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对精神活动的影响,能熟悉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掌握精神科护理常用的知识和技能。
一、总述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精神病护理学的发展简史,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2.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熟悉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3.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4.熟悉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出现的原因,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的防范,熟悉噎食和木僵患者的护理。
5.掌握治疗过程的护理;熟悉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工娱和康复治疗的基本过程。
6.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熟悉社区精神卫生的护理程序。
7.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0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1
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1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 2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 1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1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1
1
第十三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1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1
(三)总学时:理论讲授,18小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
(五)教学效果评价:
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精神科护理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2.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
2
3.掌握国外精神医学发展的四次革新运动
二、教学内容:
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和主要任务
2.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3.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
4.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的
1.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2.熟悉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及常见的精神症状
3.掌握精神疾病的概念、精神症状的特点 。
3
二、教学内容
1.精神疾病的概念
2.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3.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4.精神疾病症状的本质、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在诊断中的地位和精神症状的学习方法
5.常见的精神症状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的四个方面
2.熟悉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巧
3.熟悉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4
4.熟悉精神科基础护理
5.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熟悉分级管理
二、教学内容:
1.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和护患关系的建立
2.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3.精神科基础护理
4.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四章 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一、教学目的
1.了解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
2.熟悉噎食、木僵患者的护理
5
3.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和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二、教学内容
1.危机状态的概念
2.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3.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4.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5.噎食的防范与护理
6.木僵的防范与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五章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 熟悉各类抗精神异常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掌握各类抗精神异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6
2. 熟悉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
3. 熟悉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合并症
4. 了解电抽搐治疗的治疗方法
5. 熟悉电抽搐治疗过程的护理
6. 了解改良电抽搐治疗
7. 熟悉心理治疗过程的护理
8. 熟悉工娱治疗的组织与方法及工娱治疗的护理,掌握工娱治疗的注意事项
9 熟悉康复治疗与护理,掌握康复治疗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
1. 抗精神异常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处理
2.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3. 电抽搐治疗与护理
4. 心理治疗与护理
7
5. 工娱治疗与护理
6. 康复治疗与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六章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
一、教学目的
1. 熟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掌握维持治疗的护理
2. 了解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熟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
3. 了解社区中的患者特点及护理特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及实施要点
4. 掌握社区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5. 熟悉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及护理程序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8
2.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3.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患者特点及护理特点
4.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与实施要点
5.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6. 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
7.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的程序
8. 护理人员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中的应具备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七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2. 熟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熟悉谵妄、痴呆
9
3. 掌握谵妄、痴呆的临床表现及其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
2.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3. 谵妄、痴呆的症状特点、治疗与预后
4.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八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基本概念:精神活性物质、耐受性、戒断综合征、依赖
2.了解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3.熟悉四大类精神活性物质的临床表现
1 0
4.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与预防
5.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二、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与预防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2.了解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11
3.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与预后
4.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护理评价,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与预后
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
2.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
1 2
3.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4.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和评价,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概念与流行病学概况
2.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
3.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4.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2学时
第十一章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 熟悉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2. 了解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治疗
13
3. 掌握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二、教学内容
1.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2.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治疗
3.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十三章 一、教学目的
1. 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
2. 掌握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二、教学内容
1.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1 4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3. 适应性障碍的临床特点
4.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与预防
5. 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
6.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三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的
1.进食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
2.了解进食障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3.掌握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4.熟悉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
15
5.掌握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二、教学内容
1.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
2.进食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3.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4.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
5.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2. 熟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特点
1 6
3. 熟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评价
4. 掌握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2.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特点
3.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1学时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