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赵丽娟
(解放军第252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关键词] 脑出血;偏瘫;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9)16-1939-01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正确护理可增加患者的意识水平及定向能力,预防并发症,为以后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对6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出现,现将早期康复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60岁。出血
不良,应绝对禁止使用热水袋,以免烫伤。②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应从发病早期开始,在患者卧、坐、站等体位时均应注意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如采取患侧卧位、仰卧位时垫软枕于肩背部,使肩前屈。坐位时,将患肢放于前方桌面上。总之,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和康复护理手段,可使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降低。③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康复护理。由于患肢长时间不活动,肢位处于不良体位,尤其是过度掌屈位。因此应保持良好的姿位,尽可能不用患手背静脉输液,预防患者外伤等。早期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11213 注意营养及休息 要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利
量<30mL20例,30~50mL30例,>50mL10例。
112 护理方法
11211 发病初期护理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及体位
变换。早期患者体位是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患者下肢应放在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下肢外旋。每1~2h应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如从仰卧位到侧卧位等。转换体位时不要从远端强行牵拉肢体,必须对肢体远端及近端均进行支持。其次,要进行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包括上肢及下肢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让患者取舒适体位,放松肌肉。护士的手法要轻柔、缓慢,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关节的活动应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避免引起疼痛;若活动时引起疼痛,可用温热等物理疗法,缓解疼痛后再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可每天做2~3组,每次各关节活动3~5次。
11212 各种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 ①由于长期卧床,机体
于患者集中精力进食,勿催促和强迫进食。因康复训练患者消耗较多的能量,患者应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并保证足够水分的摄入。同时嘱患者用健肢自己进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已独立了。要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充分的睡眠,如有睡眠障碍可给予物理疗法治疗。
11214 心理护理 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以热情通俗的语言向
患者宣传疾病知识,加强护患交流,指导其逐渐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态配合康复训练。
11215 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 患者病情稳定后一般7~10d
可进行康复训练,如床上活动、坐位平衡训练、床到轮椅的转移、坐站控制练习、站立练习,在锻炼过程中,对患者的微小进步要表扬鼓励,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
113 结果 经精心护理,60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2 小 结
运动、感觉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之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便秘、尿路感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患者应每2h更换体位1次,并予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为患者翻身时避免拖、拉、推,以免损伤皮肤;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嘱患者多吃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减少便秘的发生;另外,由于患者肢体感觉
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7,4(3):39
[8] 江泽飞,宋三泰,冯奉仪,等.国产紫杉醇注射液治疗100例恶
护士在对患者帮助过程中,让患者由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在被动帮助的过程中,不断予以口令,逐步让患者了解掌握运动要领,达到主动运动的目的。护士在辅助时,要对患者的运动量、部位及时调整,还要注意辅助动作速度要均匀缓慢。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可以减少辅助量,调整相应辅助部位,尽可能让患者早日独立、主动完成。
[收稿日期] 2008-12-25
[11]杨相梅.紫杉醇1例过敏休克的急救护理[J].临床胸科杂志,
2002,7(1):98
[12]陈怀宇,王晓怀,侯有贤,等.含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头颈
性肿瘤[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2):65-67
[9] JennoeL.Caringforapatientwithlungcancer[J].Nursing,
1995,10:33
[10]霍凤芝.紫杉醇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肺癌的进展[J].中国肿瘤临
部恶性肿瘤[J].中国癌症杂志,2001,11(4):319-321
[13]杨艳.紫杉醇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J].实
用护理杂志,1997,13(4):184-185
[收稿日期] 2009-01-04
床与康复,2002,9(1):114-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