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前功尽弃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前功尽弃

来源:抵帆知识网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前功尽弃

导读:本文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前功尽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

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前功尽弃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盛。秦昭王见楚王无道,国力衰微,有机可乘,立即命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不久,楚国京城陷落,接着白起又在山西上党地区的长平大败赵军。秦军军威大振。

长平之战后,白起又率得胜之师,移兵魏国,将魏国京城大梁铁桶般地围了起来。魏国朝野一片惊慌,不知如何是好。魏王召见苏厉向他请教。

苏厉说:“秦国早就有灭掉六国的打算,事情很难办。不过,我愿意去见周天子,也许周天子能阻止秦国继续用兵。”魏王听了苏厉的话,心中升起一线希望。

苏厉马不停蹄地赶到周天子住的洛邑,对周赧王说:“白起善于用兵,秦昭王派白起攻占了楚国,又连败赵国、韩国,目前又将魏国京城大梁围住。如果大王您再不制止,只怕周朝的天下有倾覆的危险。” 周赧王觉得苏厉说得挺对,就派人对白起说:“如今将军已经立下了大功,应当马上托病退兵,急流勇退,不然一旦战败,就前功尽弃了。”

白起根本不把周朝使者的话当回事,仍然对魏国发动猛烈的进攻,结果大获全胜。

可是,白起虽然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秦昭王后来却听信谗言,不仅罢了白起的官,还逼迫他自杀。白起果然是前功尽弃。 引证解释

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将军屡出,未获全功;今日洮西之捷,魏人已服威名,何故又欲出也?万一不利,前功尽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 词语用法 用法

“前功尽弃”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 造句 做主语:

如果这项工作你不继续努力,那么,前功尽弃是必然后果。

做谓语:

由于没有继续努力,所以,这项工作前功尽弃了。 做宾语:

他怕前功尽弃,一点儿也不敢松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