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课时作业4:把握思维的奥妙

来源:抵帆知识网
2022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课时作业4:把握思维

的奥妙

基础演练

1.[2011·上海卷]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进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2011·江苏卷] 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样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能够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3.[2020·台州模拟] 下面漫画启发我们,意识具有( )

心灵干涸的人,看不见生命里的春天。

A.打算性 B.目的性 C.自觉选择性 D.主动制造性

4.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魔术表演《年年有鱼》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异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表演的奇异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D.魔术表演者的制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

5.“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11+?=幸福”的幸福公式:

网民“天天美食”:2011+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2011+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难得一笑”:2011+有车有房+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这说明( )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紧密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能力提升

6.[2011·天津卷] 处于青春期的青年需要专门的关怀。有研究说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往往会做出无所恐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惧怕经历抑制效应,使小孩们对惧怕感“临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步消逝。这说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打算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7.[2011·福建卷]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表达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能够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明白得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能够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意象,是指客观物象通过创作主体专门的情感活动而制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给予了它们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忧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

A.人们能够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制造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专门的制造性

9.[2020·杭州模拟] 心理学家曾做过如此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亮盖,跳蚤仍旧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觉那只跳蚤差不多永久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差不多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发是( )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办情况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10.[2020·丰台模拟]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20年在天津举行。本届运动会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慧才智 B.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突破规律的约束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制造性 D.否定旧事物是创新的全然要求

11.[2010·安徽卷] 下侧漫画《聘请》启发我们(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

12.数据统计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但一些官方机构为了垒高政绩和证明某项政策的正确性,或者为了猎取某项优待政策,而人为操控统计数据,“制造”出虚假的繁荣与“和谐”。这些做法( )

①违抗了一切从实际动身的原则 ②表达了部分机构对诚实信用差不多价值观的漠视 ③表达了意识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会导致部分机构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进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专门大成绩。某班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进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庞大奉献。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什么缘故要进展低碳经济。

材料二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依照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体会,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通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进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因此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形专门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2)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如何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

选做习题

14.“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难频繁。2010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灾死亡3222人,直截了当经济缺失3745亿元。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差不多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都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旧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

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

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推动进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兴水利——珠江调水,引江济太,江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进展的动脉,为城乡进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课时作业(三十四)

1.C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要看准是“意识的起源”那个关键词,C符合题意。A讲的是意识的生理基础,B讲的是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离不开物质,D错误。

2.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不管是错误的认识依旧正确的认识差不多上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A、C、D表述错误,只有B表述符合题意。

3.C [解析] 心灵干涸的人,看不见生命里的春天,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角度不一样,结论就不一样。可见,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A、B、D不符合漫画的意思。

4.B [解析] A说法错误,规律无法改造。C错误,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存在的。客观世界是奇幻现象的来源,D说法错误。

5.B [解析] “2011我的幸福公式”,不同的人幸福公式不一样,可见幸

福与人的主观感受紧密相关,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故选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①④说法错误。

6.D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所提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步消逝,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说法符合题意。A中“分泌物”说法错误,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D。

7.A [解析] 不管是小孩的具体感受依旧远离故土的人的抽象思维,差不多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①应选。但由于主体的立场不同、知识的构成不一样,面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认识,②应选。③认识对象——月亮是客观的。④认识是主观的,不能实现认识对象(客体)的创新。

8.D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象是创作主体对客观物象饱含情感的艺术制造,它离不开客观事物,A错误。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错误。艺术制造并未改变客观事物本身,C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制造性。

9.B [解析] A不是题干主旨,C与题意不符,D错误。跳蚤的几次失败在意志状态上发生了变化,强调精神状态的作用。

10.C [解析]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吉祥物的产生既有借鉴也有创新,表达了意识活动既有自觉选择性又有制造性,故C正确。

11.D [解析] 漫画《聘请》中的聘请者设置了过高的标准,使被聘请者无 法逾越,因此启发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

12.D [解析]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③观点错误。题中人为操控统计数据的做法明显违抗了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漠视诚实信用价值观的表现,会导致公信力的丧失,①②④正确反映了题意,选D。

13.[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动身。进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进展与环境爱护之间矛盾的需要。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进展有促进作用。进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宽敞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进展。③事物运动是

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抗规律。进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经济进展规律之举。

(2)①坚持从客观实际动身。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依照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进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本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②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表达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进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表达了对变化进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③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体会。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体会,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作出正确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等,说明了这一点。

[解析] 第(1)问,解答此题第一要把握设问知识范畴:唯物论,因此我们能够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两大方面来分析。低碳经济进展是依据我国经济环境现状作出的重大决策,可见物质决定意识。低碳经济进展,低碳意识的养成,能够节约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进展,可见意识的作用。低碳经济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可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第(2)问,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第一要从客观实际动身,然而客观实际又是变化进展的,同时客观实际又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我们要关注变化的实际,关注不同的两个方面。其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面临着如何吸取和借鉴体会的问题。

14.[答案] ①必须了解和尊重客观实际情形。我们治水必须从我国的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形动身。②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我国地表水污染依旧较严峻,这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而定水策正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③必须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定水策必将推动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④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形动身,我国定水策、兴水利,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自身。

[解析] 本题要紧考查唯物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在按规律办事这一哲学思想的统领下,综合分析每则材料所表达或违抗了哪些哲学道理,还要能够找出不同材料所表达的相同哲学道理,确保答案既全面又简洁明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