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Shaanx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0年11月第33卷第6期Nov.2010Vo.l33No.6
中成药学!案例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苑述刚阮时宝马少丹陈学习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方剂学教研室,福州350108)
摘要: 中成药学!是一门中医药高校新开设课程,其涵盖较多学科知识且实用性强;本文通过案例式教学
法在本课程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教学法实践中需要把握的原则,并通过此教学方法的实践,有助于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中成药,提高临床辨证选用中成药的能力。
关键词: 中成药学!;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68X(2010)06-0124-02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遵循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按照一定的制备工艺生产而
[1]
成的中药制品。 中成药学!是研究和阐述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对每一种中成药的制法、功用、主治、配伍及临床应用等内容研究颇详,是传统方剂学科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更加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实用型人才的锻造。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许多兄弟院校相续开设了 中成药学!这一选修课程。福建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在全国较早开展此门课程的教学,早在2004年就率先编写了 中成药学!教材,并于2009年8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正确选择使用中成药,掌握中成药的基本知识,研究开发中成药等素质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多是被动填鸭式接受老师讲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辨证选成药的能力。基于此,我们在本课程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1案例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将一定数量的案例引入到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理论课堂教学中,然而据文献报道,至今还没有见该方法运用于 中成药学!的课堂教学中。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将案例式教学方法作为 中成药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选用中成药的综合能力。
我们近年来在 中成药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了该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要求掌握的一级中成药,收集其历代名老中医医案及我们的临证病案,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授课中,首先详述典型医案的症状,然后让学生根据症状进行讨论互动,归纳辨证结果并陈述其辨证理由;最后确定治法和选择适合的中成药,要求学生讲清所选中成药与医案中的症状、证候的联系。如我们讲完补气中成药时插入一案例:患者,男,35岁,2002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自诉两年来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觉似异物感;初以为慢性咽炎,自服∀抗炎#西药而效差;经市内各大医院检查为∀悬雍垂下垂#,西医手术部分切除后,症状暂时好转;后又复发同前。前后诊治数医而乏效,苦不堪言。观患者悬雍垂松弛,与舌中根部相接触,面色萎黄,询及伴有倦怠乏力,食少不欲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教师先让学生对此病案进行辨证,并提出治疗方法和所选中成药,然后进行班级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阐明所选成药理由,最后由老师再加以点评。本案断为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证,治以补中气,升清阳,选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患者服用补中益气丸三瓶后,诸症消失。
通过案例教学法在 中成药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将中医理、法、方、药融合贯通,既有助于理解、掌握已学过的中成药,又加强了临床辨证技能和遣方选药能力的训练。该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明确学习中成药的重要性;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密切了师生和谐关系。
2案例式教学法实施时应把握的原则2.1所选案例应注重典型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时所择取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能与所授教材理论内容紧密结合,能充分全面地反映疾病的一般规律,又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2.2插入医案应注重多样化在进行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病案的插入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前插入法、直观插入法、分析归纳法、角色扮演法等。案例的插入可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即进行,也2010年11月第33卷第6期Nov.2010Vo.l33No.6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anx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125可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进行,当然也可以在相类似的
成药讲授完后导入。多种教学法的采用可以利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容易投入到病案分析与讨论之中。2.3教师应注重启迪引导学生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而言,缺乏临床经验,且具更过于追求理论、重视探讨发病机制的思维特点,治疗方案完全照搬书本,忽视疾病的辨证选药。故案例式教学实施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更好的启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锻炼学生辨证选药的综合能力和∀理--法--药#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便于将来参加工作后能及时地进入角色,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案例式教学法实施的效果3.1改革了传统教学观念以往的中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多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教育为主,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多是被动接受。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动传授者,更多则是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通过启发、引导、推理及总结等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次要地位。此方法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一杆子插到底#单一封闭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革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力促进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关系。3.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互动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要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具备启发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
断更新知识,坚持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教师授课内容丰富,学生才能从教师传授的理论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自然也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案例式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辨证选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将临床治疗的病案充实于教学中,给教学予以新的生命力。3.3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案例式教学涉及病案的辨证及治疗,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常常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思考,然后运用自己所学习过的中医基础知识做出正确的辨证诊断和治疗,内心充满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辨证运用中成药的能力,更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4总结
总之,本研究首次将案例式教学法运用于 中成药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了 中成药学!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中成药理底,培养询生的临证选中成药能力,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另外,本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革为新型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和谐。当然作为一门新开设不久的课程,对于其讲授方法,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今后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以进一步丰富完善该方法。
参考文献
[1]阮时宝.中成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
(收稿日期:2010-09-06)
∀全国第十届中药鉴定学年会#在我校召开
∀全国第十届中药鉴定学年会#于2010年7月28日至7月30日在陕西中医学院成功召开。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周永学教授、副院长刘力、刘智斌、王瑞辉教授、中国工程院李连达院士、韩国科学院裴基耀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长江学者黄璐琦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江学者蔡少青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长江学者李萍教授、陕西省药监局刘燕主任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胡本祥教授主持。有关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参会代表有国内外院士2人、长江学者3人、国外学者4人、分会副主任委员9人、∀资源调查启动会#成员34人以及其他代表共165人。
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72篇,大会交流论文35篇。论文质量较高,反映目前我国中药材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今后中药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思路。
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国医文化博览园#和∀百草园#。
大会于2010年7月30日下午闭幕。学会会长黄璐琦研究员对本次大会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是历届年会到会学者多、交流论文学术较高的一届。并对我校为本次大会的举行所给予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第十届中药鉴定学年会#会务组供稿
2010年8月1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