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伏 临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2期
伏 临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摘要:这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引领着未来旅游发展的潮流,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工作节奏快,对农家乡野,无拘无束的生活有着特别的憧憬。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苏南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溧阳旅游一号公路为例,分析研究了此地区具备的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同时也对其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几条促进其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苏南地区;乡村旅游;溧阳旅游一号公路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33-0488-02
一、全域乡村旅游
“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是通过规划某一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和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借助乡村的环境,实现全民参与,在实现乡村旅游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由于这种模式出现的时间还不长,经验匮乏, “全域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经营模式不灵活,产业集聚度低等一系列的隐患。有一些经营者不能紧跟市场的步伐和没有合理开发的思维,致使旅游服务质量不佳、旅游环境遭到破坏。要想实现“全域旅游” ,就必须督促旅游业成为最重要的核心产业,最大化的利用好区域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全民参与。全域旅游是一种新模式,代表着区域旅游新的发展方向,要求旅游产业之间高度融合,慢慢的由之前的门票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这已成为大势所趋,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
二、苏南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以溧阳市为例
( 一 ) 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状况
溧阳市地处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是长三角的中心地带,主要的旅游资源有碧波、竹海和茶园,溧阳市的景点众多,有很多列入了国家级景区,有 3 个国家 5A 级景区; 3 个国家森林公园; 2 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 2 个国家湿地公园的县 ( 市 )。2017 年,溧阳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来此处旅游的人数超过 1600 万人次,创造收入高达 180 亿元,旅游增加值占 GDP 的比例高达7.28%。溧阳市还获得了“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 “中国最佳休闲目的地”等一系列美誉。
( 二 ) 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
溧阳的乡村旅游产业通过不断地摸索,终于找到了切合自身实际发展的路线。 “一村一品”不仅在溧阳市的旅游业中得到贯彻实施,更是延伸到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来,它通过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展,走出了带有本地区特点的精品化路线,大大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溧阳北部偏远地区,如:曹山景区、瓦屋山景区,因为受到交通的,旅游业落后。2017 年年末,溧阳修建了一条 7 米宽的公路,把原本很多的“死胡同路”都打通了,形成了
四通八达“一轴四射”的高速路网,以宁杭高速展开,全面覆盖扬溧、常溧、溧高、溧广,兼容沪宁、宁杭都市圈。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 ”一号公路不仅是溧阳的龙头旅游项目,更为沿线的村民带来了发财致富的机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号公路为了更好的为旅游服务,连接了很多景区。深入贯彻到了乡村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个环节中。遵从当地村民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不违背村愿,不改变原有生态环境,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竭尽全力的开发出满足城市旅游者需求的乡村休闲度假胜地,使溧阳现代乡村美如画。
( 三 ) 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城市功能发展不全面。虽然市域内新项目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高潮,而宁杭高铁和常溧高速的投入使用又促进了交通,但有些景区不管是在景区特色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改善,不能很好的借助天目湖、南山竹海这些国家级景区的优势,形成完整、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溧阳市的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庄旅游类度假休闲的形式存在,没有完善严格的层次等级分类,所以相比一些发展较好的小城镇来说,溧阳市精神文化旅游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其次,乡村各地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参差不齐,从空间结构上有很明显的“中心 - 边缘”的特点。天目湖有其天然的景观优势,对当地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凝聚力作用不断凸显;因为依托南山竹海景区和城市便捷的优势,戴埠镇和溧城镇的发展仅次于天目湖;一些临近溧水、金坛、句容的边缘地区,旅游业发展就较为缓慢,有很多制约因素。
三、改进苏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方法
( 一 ) 建立特色乡村旅游文化的完整体系
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打破“季节经济”的局限,从而使自然、人文景观和休闲旅游高度融合,全面发展。把真实的农耕画面具体的展现出来,突出情趣乐趣,可以让旅游者在这样的真实场景中体验别样的生活方式,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将现代文明和传统的农耕文化结合起来,使二者不分彼此,高度统一,为群众提供最好最优的服务。比如:景点对停车场的需求比较大,可以做隐性处理;饮食这一块,可以让旅游者亲自采摘新鲜的食材,积极的参与做菜环节,绿色环保等。还可以深度挖掘当地还未被开发利用的文化特色,发展成为全新的旅游资源。
( 二 ) 调整完善乡村旅游产业的结构与加强融合
全域的域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地域、领域和时域。首先要深入研究苏皖、宁杭这些都市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模式,其次合理的安排一年四季全天候的旅游服务,走“城区、园区、景区”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把“旅游”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让旅游业的产业、消费、价值三链合一,慢慢的由“观光经济”过渡到“休闲经济” ,在每一层的乡村旅游建设中都可以融入一些特色元素,比如旅游和文化等,建立一个乡村旅游和全域非农产业相结合的新时代。注重构建完善农村产业结构,依托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加大对景区特色的宣传,优化网络营销。在大力宣传的过程中,突出优势特点,将景区建造成为人们旅游首选的去处,变成最大最好的旅游景点,有效促进“三山两湖一团城”的发展,为游客提供最好的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观光者。
( 三 ) 深化乡村旅游“一村一品”
因地制宜,对城市和乡村实行不同的规划,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度开发,保护好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业必须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逐渐完成由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四、结语
乡村旅游是全域化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既响应了国家对旅游业协调发展、全域化、全民参与的号召,又满足了游客的需求,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与此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创业致富的新思路。溧阳市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手段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核心,发展城镇经济,走出一条新型的致富道路,使得全域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