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来源:抵帆知识网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第二课时

康巴什第三小学 刘晓玲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本文叙述了5岁的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包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反复品读对话,把握不同的语气,理解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教育学

1

向萨沙一家学习,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3、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要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

1、朗读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2、启发引导法

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行为、言语、心理和情感,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享受到美的乐趣。

2

3、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借助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前蔷薇花的美丽和雨中花儿的娇嫩脆弱,从而理解萨沙保护弱小的行为是可贵的,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学法

让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读、议、说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说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二)品词析句,体会思想

1、出示课件,显示大森林中野蔷薇美丽的画面,同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假日里,天气闷热,一个名叫萨沙的4岁孩子和他父亲、母亲、托利亚一起到大森林中去游玩,森

3

林里的旷地上开满了一丛丛美丽的蔷薇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让学生看完画面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再播放大雨倾盆时蔷薇花在风雨中摇摆的画面,说感想。

3、在文中找出写野蔷薇的句子并画一画、读一读。

4、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谈谈体会。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一丛丛、粉红粉红、芳香扑鼻”这几个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颜色鲜艳,惹人喜爱。)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一句抓住“滂沱大雨、低垂”等词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无助,在这种对比中,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5、指导朗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两个不同的画面。(个人读,比赛读)

6、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微的旁边,你想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萨沙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吧!找出有关语句。

7、出示句子: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指导学生看图,

4

观察萨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动人情景。再读句子,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谈谈体会。

8、想象被萨沙保护过的蔷薇花怎么样了?它们在风中摇晃着小脑袋,仿佛在说些什么?萨沙看着这一切,会怎么想?

(三)抓重点句,深悟情思

1、在文中找出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画出来读读。

2、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小组讨论:你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在朗读中体验到父母对萨沙的影响是多么深刻,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这里要联系上文他们的做法来谈。

在学生理解了妈妈的话后,教师问:大家发现了没有,在雨衣的传递过程中跳过了一个人,那就是:托利亚,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托利亚的微笑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的品质。

理解萨沙的话:

5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这里要抓住萨沙的答话,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3、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引导学生体会萨沙的自豪、自强与自信。

4、萨沙不愿做一个弱小者,并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是弱小的”,你们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你们愿意做一个弱小者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经历或自己知道的有关事例。

(四)联系实际、总结全文

1.妈妈、托利亚、萨沙都在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保护过比自己弱小的人或物?(生交流)

2.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有爱心、勇敢的孩子。在我们二年四班,没有一个弱小的人,谁再来读一读题目?(学生一个接着一个不停地读着: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我不是最弱小的!

3.我现在觉得应该在板书上,再添上四个最重要的字:二年四班,(板书)因为我们都不是最弱小的。现在,让我们挺起胸膛,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

6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把握重点,表明中心,便于学生理解。

让雨衣: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妈妈 → 托利亚→ 萨沙 → 蔷薇花

关 爱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