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试卷

来源:抵帆知识网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化学试卷(A卷)(总1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B.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答案】 C 【考点】

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

𝐴、细铁粉有强还原性; 𝐴、陶瓷是硅酸盐产品; 𝐴、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𝐴、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解答】

𝐴、细铁粉有强还原性,故能做食品的抗氧化剂,故𝐴正确;

𝐴、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之一,故𝐴正确; 𝐴、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故𝐴错误; 𝐴、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故蚕丝的衣服不能用含酶的洗衣粉来洗涤,故𝐴正确。

2

2. 3𝐴在月球上储量丰富,4𝐴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的初级粒子。下列关

于3𝐴和

4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𝐴的中子数为2 B.

4𝐴的质量数为4

C.两者互为同位素 D.两者为同一种核素 【答案】 D 【考点】 核素

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

𝐴、元素符号的含义以及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分析; 𝐴、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

𝐴、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𝐴、

3𝐴和

4𝐴质量数不同,是不同原子。

【解答】

𝐴.3𝐴质子数为1,3𝐴中子数为3−1=2,故𝐴正确;

𝐴.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4𝐴的质量数为4,故𝐴正确;

𝐴.3𝐴和

4𝐴质子数相同为1,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确;

𝐴.3𝐴和4𝐴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故𝐴错误;

3

𝐴3.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下列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𝐴𝐴 【答案】 B 【考点】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氮元素化合价,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B.𝐴𝐴3

C.𝐴𝐴2

D.𝐴𝐴𝐴3

𝐴.𝐴𝐴中氧元素化合价−2价,𝐴元素化合价+2价, 𝐴.𝐴𝐴3中氢元素化合价+1价,𝐴元素化合价−3价, 𝐴.𝐴𝐴2中氧元素化合价−2价,𝐴元素化合价+4价,

𝐴.𝐴𝐴𝐴3中氧元素化合价−2价,氢元素化合价+1价,𝐴元素化合价+5价,

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𝐴𝐴3,

4. 如图装置可用于( )

A.加热𝐴𝐴𝐴𝐴𝐴3制𝐴𝐴2 B.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𝐴2

C.用𝐴𝐴4𝐴𝐴和𝐴𝐴(𝐴𝐴)2反应制取𝐴𝐴3

4

D.用浓盐酸和𝐴𝐴𝐴2应制取𝐴𝐴2 【答案】 B 【考点】 氨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发生装置 【解析】

如图装置是用来液体和液体、液体和固体反应或加热反应制备气体,气体难溶于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𝐴.加热𝐴𝐴𝐴𝐴𝐴3制𝐴𝐴2是固体加热,试管应略向下倾斜,故𝐴错误; 𝐴.氢气难溶于水,装置可以用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𝐴2,故𝐴正确; 𝐴.用𝐴𝐴4𝐴𝐴和𝐴𝐴(𝐴𝐴)2反应制取𝐴𝐴3,需要加热固体化合物,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氨气极易溶于水,故𝐴错误;

𝐴.用浓盐酸和𝐴𝐴𝐴2应制取𝐴𝐴2,反应需要加热,氯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𝐴错误;

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𝐴2𝐴4 B.乙醇的分子式: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 C.𝐴𝐴的电子式:𝐴:𝐴 D.𝐴2−结构示意图:

【答案】

5

D 【考点】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

𝐴、用一条短线来代替一对共用电子对所得到的式子为结构式; 𝐴、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式子为分子式; 𝐴、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

𝐴、硫离子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 【解答】

𝐴、用一条短线来代替一对共用电子对所得到的式子为结构式,故其结构式为

,故𝐴错误;

𝐴、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式子为分子式,故乙醇的分子式为𝐴2𝐴6𝐴,故𝐴错误;

𝐴、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其电子式为

,故𝐴错误;

𝐴、硫离子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𝐴正确。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𝐴++𝐴𝐴−=𝐴2𝐴

B.碳酸钙溶于醋酸:𝐴𝐴𝐴𝐴3+2𝐴+=𝐴𝐴2++𝐴𝐴2↑+𝐴2𝐴

6

C.𝐴𝐴𝐴𝐴3溶液中加入铁粉:2𝐴𝐴3++𝐴𝐴=3𝐴𝐴2+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 【答案】 C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𝐴.氢氧化镁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𝐴.醋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 𝐴.二者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𝐴.电荷不守恒。 【解答】

𝐴.氢氧化镁属于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𝐴++𝐴𝐴(𝐴𝐴)2=2𝐴2𝐴+𝐴𝐴2+,故𝐴错误;

𝐴.醋酸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醋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𝐴𝐴𝐴𝐴3+2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2𝐴+𝐴𝐴2↑+2𝐴𝐴3𝐴𝐴𝐴−,故𝐴错误;

𝐴.𝐴𝐴𝐴𝐴3溶液中加入铁粉,离子方程式:2𝐴𝐴3++𝐴𝐴=3𝐴𝐴2+,故𝐴正确;

𝐴.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方程式: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2++2𝐴𝐴,故𝐴错误;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𝐴𝐴𝐴𝐴𝐴3 比𝐴𝐴2𝐴𝐴3 稳定

7

B.胆矾可用作净水剂

C.钠和过氧化钠均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D.𝐴𝐴3+遇𝐴𝐴𝐴𝐴溶液显红色 【答案】 D 【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

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𝐴.胆矾为𝐴𝐴𝐴𝐴4⋅5𝐴2𝐴,不可用作净水剂; 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𝐴.𝐴𝐴3+遇𝐴𝐴𝐴𝐴溶液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溶液。 【解答】

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𝐴𝐴2𝐴𝐴3难以分解,所以𝐴𝐴2𝐴𝐴3比𝐴𝐴𝐴𝐴𝐴3 稳定,故𝐴错误;

𝐴.胆矾为𝐴𝐴𝐴𝐴4⋅5𝐴2𝐴,不可用作净水剂,明矾用作净水剂,故𝐴错误;

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没有氢气放出,故𝐴错误; 𝐴.𝐴𝐴3+遇𝐴𝐴𝐴𝐴溶液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溶液,所以𝐴𝐴3+遇𝐴𝐴𝐴𝐴溶液显红色,故𝐴正确。

8. 图为番茄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8

A.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该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减少 【答案】 C 【考点】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回答。 【解答】

𝐴.该装置构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𝐴正确; 𝐴.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𝐴正确;

𝐴.电子是从负极流向正极,而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故𝐴错误;

𝐴.锌作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锌离子,故锌片质量会减少,故𝐴正确。

9. 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𝐴2和𝐴3

9

B.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2与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3 C.甲烷与乙烷

D.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2𝐴𝐴3与

【答案】 D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答】

𝐴.𝐴2和𝐴3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故𝐴错误; 𝐴.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2与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3是烯烃和烷烃,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𝐴错误;

𝐴.甲烷与乙烷是同系物,不是同分异构体,故𝐴错误; 𝐴.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2𝐴𝐴3与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同分异构体,故𝐴正确;

10. 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A.碳酸氢钠 B.二氧化硅

C.氯化钠

D.氯化氢

【答案】 A 【考点】

离子化合物的定义和种类

10

化学键 【解析】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碱金属和第𝐴𝐴𝐴族元素与第𝐴𝐴𝐴、第𝐴𝐴𝐴𝐴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解答】

𝐴.碳酸氢钠中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碳酸氢根离子中𝐴、𝐴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𝐴正确;

𝐴.二氧化硅中只存在𝐴𝐴−𝐴共价键,故𝐴错误; 𝐴.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𝐴错误; 𝐴.𝐴𝐴𝐴分子中只存在𝐴−𝐴𝐴共价键,故𝐴错误;

11. 关于1 𝐴𝐴𝐴⋅𝐴−1 的𝐴𝐴𝐴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𝐴𝐴−的物质的量为1𝐴𝐴𝐴 B.所含溶质的质量为40 𝐴

C.𝐴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𝐴𝐴𝐴⋅𝐴−1

D.取100𝐴𝐴该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浓度变为0.5𝐴𝐴𝐴⋅𝐴−1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1 𝐴𝐴𝐴⋅𝐴−1 的𝐴𝐴𝐴𝐴溶液为每1𝐴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𝐴𝐴𝐴,据此分析。

11

【解答】

𝐴、由于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𝐴错误;

𝐴、由于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无法计算,故𝐴错误;

𝐴、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𝐴𝐴𝐴/𝐴,故钠离子的浓度也为1𝐴𝐴𝐴/𝐴,故𝐴正确;

𝐴、浓度不等的两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加和,故取100𝐴𝐴该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溶液体积不是200𝐴𝐴,故浓度不是0.5𝐴𝐴𝐴/𝐴,故𝐴错误。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关联的是( ) 选项 𝐴 𝐴 𝐴 𝐴 A.𝐴

性质 甲烷能在𝐴2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乙醇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淀粉能发生水解 B.𝐴

用途 甲烷用作洁净燃料 苯用作萃取剂 乙醇用作溶剂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 C.𝐴

D.𝐴

【答案】 A 【考点】

淀粉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

𝐴.甲烷燃烧放热,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 𝐴.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为化学变化,而萃取为物理变化; 𝐴.酯化反应中乙醇中𝐴−𝐴键断裂,发生化学变化; 𝐴.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12

【解答】

𝐴.甲烷燃烧放热,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则甲烷用作洁净燃料,故𝐴正确;

𝐴.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为化学变化,而萃取为物理变化,二者无关系,故𝐴错误;

𝐴.酯化反应中乙醇中𝐴−𝐴键断裂,发生化学变化,而乙醇作溶剂为物理性质,二者无关系,故𝐴错误;

𝐴.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二者无关系,故𝐴错误;

13.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用过滤法除去乙酸中的乙醇

B.用𝐴𝐴𝐴𝐴4酸性溶液鉴别乙烯和𝐴𝐴2 C.用碱溶法除去𝐴𝐴2𝐴3 中的𝐴𝐴𝐴2

D.用加热的方法提取𝐴𝐴4𝐴𝐴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 【答案】 B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

𝐴.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

𝐴.乙烯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𝐴.二者均与碱液反应; 𝐴.加热碘升华,氯化铵分解。 【解答】

13

𝐴.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不能过滤分离,可蒸馏分离,故𝐴错误; 𝐴.乙烯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𝐴正确;

𝐴.二者均与碱液反应,不能除杂,故𝐴错误;

𝐴.加热碘升华,氯化铵分解,则加热法不能分离,故𝐴错误;

14. 如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𝐴𝐴−2𝐴−=𝐴𝐴2+ B.负极反应:𝐴𝐴−2𝐴−=𝐴𝐴2+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 D.一段时间后,硫酸铜溶液浓度增大 【答案】 C 【考点】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

该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为:𝐴𝐴−2𝐴−=𝐴𝐴2+,铜作正极,电极反应:𝐴𝐴2++2𝐴−=𝐴𝐴,总反应为: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

𝐴𝐴2+,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4

𝐴.铜作正极,电极反应:𝐴𝐴2++2𝐴−=𝐴𝐴,故𝐴错误; 𝐴.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为:𝐴𝐴−2𝐴−=𝐴𝐴2+,故𝐴错误;

𝐴.铜作正极,电极反应:𝐴𝐴2++2𝐴−=𝐴𝐴,所以铜片质量增加,故𝐴正确;

𝐴.该装置电池总反应为: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则一段时间后,硫酸铜溶液浓度减小,故𝐴错误;

15. 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俗称冰醋酸

B.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可用食醋清洗热水壶中的水垢 D.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答案】 D 【考点】 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乙酸含−𝐴𝐴𝐴𝐴,具有酸性,含𝐴=𝐴键,可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且无水乙酸为冰醋酸,以此来解答。 【解答】

𝐴.无水乙酸俗称为冰醋酸,故𝐴正确;

𝐴.乙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𝐴正确;

𝐴.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可用食醋清洗热水壶中的水垢,故𝐴正确;

15

𝐴.分子中含单键和双键,故𝐴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为选做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试题分为A、B两组,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并将选做题组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做题A组(化学与生活)

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青霉素需要进行皮试 B.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不能滥用 C.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

D.氢氧化钠能中和盐酸,可用作抗酸药 【答案】 D 【考点】

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

𝐴、青霉素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𝐴、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 𝐴、阿司匹林能解热镇痛; 𝐴、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 【解答】

𝐴、青霉素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使用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故𝐴正确; 𝐴、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滥用,故𝐴正确;

𝐴、阿司匹林能解热镇痛,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故𝐴正确; 𝐴、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故不能用作抗酸药,故𝐴错误。

16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米经蒸煮和发酵可酿造白酒 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答案】 C 【考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

𝐴.大米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 𝐴.一克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大约可以产生39.8千焦的热能,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

𝐴.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多糖、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𝐴.氨基酸通过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蛋白质。 【解答】

𝐴.大米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故𝐴正确;

𝐴.一克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大约可以产生39.8千焦的热能,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故𝐴正确;

𝐴.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和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𝐴错误;

17

𝐴.氨基酸通过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蛋白质,蛋白质水解,肽键断裂,反应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𝐴正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家材料的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可以马上入住

B.为了避免灰尘进入,新房子最好关闭门窗 C.大理石是最安全的装修材料,没有任何污染 D.新添木家具应注意甲醛的污染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

甲醛有毒且能致癌,一些装修材料、木制家具中均还有甲醛,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因此新装修的房子要经常开窗通风,一段时间以后在入住;大理石中也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属于污染物,据此回答。 【解答】

𝐴、甲醛有毒,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的新房子,应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能入住,故𝐴错误;

𝐴、甲醛有毒,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的新房子,要经常开窗通风,故𝐴错误;

𝐴、大理石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故𝐴错误;

18

𝐴、甲醛有毒,新添木家具应注意甲醛的污染,故𝐴正确;

面包是我们的日常食物之一,松软的面包有赖于发酵粉的功劳,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可用来发酵面包的是( ) A.花生油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

B.白砂糖

C.白醋

D.小苏打

1,物理方面。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使面包中产生小孔。 2,化学方面。碳酸受热分解形成二氧化碳。 3,生物方面。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发酵慢,面团容易变酸。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正常发酵,需要酸性环境下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解答】

酸性环境下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小苏打(碳酸氢钠),花生油属于油脂不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白砂糖与酸不反应,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属于酸,都不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为保护好蓝天白云,减轻“雾霾”,应采用的措施是( ) A.私家车耗油少,出行尽量不要坐公交车 B.增加工厂烟囱高度

C.生活垃圾污染大,应焚烧处理 D.尽可能多种些花草树木

19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

减少雾霾污染,应减少颗粒物的排放,机动车尾气、工厂烟雾排放、垃圾焚烧等都会加剧雾霾的产生,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𝐴.私家车使用产生大量废气、灰尘颗粒物,会加剧雾霾的形成,故𝐴错误;

𝐴.增加工厂烟囱高度,不能减少废气、烟雾的排放,不会减轻雾霾,故𝐴错误;

𝐴.大量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烟尘等,加剧雾霾的形成,故𝐴错误; 𝐴.尽可能多种些花草树木,可以吸收部分废气,吸附固体颗粒物,有助于减少雾霾的形成,故𝐴正确;

选做题B组(化学与技术)

以下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材料是( ) A.不锈钢 【答案】 C 【考点】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解析】

B.陶瓷

C.合成纤维

D.硬铝

20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制造化工产品、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解答】

𝐴.不锈钢是钢铁炼制后加入镍、铬等金属形成的合金,不是以化石燃料为原料,故𝐴错误;

𝐴.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故𝐴错误;

𝐴.合成纤维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制造化工产品,故𝐴正确;

𝐴.硬铝是铝合金,主要原料是铝土矿等,不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材料,故𝐴错误;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可为纯碱、硫酸、镁和铝等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料。下列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 A.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 B.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

C.以海水为原料可直接浓缩得到镁单质 D.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金属铝 【答案】 C 【考点】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解析】

𝐴.通过反应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2+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4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3△

𝐴𝐴2𝐴𝐴3+𝐴𝐴2↑+𝐴2𝐴↑获得纯碱;

21

𝐴.硫铁矿的主要成分为𝐴𝐴𝐴2,是工业制硫酸(𝐴2𝐴𝐴4)的原料; 𝐴.还是中𝐴𝐴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通过电解法获得;

𝐴.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𝐴12𝐴3,含杂质𝐴𝐴2𝐴3和𝐴𝐴𝐴2)为原料生产铝。 【解答】

𝐴.侯氏制碱法原理为: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2+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𝐴△

3↓+𝐴𝐴4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3+𝐴𝐴2↑+𝐴2𝐴↑,所以可用粗盐为原料制纯碱,故𝐴正确;

𝐴.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𝐴𝐴𝐴2+11022𝐴𝐴2𝐴3+8𝐴𝐴2,故𝐴正确; 𝐴.工业制镁是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完成,发生反应为: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2↑,故𝐴错误;

𝐴.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𝐴12𝐴3,电解后熔融𝐴12𝐴3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𝐴𝐴2𝐴3,2𝐴𝐴2𝐴34𝐴𝐴+302↑,故𝐴正确;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可将生活用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 C.可用沉淀剂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D.用明矾净水,不涉及化学变化 【答案】 C 【考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22

【解析】

𝐴、我们所说的水指的是淡水,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𝐴、生活用水和工厂废水的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𝐴、用沉淀剂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 𝐴、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 【解答】

𝐴、我们所说的水指的是淡水,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𝐴错误;

𝐴、生活用水和工厂废水的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故不能排放到湖泊和海洋中,故𝐴错误;

𝐴、用沉淀剂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𝐴正确;

𝐴、明矾净水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先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来净水。明矾水解生成胶体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𝐴错误;

下列化学工艺符合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 A.利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制硫酸铜

B.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制1,2−二氯乙烷 C.无机化工生产中使用𝐴2𝐴2 代替𝐴𝐴2作氧化剂 D.用苯代替𝐴𝐴𝐴4 萃取碘水中的碘 【答案】 C 【考点】

23

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 【解析】

绿色化学要求:原子利用率百分之百的意思是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没有污染物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𝐴.利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制硫酸铜,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𝐴不选;

𝐴.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制1,2−二氯乙烷,伴随副反应发生,原子经济利用率低,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𝐴不选;

𝐴.无机化工生产中使用𝐴2𝐴2 代替𝐴𝐴2作氧化剂,过氧化氢还原产物为水,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𝐴选;

𝐴.苯与四氯化碳都是有毒物质,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𝐴不选;

施用化肥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 B.草木灰含有𝐴2𝐴𝐴3,可作为钾肥使用 C.储存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 D.化肥会有利农作物生长,应大量使用 【答案】 D 【考点】

几种化学肥料的鉴别 【解析】

24

𝐴、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农业生产所用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

𝐴、𝐴2𝐴𝐴3属于可溶性钾盐,故可作为钾肥使用; 𝐴、碳酸氢铵不稳定;

𝐴、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解答】

𝐴、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且土壤和水不能提供,需要人们施加,农业生产所用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故𝐴正确;

𝐴、草木灰含有𝐴2𝐴𝐴3,𝐴2𝐴𝐴3属于可溶性钾盐,故可作为钾肥使用,故𝐴正确;

𝐴、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的挥发导致化肥失效,故保存时应该是密封保存并置于阴凉通风处,故𝐴正确;

𝐴、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合理使用,故𝐴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工业上,用活性炭法还原氮氧化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活性炭和

𝐴𝐴,发生反应: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𝐴2(𝐴)。在𝐴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𝐴𝐴𝐴⋅𝐴−1)如表所示:

𝐴𝐴/min 物质 0 1.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40 0.30 0.30 50 0.40 0.30 0.30 𝐴𝐴 𝐴2 𝐴𝐴2 (1)标准状况下,1𝐴𝐴𝐴𝐴2的体积约为________𝐴。

(2)打雷时,空气的中𝐴2可转化为𝐴𝐴,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25

(3)实验室中收集𝐴𝐴2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𝐴𝐴3可选用________做干燥剂。

(4)反应30 分钟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 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

22.4

𝐴2+𝐴22𝐴𝐴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𝐴𝐴𝐴𝐴𝐴3溶液,碱石灰 是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

(1)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𝐴/𝐴𝐴𝐴,根据气体体积𝐴=𝐴𝐴𝐴来计算;

(2)𝐴2在放电时和氧气反应后生成𝐴𝐴;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和空气不反应;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据此分析;

(4)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均保持不变,据此分析。 【解答】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𝐴/𝐴𝐴𝐴,故1𝐴𝐴𝐴气体体积𝐴=𝐴𝐴𝐴=

1𝐴𝐴𝐴×22.4𝐴/𝐴𝐴𝐴=22.4𝐴,故答案为:22.4;

26

𝐴2在放电时和氧气反应后生成𝐴𝐴,故化学方程式为𝐴2+𝐴22𝐴𝐴,故答案为:𝐴2+𝐴22𝐴𝐴;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和空气不反应,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和𝐴𝐴𝐴𝐴𝐴3不反应,故还可以用排饱和

𝐴𝐴𝐴𝐴𝐴3溶液来收集;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故可以用碱石灰来干燥,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𝐴𝐴𝐴𝐴𝐴3溶液的方法;碱石灰; 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均保持不变,而反应

30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20min时的相同,故说明30min时反应达平衡,

故答案为:是。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周期 二 三 四 Ⅰ𝐴 ⑨ Ⅱ𝐴 ③ Ⅲ𝐴 ④ Ⅳ𝐴 ⑤ Ⅴ𝐴 ① Ⅵ𝐴 ⑥ Ⅶ𝐴 ② ⑦ ⑩ 0 ⑧ (1)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2)②、⑥、⑦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填写序号)。

(3)③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4)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7

(5)表中元素的化合物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𝐴,𝐴 ⑥>⑦>②

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2↑,𝐴𝐴𝐴 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2𝐴2𝐴

𝐴𝐴𝐴2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𝐴、②为𝐴、③为𝐴𝐴、④为𝐴𝐴、⑤为𝐴𝐴、⑥为𝐴、⑦为𝐴𝐴、⑧为𝐴𝐴、⑨为𝐴,⑩为𝐴𝐴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𝐴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4)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水;

(5)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为二氧化硅。 【解答】

28

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金属性最强的为𝐴;𝐴为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故答案为:𝐴;𝐴;

⑥、⑦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⑥>⑦;②、⑦同主族,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⑦>②,所以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⑥>⑦>②, 故答案为:⑥>⑦>②;

𝐴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2↑,在该反应中,+1价𝐴元素被还原为0价,则𝐴𝐴𝐴为氧化剂, 故答案为:𝐴𝐴+2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2↑;𝐴𝐴𝐴;

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𝐴𝐴;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𝐴𝐴𝐴,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偏铝酸钾与水,反应方程式为: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2𝐴2𝐴, 故答案为:𝐴𝐴;𝐴𝐴(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𝐴𝐴2+2𝐴2𝐴; 表中元素的化合物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该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𝐴𝐴𝐴2, 故答案为:𝐴𝐴𝐴2。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9

(2)𝐴和𝐴经过反应②可生成乙酸乙酯,则化合物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下列关于乙烯和化合物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乙烯分子中六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B.乙烯能使溴水溶液褪色

C.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 D.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4)下列物质的反应类型与反应②相同的是( ) A.甲烷燃烧 C.苯与溴反应 【答案】 加成反应

B.乙烯生成聚乙烯 D.淀粉水解

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

C C 【考点】 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𝐴为𝐴𝐴3𝐴𝐴2𝐴𝐴,𝐴与𝐴反应生成乙酸乙酯(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3),则𝐴为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 (1)①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2)𝐴与𝐴反应生成乙酸乙酯(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3),则𝐴为羧酸; (3)𝐴、乙烯(𝐴𝐴2=𝐴𝐴2)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𝐴、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30

𝐴、乙酸乙酯可以溶解在乙醇中;

𝐴、乙醇常用作有机溶剂,利用其沸点低来提纯物质;

(4)反应②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3),属于取代反应,据此判断。

𝐴、燃烧为氧化反应;

𝐴、乙烯生成聚乙烯为加聚反应; 𝐴、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𝐴、淀粉水解为水解反应。 【解答】

①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𝐴与𝐴反应生成乙酸乙酯(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3),则𝐴为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

故答案为: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

𝐴、乙烯(𝐴𝐴2=𝐴𝐴2)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𝐴正确;

𝐴、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𝐴正确;

𝐴、应选取饱和碳酸钠溶液作除杂剂,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故𝐴错误;

𝐴、乙醇常用作有机溶剂,可以将有机物溶解,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再利用其沸点低来获得中药成分,故𝐴正确; 故答案为:𝐴;

反应②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𝐴𝐴3𝐴𝐴𝐴𝐴𝐴2𝐴𝐴3),属于取代反应,

31

𝐴、燃烧为氧化反应,故𝐴错误;

𝐴、乙烯生成聚乙烯为加聚反应,故𝐴错误; 𝐴、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𝐴正确; 𝐴、淀粉水解为水解反应,故𝐴错误; 故答案为:𝐴。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