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初探
作者:孔凡校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0期
前言: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只有切实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广西职业院校教师的现状,从教育部门、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和企业等方面,初步探索了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2011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在文件中明确提出[1],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基于广西职业院校教师的现状,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一、广西职业教育教师现状
跟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就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职业院校教师整体职业能力的高低所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整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关系不仅仅关系了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兴衰成败。受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总体落后发达地区。自2007年底在全区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以来,广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无论是在师资数量,还是师资队伍素质和结构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总体来说,教师队伍的发展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是长期制约广西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设置标准》,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应介于18:1-22:1之间,世界上普遍认为的合理生师比为16:1,而广西自2008年以来职业院校生师比一直是26:1左右,可见教师缺口较大。生师比例过高,使得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职业学校重实践、轻理论、学生自觉性比较差等因素,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同时,随着广西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将产生更加突出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2.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不合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水平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目前职业院校教师本身职业能力的结构极不合理,表现在:一方面文化课教师数量多,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使得中职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学的老师很大部分从文化课转岗而来,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基础。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的来源相对单一。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一般来源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则大多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选聘,少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相对于职业教育模式,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往往缺少职业技能的培训,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较差。再者,广西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而且,并未形成有效的补充机制。 3.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
林春丽等人的抽样调查发现[2],广西职业院校教师从任职开始,累计培训时间低于三个月的人员占全部教师的比例为36.6%,累计培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比例为22.8%。我们对照一下国务院在2005 年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由此可见,广西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实与国务院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培训的类别中,参加继续教育、专家讲座等类别培训的人员分别占了24. 2%和21.4%,而分别有14.4%的人员参与学校外研修班和参观考察类型的培训,其余分别是远程学习占8.1%,会议培训为7.1%,其它培训为4.4%。在这些参加培训的教师中,只有6%的人员参与了企业顶岗实习,说明目前职业院校教师严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二、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途径
1.源头上把关,培养适合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教师
近年来,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随之而来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也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2011年,教职成[2011]17号《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3],到2015年,中职学校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的目标,并在全国建立10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文件中要求省级基地和企业实践单位应在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上进一步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广西科技大学作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体系建设方案,从培养源头上把关,培养合格的中职学校教师。
2.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第一,合理布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结合广西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和教师培训需求,依托普通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继续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例如大力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计划等,从而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升在职教师职业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改善目前培训不足、经费缺乏、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场所和培训方式方法不合理等不利条件,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各地教育部门要严格把关,合理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通过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严格评估每一次培训的目标、师资、过程、效果,建立动态的评估机制,以评促建,切实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第三,选择典型企业,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手段,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到教师培训中来。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工作,从而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生产经验。
3.建设有效补充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建设有效的教师补充机制,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人才到职业教育中来。教育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及保障制度,注重从企业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充分利用培养培训院校的资源,以对口支援、委托培养、免费师范生培养等形式加大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力度。
通过对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对职业院校教师紧缺的专业,特聘兼职教师,并采取有效的制度措施,切实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增宽教师补充的渠道。
三、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培养培训单位、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1. 教育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
教育部门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和社会宣传上提供制度保证。一是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经费的有效利用。三是拓宽宣传职业院校教师师德楷模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渠道,通过在职业教育教师中树立典型模范,使整个社会形成关心职业教育、尊重职业教育教师的良好氛围。 2.培养培训单位加强内涵建设,保证培养培训质量
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根本途径是要在培养和培训两个方面保证质量。承担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院校和企业要修自身、提内功,狠抓内涵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培养培训单位自身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合理规划,制定教师制定职业能力发展计划
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做好本校教师提升培训的合理规划.在保障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帮助教师制定职业能力发展计划,不断提升本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4.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培训
开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因此,企业应该主动参与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达到企业、教师和学生多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12月
[2]林春丽,郭正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对策探讨—基于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抽样调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2,3(2):89-92
[3]《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12月
[4]刘魁,高慧君.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12,20(4):98-101
基金项目: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桂教师范[2012]66号,立项编号:2012JS091) 作者简介:
孔凡校(1981-),男,汉族,河北邢台人,讲师,硕士。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