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一课时) 主备:付海霞 审核:张绍辉 备课时间:9.2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 物质的性质
【复习反馈 出示目标】 复习反馈(默写下表) 概念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说明 物质的 、 发生变化 通常伴随 改变 、放出 、 生成 。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发生,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 相互联系 新课导入
液态水沸腾变成水蒸气这是水的什么性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又是水的什么性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 2.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围标设疑 自主探究】(自学课本8-9页) 知识点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 化学性质: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燃性、稳定性、毒性等。
2. 物理性质: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溶解性等。
3. 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氧气、二氧化碳都是一种 、 的气体。
(2)化学性质: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 。
【合作探究,解惑拓展】 探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探究相关问题:
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不溶于水,易燃烧,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没有污染,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 (1)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九年级化学 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一课时) 主备:付海霞 审核:张绍辉 备课时间:9.2
(2)文中哪些叙述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
(3)“氢气易燃烧”和“氢气燃烧”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含义有什么不同?
(4)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当堂检测】
1.考试卷用的纸张,其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火药遇撞击会发生爆炸 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 D.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
3.下列各物质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碳酸容易分解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4.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食醋能除水垢 D.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5.“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指氧气的 ( )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6.区别瓶内人体呼出的气体和氧气,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 )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 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 D.观察颜色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酒精做燃料
C.用铜制导线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8.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干冰做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9.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6日又发生两次三氯化氮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刺鼻的气味弥漫厂区。爆炸发生后,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在外围50 m处形成两道水幕对空气中的氯气进行稀释,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含量。这次事故至少造成9人失踪死亡,文中所述氯气的三点物理性质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