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水涨( ) 酝酿( ) 蓑衣( )薄( )烟
应和( ) 黄晕( ) 2.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
蓑( )______ 悄( )______ 衰( )______ 稍( )______ 哀( )______ 俏( )______ 衷( )______ 梢( )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3)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3.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4.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 __。
(二)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著名诗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好雨知时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是“好雨”?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
3.这首诗哪儿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
一、
1.zh3ng y)n ni4ng su# b$ y@ng h8 y)u 2.蓑(su#蓑衣),衰(shu1i衰败、衰老、神经衰弱),哀(1i悲哀、默哀),衷(zh#ng苦衷、由衷之言、衷心拥护)。悄(qi1o悄悄;qi3o低声悄语、悄然无声),稍(sh1o稍微、稍有不同;sh4o稍息),俏(qi4o俊俏、俏货),梢(sh1o眉梢) 3.(1)比喻、拟人。(2)比喻、排比。(3)拟人。
二、(一)1.多、细。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2.“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 3.写雨中的树叶是怎样的绿,雨中的小草是怎样的青。因为树叶是一片一片的,沾了水,所以说“绿得发亮”;因为地上的草是大片大片的,沾了水,所以说“青得逼你的眼”。是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可爱。 4.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着春风了。“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5.拟人。
(二)1.拟人。因为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所以说是好雨。 2.“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是濛濛细雨、无声无息的特点。“润”字表明春雨使万物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刻画出了春雨的特点。 3.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因春雨及时而降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明了杜甫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憧憬。
考试中提前了解15项应试须知
相信很多中学生在考前,都会听到老师讲述一些大考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老生常谈,但如果不加注意,那么,即使你平时学习成绩再好,复习得再全面,也可能前功尽弃。那么,这些考试须知有哪些呢? (1)清查考试用具。走出家门或宿舍,一定要将必备的应考用具清一清,如身份证、准考证、橡皮擦、三角板、尺规2B铅笔等是否带齐,钢笔是否注满墨水等。此外,最好同时带上一两支备用的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
笔。
(2)梳理考点。进考场前,可将本学科常考点、必考点、易混点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清理知识体系;还可同其他考生互问互答有关考点。切忌做一些较难的习题,以防干扰思路。
(3)提前到达考场。应按监考老师的要求,按顺序进考场。一手拿身份证与准考证,一手拿应考用具,稳步进场,不可匆匆进场。
(4)认真接受安全检查后,方可进入考场。切记带好考试包。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后,将考试用具取出,将考试包放在课桌左上角座位卡的旁边便于监考员检查。除考试包外小件物品主动交存到“小件物品放置处”。每堂考试期间,身份证要交监考员汇总,等待统一核验。
(5)勿带违纪物品。不能带各种通信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也是不允许带入的。在考场内不得传递文具用品。 (6)接到试卷和答题卡后,先填写好姓名、考号(准考证号),但决不能动笔答题,接下来检查监考老师下发的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认真核对是否是本人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考前5分钟,除填涂考试信息外,严禁动笔答题。提前作答和终了作答都是国家教育部33号令明确规定的违纪行为。填空题只能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填涂时注意核对题号,防止错位。 (7)答案只能书写在答题卡上,其他无效;答案只能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黑色矩形边框内,超出无效;改错时只要划去错误部分,在其上面或下面书写正确答案。禁止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带纸或用透明胶贴扯欲修改
的内容。
(8)考英语听力时,不得做英语听力以外试题。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纸条,考试时原则上不得上厕所。
(9)快速查看试卷。考生接到试卷后,先写上姓名、考号,然后,要迅速将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摸清题型,看哪些题型比较熟悉,哪些题目比较简单。一旦答卷铃响,立即答好简单、熟悉的试题,以收旗开得胜之效。对较新颖的综合题,审题要慢、细,先慢慢回忆、检索解题信息,寻找突破口,找到线索后,迅速书写解答要点。
(10)答题快速准确。答题要快。解答题只写要点(即得分点),省略非主要步骤,对选择、填空题要善于压缩时间,可在第一卷上边算边答,切忌小题大做。
(11)卷面干净整洁。答卷是给人看的,要注意卷面整洁、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同时,格式要规范,方便评卷,表达、作图要符合常规,不可另搞一套。做好这些感情投资,可增加卷面分和印象分,防止不当失分。
(12)考试终了铃响,考生要立即起立,停止作答,按照试卷在上、答题卡居中、草稿纸在下的顺序清点放在课桌上,依次从考室前门退出。前三堂只要带出考试工具、准考证、身份证,最后一堂下考后方可将垫板一起带回。
(13)禁止将答案抄写撕下带出,严禁考后互对答案。严禁开考铃响前、终考铃响后继续答题,违规者将受严惩。
(14)考后减少议论。不少考生考后喜欢议论、对答案,这是应考大忌。考生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放下包袱,把精力放到下一科的应考上。 (15)前面三堂考试考生的考试包由班主任代管,入场前发放,下考后立即收缴,最后一堂考完后,考试包由考生自己保管,但要特别记住千万不要将准考证或身份证遗失。
以上这15个方面,你都要记清楚并坚决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