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6期 第29卷 (总318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1TrUTE OF皿 IN PRoV CE Nm 6.2013 VoL 29 Toral NO.318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及促进策略 徐秀凤 (长春市宽城区浙江小学,吉林长春130051)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具体探讨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及促进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途径;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一1580(20l3)o6—0023—02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能产生主动发展的愿望,才能自觉地去学习、思考、 实践。二是要努力学习。教师要发展,就要学习,不 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 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 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 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了 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 要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教育 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课 程改革的实践者,同时还要做学生思想观念的启迪 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道德素养的塑造者。由此可 见,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 改革发展的动向,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向优秀教 师和共事的伙伴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 的爱,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的优良教育教 学方法;要向实践学习,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 积累教学经验。三是要勇于实践。教师职业的特殊 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 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作 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是 一个与主体性密切相关的复杂过程,有赖于教师以 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积极 中学习、探究,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这就要求教师 不要被动地做教育改革的跟随者,而要主动地做积 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探索 者。四是要不断总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 断成长的过程,但它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需要教 师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为此,要求教师要 经常反思,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丰富 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策略 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完备的知识系统、教育实践与 研究能力。其中积极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是教师专 业化发展的动力,完备的知识系统是教师专业化发 展的基础,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保证。 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我觉得教师要实现 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通过以下途径:一是要坚定 信念。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就要有忠 于职守、热爱岗位,树立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一生 的决心。只有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才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通 过有效的策略,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引领与业务培训, 收稿日期:2Ol3— 2—2O 作者简介:徐秀风(1962一),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市宽城区浙江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管理与教师发展。 23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在课程改革实 践中,新旧教学观念的碰撞,课程标准、结构、内容和 实施方式的变革等,都打破了旧有的教学平衡,迫切 需要教师努力学习和认真思考。但是,由于当前生 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的教师,特别 是年轻教师,不屑、不肯、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这 显然不能适应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为此,学 校管理者要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努力使教 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要鼓励 教师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 强学习。一是自主学习。面对新课程,要求教师要 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以利于适应未来 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会创新学习,以利于把知识转化 为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 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以利于快速完善、更 新和超越自我,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二是 同伴互助。为了引导同伴互助,可以采取教研组、备 课组、学习小组等形式,利用教师座谈、课题研究、观 摩研讨、网络交流等策略,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 题,组织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最终形 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教师共享。三是专家引领。如 果说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 路,那么专业引领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在教师 与专家的互动中,一次次平等的对话,一次次心灵的 交流,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理念的升华,一定 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其次,要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随着课程改革 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普通文化知识、专 业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优秀教师的个人实践知 识,还要掌握语言表达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技能、教 育科研技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能等,从而使 自己能够胜任新课程教学。为此,可以通过丰富多 彩的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比如:可 以通过听随堂课、推门课、邀请课,领导与教师共同 探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使教 师学会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节。 再次,要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面对新课程,尤 其需要教师提高科研、反思和课程(包括校本课程 的开发和实施综合课程)这三方面能力。为此,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在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总会不断涌现, 很多问题用过去的经验、理论来应付和解释是行不 通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 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总结教学 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要引导教师从 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 探索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索与新课 程要求相适应的备课、上课、辅导的方式和方法;研 究学生的认知差异,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基 本策略,研究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等等。从而使教师主动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 欲望,在研究中提高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二是 引导教师不断进行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其 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 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 以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三思”:即课前反思、 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要求教师反思教学 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现状、课 程资源等;课中反思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课堂的生成等保持时 刻的反省,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活动;课后反思要求教师运用教学后记或教学日记的 形式,记载成功之笔、牢记失败之处、捕捉瞬间灵感、 珍视学生见解、进行再教设计等。三是鼓励教师参与 课程开发。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必须增强教师的课 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校本课程 的开发使教师得以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 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取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 位教师的共同参与、探究和合作,在此过程中,可以使 教师在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索与实践,从 而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振才.探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路径【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2007(08). [2]刘建明,何梦麟.关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J].小学 教学研究,2008(12). [3]谢维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及方法[J].西部科教 论坛,2009(01). [4]江美华.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种途径[J].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2009(o4). [5]厚嫡.对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 研究,2010(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