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江苏省无锡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来源:抵帆知识网
---- -------------在------------------ 此 ____________------------------__卷__号 生__考__ _ _ _ _------------------ ___上_______ _ _ _ __________-------------------____答__名__姓__ _ _ _ _ ___-------------------__题________校学业-------------------毕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铮铮誓言,体现了他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大赛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件获奖作品没有mò( )守成规,在jí( )取各家之长的同时,浸透着创作者chì( )热的情感,展现出新一代紫砂匠人的创新精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到节假日,朝阳市场顾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B.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C.我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它矗立..在蓝天下,晶莹夺目。 D.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 4.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孑然登上了幽州台。 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

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 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

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③④② C.③①④②⑤

D.③④①⑤②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6.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却去西天取经?”这是唐三藏在乌鸡国国王想要招他为婿时,对孙悟空说的话,以示自己的取经决心。

B.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后,祥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不仅表现了他生计不易,生活举步维艰,也暗示了祥子命运的悲惨。

C.保尔战胜了伤寒,在即将去他所向往的城市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思考人生的意义,立下“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宏大志向。

D.“鹦鹉螺号”紧挨着亚特兰蒂斯大陆行驶,来到了一个被四面峭壁围着的浅泻湖,这里暗藏着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煤矿。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萧让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A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此时宋江、卢俊义大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候喝道:“这厮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A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候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A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1)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刻画出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出自《陈涉世家》的语句,与选文中画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

A.苟富贵,无相忘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等死,死国可乎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2页)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11分)

郭义官曰和者,有田在会昌、瑞金之间。翁一日之.田所,经山中,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虎辄随翁,驯扰不去。翁留妾守田舍,率一岁中数至。翁还城,虎送之江上,入山而去。比.将至,虎复来。家人呼为“小豹”。每见虎来,其妾喜曰:“小豹来,主且至。速为具饭!”语未毕,翁已在门矣。至则随翁帖帖寝处,冬寒,卧翁足上以覆暖之。竟翁去,复入山。如是以为常。翁初以肉饲之,稍稍与米饭。故会昌人言郭义官饭.虎。镇守官闻,欲见之。虎至庭咆哮,庭中人尽仆.,翁亟将虎去。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嘉靖癸丑,翁孙惠为昆山主簿,为予言此。又言岁大早,祷雨不应,众强翁书表焚之。有神凭童子怒曰:“今岁不应有雨,奈何令郭义官来?今则不得不雨。”顷之.

,澍雨大降。然翁平日为人诚朴,无异术也。 (选自归有光《书郭义官事》)

8.下列句中的“之”与“翁一日之田所”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已而之.

细柳军

B.何陋之.有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顷之.

,澍雨大降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郭义官留妾看守他在会昌、瑞金间的田产,他到那里去需要跋山涉水。 B.郭义官遇到的虎很有灵性;他回城,虎就回山;他来之前,虎已先到田舍。 C.郭义官的妾知道他喜欢这头虎,一看到虎来,她就吩咐家人为虎准备吃食。 D.郭义官应众人要求写表求雨,神灵虽怒却不得不违背天意,降下澍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比.将至________ (2)郭义官饭.虎________ (3)庭中人尽仆.

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2页) (二)(6分)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①

【注释】①秦馀:源自《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句。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1)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引发了后两联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分) 台风暴雨能不能“灭”蚊

“床前明月光,蚊子好嚣张!”夏天,蚊子再次进入大家视野,有人大开脑洞:“让

台风刮跑所有的蚊子吧!”

一、台风会把蚊子都吹跑吗?

台风是一个强大的气旋性旋涡,假如把蚊子放到台风中心,随着旋涡快速旋转,那风力足以把蚊子吹到“九霄云外”。

但台风登陆后,风力明显减弱,对蚊子产生的作用力也减弱。而且蚊子非常“鸡贼”,大风天它们会躲起来,风小了才出来。即使刮台风,它被吹跑的概率也大大降低。蚊子体重很轻,常随风而动。蚊子虽飞翔能力不强,但20多层的高楼也有它的身影,除了“坐电梯”,更多是被风吹上去的。

二、________

蚊子体重极轻,大约是几毫克。当它穿梭于雨滴之间,被重量远远超过自己的雨滴砸中,一滴毛毛雨,可能就是从天而降的一块巨石,蚊子一不小心就呜呼哀哉。真的是这样吗?

然而,蚊子除了继续发挥“鸡贼”特点外,它还有保命“秘诀”--极轻的体重和疏水性细毛。飞翔中的蚊子与雨水碰撞时,采取不抵抗策略,或顺势而下,或“侧身翻滚”让雨滴从身侧滑落,或与雨滴融为一体,“以柔克刚”。此外,疏水性细毛使得它们能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落地前逃出。从理论上说,暴雨台风能让蚊子毙命;但

若要被彻底“消灭”,是不大可能的。 语文试卷 第4页(共12页)

---- -------------在 _______------------------__此_______号 生__考_------------------_ _卷 _ _ _ __________ _ _ _ ------------------____上____________名__姓__ _ _ _------------------- _ 答_____________-------------------校题学业毕-------------------无--------------------效------------

大雨过后蚊子为何不减反增?

闷热潮湿的天气为蚊虫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蚊子更猖狂。成蚊在气温20~

30℃、相对湿度80%左右时最为活跃,有积水的地方容易成为蚊子的滋生地。风雨过后,地面上的积水和潮湿环境为蚊子生长、繁殖提供了绝好的温床。

蚊子繁殖力很强,从卵、幼虫、蛹到成蚊,最快只需几天。强风雨无法对蚊子产生大规模的“消灭”效果,不少地方大雨过后蚊虫反而会“报复性”增长。 13.结合全文,分析开头“床前明月光,蚊子好嚣张”一句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依照第一、三两部分小标题的样式,为第二部分拟一则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6分) 顶线思维

①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正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冲撞,这种力量便是顶线。所谓顶线,这里指人类欲望的顶线,即某种期望达到的目的。【甲】

②只有控制住顶线,才能守得住底线。

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缺乏顶线思维的人往往放任顶线,被顶线牢牢控制,变成顶线的奴隶,最终上演了一个个人间悲剧。

④有顶线思维的人,知足常乐。他们深知自己真正所需,洞察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因而能够从容控制顶线,进而牢牢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

⑤东晋名将陶侃曾做过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位下属送了一坛腌鱼给他,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贫穷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腌鱼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已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腌鱼和回信,愧疚万分。他从此坚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乙】

⑥欲望的顶线,既是每个人前进的不绝动力,也是人类生产、发展、活动的根本力量。当然,欲望的顶线不是纯粹的、绝对的东西,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节制。

⑦渴望高处的阳光,祈求奇迹与辉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美好的顶线。【丙】倘若在追求顶线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底线方能成功之时,你是选择洁身自好,坚守底线?还是选择降低,甚至放弃自己的顶线?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2页) ⑧【丁】有顶线思维的人,知止不殆。他们面对顶线的情感,始终心怀底线,坚守底线,克服贪婪心理和侥幸心理,从而能够牢牢把握顶线。他们立于天地之间,上有顶线,下有底线,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社会。

15.“严控顶线,从而坚守底线,始终廉洁为官。”这句在原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2分)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6.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在说理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4分)

夜行 薛培政

①“那天夜里的月亮啊,白亮白亮的,就像被水洗过一样……”九十多岁的凤山爷,说起1941年白露前夜的月亮,依然啧啧称奇。

②1938年的秋天,为了抗日,八路军来到了鲁中南地区,我就担任了地下交通员。 ③那天刚擦黑,镇上开羊肉馆的刘大眼来了,他是我的上线。一看他眨着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我就知道,有任务了。他摸出一张二指宽的纸条,交代我,务必在天亮前送到部队首长手中。我抽了袋烟,琢磨一下行程,向婆娘交代几句,就出发了。

④按说六十多里路,天亮前赶到不算啥,但自从鬼子来了之后,就在路上修了很多据点,国民党的部队也陆续进驻城西和南边的山区。方圆几十里的地盘上,日军、伪军、国民党、土匪盘根错节,敌我难辨。要将情报安全送到,就难了。

⑤出村后,大路不敢走,便疾步钻进了村南的野猫沟。

⑥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顶大的玉盘,把沟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草一木看得真切,这对夜行极为不利。为了隐蔽,我顺手拔草编了个草帽戴在头上,悄悄前行。还好,一路上,除了几声狼嚎,也还顺利。

⑦从沟里出来,要过一个三岔路口,这是进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各路武装经常出没的地方。我躲在庄稼地里仔细观察,见没有动静,就想快速通过--没走几步,忽然看到西边路上有个人影一晃,我惊得头皮一麻。

⑧站在明处的我,躲是躲不过去了。定了定神,小声朝那边喊道:“兄弟,都是过路人,出来吧!”

⑨不一会儿,那人站到我面前,庄稼人打扮。对方先开口了:“这位大哥,半夜三更,要去哪儿啊?”

⑩“唉,老娘病了,要去水泉村抓药哩!”我看了对方一眼,“这位兄弟是——”

语文试卷 第6页(共12页)

⑪“俺是沟北刘家坡的,驴跑了,出来找驴哩。您从东边来,有没有看见大灰驴啊?” ⑫“没有啊,要不您再找找?”我想尽快甩掉对方,离开此地。

⑬“哦,那我再往前找找。”说罢,便朝南边那条小路上走去。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也是我要走的路啊,怎么办?改道已经来不及了:“正好,我也走这边,咱俩就做个伴吧!”

⑭“那好,大哥请!”望见他不经意的一个手势,我就对他不敢小觑了。 ⑮半夜了,月亮依然亮得让人晃眼,青纱帐边的小路上,虫子忽近忽远地叫着。不明身份的结伴同行,非但没觉得壮胆,反让人心里发毛。每走一段路,他或说脚心被石头硌了一下,装作磕鞋;我或埋怨裤子被露水打湿,要拧裤腿。我俩心照不宣,变换着行进的位置,谁走在前面,都用余光左右扫视,提防来自背后的袭击。

⑯突然,“扑棱棱”一响,几只野鸡腾空而起!霎时,我俩本能地拉开架势,同时朝腰间摸去。虽虚惊一场,彼此已多少猜出了对方的身份,相互对视一眼,继续赶路。

⑰走出青纱帐,停下脚步,趴在草丛中,仔细观察周围动静。南边村口新建的炮楼上,探照灯照来照去;东边大路上,摩托车“突突”地来回穿梭。只有西边一片寂静,只能从西边绕过去了。我朝他使个眼色,他会意地与我同时起身,悄然向西摸了过去。

⑱原来,西边不远处是一条深沟,站在沟边朝下看,深不见底,只见他紧紧身上的衣服,沿着沟边滚了下去。我正惊讶,就听见他在下面小声喊道:“下来吧。”我也照他的姿势,下到沟里。

⑲穿过那条深沟,又前行十几里山路,在一个岔路口,他向我抱拳拱手告别。我沿路向东去,他朝西进山了。

⑳月亮偏西,天快亮时,我终于赶到了目的地。看见村口站岗的八路军哨兵,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便加快脚步朝前奔去。

(选文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开头设置悬念。 B.第④段交代了当地复杂的斗争形势,敌我难辨。 C.不期而遇的两人都为自己的夜行编了合理的借口。 D.小说大量使用长句,有利于营造紧张的气氛。

语文试卷 第7页(共12页) 18.夜行路上惊心动魄,“我”的心理反应也多有变化。请根据所列情节,将表格填写完整。(每空不超过4个字) 情节 “我”的心理反应 想快速通过三岔路口时,忽见有人影一晃 ① 想甩掉对方,却发现对方与“我”同路 迟疑 两人结伴同行,心照不宣地变换位置 ② 野鸡腾空而起,两人同时朝腰间摸去 警觉 赶到目的地,看见村口站岗的八路军哨兵 ③ 19.小说多处描写“月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20.请依据小说中的相关信息推断“同行人”的身份,并概括出三点理由。

三、作文(60分,含书写分3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传递着讯息,春风一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风显示着力量,大鹏乘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风是一种潮流,一种情味,一种启示…… 请以“风从这边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语文试卷 第8页(共12页)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

一、

1.【答案】(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贫贱不能移 (3)大漠孤烟直 (4)一览众山小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但愿人长久 (7)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答案】墨 汲 炽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1)李逵。示例: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头脑简单、率真无心计、

滑稽可爱、蔑视权贵,具有反抗精神。 (2)D 二、阅读与赏析 (一)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1)等到 (2)喂养

语文试卷 第9页(共12页) (3)倒下

11.【答案】(1)看见一只老虎挡道,就驱赶着马避开它,从其他小路走了。 (2)过了几十年,老虎突然死了,郭义官不久也死了。 (二)

12.【答案】(1)日落川暗、孤舟泊岸、猿啸潭空、就枕灭烛、渔歌夜传、鸡鸣报晓。 (2)幽深冷寂。后两联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的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

桃花源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三)

13.【答案】①化用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②突出蚊

子之多,让人们对利用台风暴雨消灭蚊子的办法抱有期待。③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答案】示例:一滴雨就能让蚊子呜呼哀哉吗? (四) 15.【答案】B

16.【答案】这句话阐述了“欲望的顶线”的正反面,一方面它可以促使人前进,另一方

面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节制”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这句话通过对“欲望的顶线”的辩证认识,引出下文对如何进行“理智的调控与节制”的讨论。 (五) 17.【答案】D

18.【答案】①吃惊②提防③放松

19.【答案】第①段交代故事背景,引出下文对故事的回忆。第⑥段交代天气,推动故事

情节发展,为下文“我”和不明身份的人同行做铺垫。第①④两段交代了时间的流逝。

20.【答案】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地下交通员。理由:①从第⑥段中“我俩本能地拉开

架势,同时朝腰间摸去”,可以看出他和“我”一样高度警觉;②第⑦段中他和“我”都放弃了探照灯照来照去的南边和摩托车来回穿梭的东边,而是往寂静的西边走;③第⑧段中他先沿着深沟滚了下去,并小声喊“我”下去,从中可以看出“同行人”

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2页)

身手不凡,经验丰富,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地下交通员。 三、作文 21.【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词:“风”“这里”。第一个关

键词“风”指代我们生活中一些为人处世的习惯准则,一些口口相传的品质,或是一些充满时代特色的事物,而后不断扩大,形成风气。第二个关键词“这里”可以引发疑问,“这里”指的是哪里?“这里”应该是这个风气传播开来的载体。结合社会现状,可以是具有传播作用的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先确定好中心内容,再由感情基调引入素材,最后在升华主题时紧扣“风”的指代内涵,突出文章主旨,做到首尾呼应。

语文试卷 第11页(共12页) 语文试卷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