吨,减幅为4.24%。
畜禽产量较快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0.71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16205吨,增长13.1%;全年生猪出栏131.73万头,增长2.9%;羊出栏4.8万只,增长6.7%;家禽出栏863.78万只,增长8.5%;兔出栏32.0万只,增长1.3%。全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增长3.6%。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成片造林887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面积80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9.6%。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65处,投入资金2485万元,完成土石方23.77万立方米。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2783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4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万千瓦,增长5.3%;农村用电量10003万千瓦小时。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大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村容、建立新机制,先后投入2950万元集中建设13个重点村、40个示范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320元,新建村级公路12.7公里,便民路24.7公里,沼气池825口,红层找水打卫生井881口,基点校、村卫生院、农家超市、村活动室、警务室配备齐全,70%以上的农户实行了“五改”(改水、改厨、改灶、改厕、改圈),80%的农户实现了通电话、通有线电视,100%的农户饮上了清洁卫生水,从而带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11.13亿元,增长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3.9%提高到36.8%。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38.75%,实现增加值(现价)6.2亿元,同比增长25.1%。轻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同比增长41.4%,重工业增加值2.63亿元,同比增长27.1%,轻重工业比为1.35:1,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14.3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43亿元,同比增长34.65%,利润总额0.5亿元,同比增长57.3%,利税总额1.52亿元,同比增长24.1%,亏损企业亏损面下降50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9.19%,资本保值增值率99.9%,资产负债率53.68%,流动资产周转率6.3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96%,全员劳动生产率117061.6元/人。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0亿元,增长23.4%。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企业16个(不含劳务分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42亿元,增长20.2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7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5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56亿元,同比增长51.7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75.12%,其他投资完成2.71亿元,同比下降55.2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54亿元,同比增长135.65%。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商贸活跃,购销两旺。2006年,重点打造县城特色商业街区,大力推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乡商贸更加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3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19.2亿元,增长10.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亿元,增长2.2%。
对外经济持续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与佛山市禅城区缔结为友好县区,广泛对外招商引资,实施招商项目111个(其中续建项目29个),其中引进工业生产性项目38个,引进到位资金11.35亿元,其中工业到位资金5.1亿元,占总额的44.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6年交通运输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31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18954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0349万吨公里。
通信行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004万元,增长22.1%。年末电信电话用户达到78427户;移动电话用户84385户。
2006年旅游经济不断壮大。以举办第三届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农家文化主题公园和岳池农家文化展览馆,农家文化旅游业逐步壮大,现有星级宾馆1家,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接待游客6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稳定增收。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亿元,增长19.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19亿元,增长38.61%。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27亿元,比年初增加9.63亿元,增长17.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57亿元,比年初增加8.25亿元,增长16.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82亿元,比年初增加2.27亿元,增长12.95%;中长期贷款5.16亿元,较年初增加2.3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4亿元,现金支出13.59亿元,收支品迭后货币投放1.19亿元。保险稳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6555万元,同比增长16.7%,全年处理各项赔款金额148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改造中小学危房28所,改扩建面积2.1万平方米。2006学年初,全县普通中学和小学学校99所(村小),在校学生172562人,教职工7951人,其中,专任教师6682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县小学20所,招生18902人,在校小学生11012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5%。普通中学79所,招生22167万人,在校学生62436人。
全年参加自学考试947人,高考本科上线1643人。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金额9760万元。完成县级科技成果登记11项,获省行业科技成果奖1项。全年共申请专利5件,专利授权1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广播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全县有体育场馆1个;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9.5万册。文体设施建设亮点纷呈,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蓬勃发展。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2006年末,全县卫生机构50个,床位1222张;卫生技术人员1466人,其中,只执业医师463人,执业助理医师147人,注册护士304人。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50022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5%。全县广播覆盖率94.9%,电视覆盖率93%。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15万元,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8.6%,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68%,垃圾处理站1个。 十一、人口
按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16.17万人,比上年末净增0.16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79‰,死亡率为6.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2‰。年末常住人口87.9万人。全县城镇化率17.5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924元,比上年增加1133元,增长8.8%。全年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0.61元,增长13.22%,其中,工薪收入4886.75元,增长13.67%。人均消费性支出5436.56元,增长1.72%,其中,用于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衣着支出增长8.53%;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6.12%;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增长8.3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5%。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27元,增收235.56元,增长8.22%。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196.83元,增长15.88%;家庭经营收入1738.86元,增长3.7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27.45元,下降172.51%。其中,衣着支出增长-5.78%,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2.39%。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年向社会发放最低生活保证金1348万元。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099万元,2.5万贫困人口实现越温脱贫。年末,社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1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22178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108人,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3%。年末全县拥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60个,床位数1002张。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820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256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3732人。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岳池统计年鉴——2007》为准。
2、公报中的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