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统编新教材的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统编新教材的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抵帆知识网
基于统编新教材的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教育也逐渐的走向了改革之路,对于培养学生也从传统的要求分数到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如今对于教授学生小学语文方面,也比较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过,怎样将小学生对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上去,也是老师应当探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篇文章即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文本能力的提高有所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来说,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应当着重重视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而非只重视学习成绩。对于老师而言,要想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也是非常困难的,对此,本篇文章即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这篇文章就通过研究小学学生的阅读,来寻找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的方法,除此之外,也要让学生有阅读文本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并且通过阅读可以解决问题。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处于一张白纸的阶段,这个时候也正是对学生阅读进行培养的最好的时候,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自己就能够总结一些阅读的方法,以增强学生自身想要阅读的欲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的课本上的知识,更能够学习到一些课外的知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方面进行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对于老师而言,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的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在完成阅读时,就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根据自己所阅读的文本,有时候也可以将问题解决,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无法解决问题,在阅读完成之后就可以询问老师,这种方法也可以使学生完成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不仅做到不懂就问,还可以做到先思考之后再提出问题。

例如:要想培养一个学生拥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选择在小学就设立读书日或者专门的阅读课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读自己喜欢的一些书籍,老师在帮学生挑选名著的过程中,也应当有选择性的提供书籍,对于所提供的书籍,应当是小学生读本,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理解到课本上的内容,除此之外,所提供的书籍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尽量可以看得懂,这样才能现学生继续阅读下去,例如:《哪吒闹海》与《安徒生童话》这类比较有意思的阅读书籍。同时在上阅读课程时,并不是单纯的把收集提供给学生就可以,老师也需要将每本书的介绍给学生完整的介绍下来,或者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所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得出答案之后再请教老师,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老师而言,通过阅读教授学生,这是一种突破传统改变教学方式的一种方法,老师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当今使用较多的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学生在上完阅读课程之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分析,分享自己所学到的一些知识,也得到别人所分享的内容,两者相结合起来,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学校也用起了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将多媒体使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课堂内容不仅仅限于书本知识。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文章《丰碑》中,将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展开来看,在学习之前,让学生对所学文章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讨论,对于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有的疑问,都可以与自己的同学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任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过后进行总结,在老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跟答疑,老师在课堂上课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新型的技术,例如多媒体,通过图片也可以使学生对本篇文章印象更加深刻,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进行答疑,学生也能够对答案有着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有些文化常识比较好的学生就会理解到,丰碑并不是单纯的石碑,而是前人所留下的功绩,这样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跟教育。 3培养学生思考

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而言,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外界,并且学生的年龄也比较小,所以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还不是特别成熟,学生自身基本上也并没有思考能力,所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更要重视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

再通过阅读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因为只有在有提出问题,才会有解决的过程。当学生懂得提出问题之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之后,能够有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心理,而不是一味的问。例如在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文章时,有许多学生对这篇文章并不是特别理解,因为文章所描述的那匹马并不是真正存在的,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存在很多疑问,因为这种新型的文本表达方式,山上并不是特别理解,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并详细解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文章中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在讲解之后,学生在进行一次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再次阅读之后发现一些之前并没有学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思考,就可以明白文章中那匹并不存在的马所写出来的意义,除此之外,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的“我”的情绪变化。在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缺乏思考能力的时候就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全面的发展,真正拜托以分数为重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全面人才。 4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需要长期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并不是一时的兴起,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除了要对学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还可以利用新兴事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小学时就培养其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美爱.论朱自清散文修辞的性格底蕴[J].沈阳农业大报,21-24(2).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55-57.

[2]潘健智.文本细读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1)29-30。

[3]张锦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三方视角[J].文学教育(上),2019,23-24. 作者简介:董川丽(1981.10-),女,汉族,江苏徐州,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