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微生物描述有误的是()。
A形体微小B结构复杂C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植物体中E单一的个体通常不能为肉眼所辨认 2.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非细胞型微生物指的是()。 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螺旋体E病毒 3.下面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B放线菌C螺旋体等D立克次氏E真菌。 4.下面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A消毒是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的微生物的过程。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消毒只要求达到无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B灭菌是利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的过程。
C无菌是指环境或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D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称无菌操作或无菌法。 E防腐是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称为防腐或抑菌。 5. 巴氏消毒法主要适用于()。
A病畜禽的垫料及其他污染的废弃物的灭菌。
B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以及食具等多用此法灭菌。 C主要用于葡萄酒、啤酒、果酒及牛乳等食品的消毒。
D各种培养基、溶液、玻璃器皿、金属器械、敷料、橡皮手套. E动物尸体及排泄物
6.常用消毒厩舍、饲槽、用具、车辆的化学消毒剂火碱的浓度是(): A2%~5% B10% C70%~75% D1%~5% E0.5% 7.不是细菌结构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D鞭毛E细胞核。 8.通常使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细菌的大小,以()作为测量单位。A μm B m C cm D mm E nm
9.下面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是()A细胞壁 B胞浆膜C细胞浆 D核质 E鞭毛 10.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大肠杆菌D沙门氏菌E布氏杆菌 11.下列细菌在体外形成芽孢的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大肠杆菌D炭疽杆菌E布氏杆菌
12.各种动物对破伤风毒素的感受性,以()最易感。A马 B猪 C牛、羊 D犬 E人 13.下面对病毒的特点、形态和结构描述有误的是()。
A病毒是一类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B病毒的增殖方式是复制,病毒对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C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微生物,测量单位为纳米(nm)。D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由蛋白质衣壳包裹着核酸构成的。E衣壳与核酸二者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外套称为囊膜。 14.口蹄疫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偶蹄动物对口蹄疫病毒易感,( )不感染。 A牛、猪B山羊、绵羊C水牛、骆驼D鹿E马和禽类 1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主要引起鸡()的病原体。 A 脾脏B 肾脏C 淋巴结D法氏囊E胸腺 15.对真菌的描述有误的是().
A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B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C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微生物D绝大多数对人和动物有益E,无根、茎、叶,多数类群为单细胞。
16.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以及动物或人的血液与组织液等生物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称为()。
A生物制品B抗原C抗体制剂D 抗生素E化学治疗药
17.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称为灭活疫苗,下面属于灭活苗的是()。A鸡传染性法氏囊油乳剂灭活苗B鸡新城疫Ⅳ系弱毒苗C抗菌血清D鸡新城疫Ⅱ系弱毒苗E免疫血清
18.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由( )构成的。
A皮肤和黏膜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C吞噬细胞D免疫器官E免疫细胞
16.动物在胚胎发育时期,通过胎盘或出生以后通过初乳,从免疫母体被动获得抗体而产生的免疫力称( )免疫。
A自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C天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天然主动免疫。 19.变态反应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A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
B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C这种免疫反应能导致机体的生理机能紊乱和组织损伤。轻者出现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局部反应;严重时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D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或过敏原。
E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特应性体质,二是与抗原的接触。 20.最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是( ).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细胞溶解型 E细胞免疫型 21.无抗体参加的变态反应是( ).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细胞溶解型 E细胞免疫型 22.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来源于( ) A.胸腺 B.脾脏C.骨髓 D.肝脏E心脏
23.对人而言,下列属异种抗原制剂的是( )
A.5%葡萄糖B.低分子右旋糖酐C.同型红细胞悬液 D.马抗破伤风毒素血清E 水 24.手术敷料的消毒灭菌方法应采用( )
A.紫外线照射 B.75%酒精浸泡C.高压蒸气灭菌法D.160℃干烤法E火焰法 25.一病人皮肤伤口感染,形成化脓性病灶,可能的病原菌包括( ) A.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B.霍乱弧菌、痢疾杆菌 C.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D.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
26.青贮饲料中厌氧乳酸细菌与好氧菌的关系是()A共生 B拮抗 C互生 D捕食E 寄生 27. 组成病毒粒子衣壳的化学物质是()A糖类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E脂肪酸 28. 杀灭细菌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煮沸 B紫外线杀菌 C化学消毒剂 D滤过除菌 E高压蒸汽灭菌 29.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A免于疾患 B机体抗感染过程 C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D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30.特异性免疫包括()。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正常体液的抗菌作用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E黏膜的屏障作用
31.关于病毒的特性,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以复制方式增殖 B只有1种核酸 C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对干扰素敏感
32. 宿主的天然抵抗力是()。
A 经遗传而获得 B 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 接种疫苗而获得 D 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给胎儿而获得 E 给宿主转输致敏淋巴细胞而获得 33. 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34.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具有,动物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35.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胞 E.细胞质 36. 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37.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38.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是()。 A中间宿主B终末宿主C补充宿主D带虫宿主E贮藏宿主 39.下面寄生生虫属于蜘蛛纲的是()。A硬蜱B蚊C蝇D 跳骚E虱子 40.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A人B猪C牛D狗E猫
4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E结构简单 4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E真菌 43.与细菌的毒力有关的结构和物质有( )。 A鞭毛、芽胞、毒性酶和毒素 B荚膜、菌毛、毒性酶和毒素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色素 D荚膜、菌毛、色素、细菌素 E细胞膜、细胞浆、色素、荚膜、 44.外毒素的主要特点为( )。
A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不耐热、毒性强、抗原性弱 B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耐热、毒性弱、抗原性强 C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不耐热、毒性强、抗原性强 D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耐热、毒性弱,抗原性弱 E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耐热、毒性强,抗原性弱 45.()属非特异性免疫组成因素。A抗体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 E 吞噬细胞 46.()属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A抗体 B补体 C淋巴因子 D抗原 E 抗毒素
47.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一定是外来物质 B抗原分子量越大,结构越复杂,其抗原性越强C抗原物质与机体亲缘关系越远,抗原性越强 D抗原特异性由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E抗原分子量越大,结构越简单,其抗原性越弱 48.半抗原()。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 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反应原性 C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D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E半抗原也是一种抗原。
49.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是()。A注射抗毒素获得的免疫 B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C通过胎盘获得的免疫 D接种类毒素获得的免疫 E给患病动物注射抗毒素 50.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品有()。
A高免血清
B类毒素 C死疫苗 D活疫苗E弱毒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