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抵帆知识网
《经济师}2017年第4期 ●产学研经济 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跨境电商是融合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种业态 的新型跨境交易模式,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重塑 中国对外贸易的大格局。但是它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存在较 大的不同。如果我们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改革,那么就将使得课程 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不能较好地适应 当前社会的职业需要。 关键词: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4—221—02 一、跨境电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 冲击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加入WTO的重大际 遇,精外语懂外贸的外向型人才一度成为社会最急需的紧俏人 才。许多学校瞄准市场需求,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纷纷申报 和设置国际贸易这一新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700多所高 校陆续设置了国际贸易专业。与英语、计算机、法学等专业一样, 国际贸易专业现在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 十大专业之一。 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也属于本科层次, 但最大的特色和优点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 特色,注重培养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 型人才。虽然两者的培养目标定位有所差异。但是从现实情况来 看,大多数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相差甚微,人才 培养模式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 毕业生,从总体上而言,并没有完全具备所预期的应用型人才的 突出特征。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虽然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复苏 和回暖,但基本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给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 稳定增长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 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 种新兴对外贸易模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的 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这几年,Ebay、亚马逊、阿里巴 巴、敦煌网、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等海内外电商巨头纷纷转 向跨境电商,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额的新一轮提升,并超出同期 传统对外贸易额发展速度5倍以上。由此可见,跨境电商的发展 态势异常迅猛,并与传统贸易的缓慢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加上 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跨境电商本身所具有的海量商品信息库 的巨大优势,传统外贸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 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的人才却“一票难求”。据有 关部门测算,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 445.7万,并且呈不断扩大之势。 跨境电商是融合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种业态的新型跨 境交易模式,在交易平台、支付手段、报关方式等诸多方面与传 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营方式。 这就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 求。如果我们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改革,不重视创新型应用人才的 ●余萍 培养,在教学中仍然侧重于传统外贸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人才培 养,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和运营涉及很少,就将使得学生无法真正 全面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特别是新兴的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操作模 式,也必然使得课程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教学内容和 实践出现脱节。那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也会大打折 扣,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职业需要。 综上所述,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 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改革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并且显得 尤为重要。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 养的现状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舍理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所占学分和学时较多,教学内容僵化。 与英语为例,众所周知,英语是与国外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最 核心的能力在于沟通和表达。但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却基本上是 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导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功底比 较扎实,听力和口语这些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弱。此外,他们的 专业英语也相当薄弱。导致在面试和步人工作岗位时,面对面试 官和客户一片茫然,不知道应该如何用专业外语进行表达。 第二,专业课程体系老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跨境电商 如火如荼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只有 电子商务概论与之相关,而且这只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今后 的工作需要而言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实操性强的课程,譬如跨境 电子商务零售、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电子商务建设、运营和管理、 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策划、网络营销等,普遍开设较少。 (二)专业教学内容陈旧 如今国际贸易的专业教材种类繁多,层次多样,但是他们基 本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教材内容基本上都立足于 传统贸易方式,对于最近这几年如火如荼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商 的相关内容没有及时地进行补充和更新,甚至根本都没有涉及。 这样就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很难对跨境电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两 者的区别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学内容稍显陈旧。例如,跨境电商 改变了传统贸易对成交方式的限制,不再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而 要求最小订货数量(一般为整柜20尺)。其运输方式也不再采用 传统的海洋运输,而是以邮政小包、国际快递和海外仓为主。同 时,传统CIC和ICC的保险条款也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 一些专门针对跨境电商的险种。如果不让学生详细了解并掌握 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存在的这些诸多不同点,就将使得学生无 法真正全面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特别是新兴的跨境电商的进出口 操作模式,也必然使得专业课程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 教学内容和实践出现脱节,最终影响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 (三)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思维以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主要是通过 课堂细致的讲解来传授相关知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虽然教师 一般也借助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但是本质 上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信息都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引导学生 一221— ●产学研经济 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较为缺乏。如果我们一直不重视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的 培养将受到严重影响,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也将大打折 扣。 《经济师}2o17年第4期 过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增强实践技能。第三,建立长效的实 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通过走访企业、挂职锻炼、研修 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外贸从业技能,了解和熟悉最新的 外贸发展情况,特别是掌握跨境电商这种新型外贸业态的运作 流程和操作技能。 (三)改进教学方式 首先,我们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充分运用投影、录 像、录音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网络、移动学习平台,开阔学生 视野,加强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学习自由便利的 进行学习。其次,我们要彻底摒弃单向式教学思维,灵活运用案 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实践教学严重滞后 第一,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严重缺乏。虽然大部分应用型本 科院校一直在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师资力量方 面,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仍是以年轻教师为主,尤其是具有 硕博士学历的教师。虽然这些教师自身的文化层次较高,但是他 们普遍缺乏从事外贸工作的经历与经验,无法在教学中给学生 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有待进一步更新。与研究型大学 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规模相对较小,教学设施也相对比较陈 旧和简单,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场所。另外,由于资金和财 力的限制,所采购教学软件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而且 许多软件开发的年限较早,教学内容陈旧,与现行外贸运作方式 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三,实践教学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除了软件教学, 他们还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等其他途径来加强实践教学。但是 基地数量有限,能够接纳的学生也相当有限,大部分学生只能通 过单一的实验室教学和有限的软件模拟来完成实践教学这项。 (五)评价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各高校普遍流行的做法是采用结果考核,主要多采用 传统的期末试卷测试方式来评价考核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 握程度。该考核方式虽然很流行,但也存在较多的弊端。首先,这 直接导致学生出现趋利主义。他们在平时学习中往往缺乏主动, 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功夫,而把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期末考试上面, 临时突击的现象非常突出。事实上,这样做已经的话卷面分数已 经失去了评价考核的意义,因为学生很快就会将这些强行记忆 的知识遗忘。他们压根就没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极为 薄弱,专业功底非常不扎实。其次,虽然教师灵活采用多种题型 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无法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试卷仍侧重于考查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很少甚至 几乎没有涉及。就算学生平时认真学习期末成绩也比较亮眼,但 这也并不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进出口贸易的操作技能。或许 等他们毕业实习或者寻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工作与课 堂所学存在较大的差别,不能马上适应进入工作状态。 三、对策研究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我们要紧密跟随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制定和调整课程培 养体系。包括确定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的合理学分份额和 学习年限,避免过多的挤占专业学时。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 用人需求和学生的课程基础知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对教 学内容的研讨,对现有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剪裁和添加,与时俱 进,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公共课 教学体系,为宽口径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 还需增设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 这种新型的外贸运作方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我们要大力加强师资引进,特别是精心挑选一些有丰 富外贸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 开展各种丰富的教研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接 受专业人士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让教师接受业务 培训交流,提升实践能力。第二,重视师资培训,加强“双师型”教 师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等级鉴定,通 一222一 展开教学,改变传统课堂过于强调被动接收、机械训练的枯燥沉 闷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创 设一个能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互动、乐于思考、富于自主性的学习 环境,从而实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操作技能 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方面,我们应该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跨境电商背 景下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便于精准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学生的 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修订人才培养大纲,加强实 践教学的学分和学时。其次,加强课堂实训和实验室建设,通过 软件模拟、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并通过各类专 业比赛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拓展和加强校外实 践基地建设,重视和落实专业实习,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和参 与真实的工作场景,并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外贸技能,真正做到 与就业无缝衔接。 (五)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应该彻底摈弃传统的单一试卷测试的做法,采用多种 考试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我 们应该将结果考核变为过程考核,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 程,并在强烈的竞争氛围中被不断鼓舞和激励,产生持久的学习 动力。另一方面,强化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具体包括:能否运用所 学的知识深入分析和解决各类进出口业务问题、能否在 Presentation环节运用P 等多种方式完整清晰表述自己的观 点、是否具备随机应变、团队合作等商务精神等等。这样,学生自 然而然就会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来,而不是死记硬 背课本知识。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跨境电商 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跨境电商背 景下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 究”(2015JG07 o】 参考文献: 【1]范新民 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 角Ⅱ]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5) [2】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 析Ⅱ]对外经贸实务,2014(4) 【3]袁媛.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l1_商场现代化,2012(7) [4】李细姝浅析高等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U】赤峰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545) (作者简介:余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世 界经济。) (责编:贾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