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口刘荣华 [内容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 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具有标新立异的精神。加强 创业心理训练,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高校要以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 力,加强个性化成才教育,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体系,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 训练,使其进行创业尝试,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更好发挥大学教育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刘荣华,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政工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 精神的培养开展工作 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创新精神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 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 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型人 才的培养,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 新能力和造就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者。 1.教师首先在观念上创新。教育工作 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教育者必须在观念 教育的决定》中的重要指示。把创业教育确 定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具有创 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人作为教育发展的目 标,是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培养具 有开创型的、个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贯穿 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创新上走在前面。(1)正确看待主体、客体 的关系,变被动为师生互动。长期以来,教 一、学校教育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 师习惯于把自己作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客 总之,情理相融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展研究)2001年第5期。 3.杜爱玉、刘惠东:“论情感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重要方法,在实践中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者不断的去摸索与研究.在实际工作中。 大学生刨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育中的特殊效应”,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4.崔建平:“浅谈情感育人作用的发挥”,载<连云港化 要讲究情理相融的艺术性。做好高校的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的“四 有”新人做出贡献。一 参考文献: 1.鱼2.邱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 5.艾志强、刘方嫒:“论情理相融与大学生教育”,载<辽 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6.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载 <教育科学研究 ̄2oo4年。 霞:<情感教育),口E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宁:。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载<教育发 7.侯一夫:“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因材旖教与情感教育”. 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Oo4年。 ■■■—■■社会科学论坛l 117 J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化・教育 体,进行灌输式教育,其结果往往是我说他 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2)培养学生 听,我动他静,教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敢于质疑。敢于质疑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 新精神的前提;(3)还要鼓励学生标新立 异。“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 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要积极改变这种局面。 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平等交流中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接受教育的积极 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 性。(2)在思想方法上要学会多层面、多视 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要 角审视问题,避免从“单相思”出发 在实际 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 工作中往往较多地考虑对学生进行什么教 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其真理之长河.任 育,而很少考虑学生有什么需要,容易造成 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 工作缺乏针对性,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甚 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4)在实践中 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极大地阻碍了学 建立适应创造力个性发展的评价机制,进 生创新意识的形成。(3)强调观念创新,就 一步发现学生创造力个性的特长.用评价 是要转变过去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模 来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用评价来引导学 式,废弃固有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 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迈进。从而进一步 教,鼓励大学生求新、求异思维和怀疑精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 神,要张扬个性,鼓励大胆想象,重视其个 3.加强创业心理训练,鼓励学生大胆 性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 创业。心理训练是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 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 参与者自己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实 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 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锻炼过程。现代社会 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要把握好各种创 2.创业能力的形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 业机会,就必须具有敢想、敢做、敢闯、敢 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 冒的良好心理品质。(1)高校要开设心理 意识对于我{f]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培 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分析创业过程中 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意识和观念的创新十 出现的心理问题,传授心理知识,将心理 分关键,无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 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2)指导 创新、产品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以意识 其进行自我修养.即对照标准,时时端正 观念创新为先导,否则,观念落后。抱守残 缺,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自己,持之以恒。(3)要鼓励大学生进行 创业尝试。不良的创业心理品质往往表 大学生在增强创业能力方面,应首先放在 现为自卑、胆怯,往往来源于成功经验的 创新意识的培养上。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 缺乏,这就需要通过竞争积累成功的经 心、想象力极强,具有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 验,通过竞争取得自信,通过竞争战胜孤 战的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 僻、害羞、怯懦等心理障碍。 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 佳。要做到这一点:(1)要鼓励大学生大胆 二、大学教育要以多种形式培养、提高 118 1J 社会科学论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化・教育 学生创业能力 计划,提供创业项目,尽可能规避创业风 1.从低年级学生入手,加强个性化成 险,指导其进行创业尝试。 才教育。从低年级学生入手,贯穿大学教育 4.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 的各个环节,加强个性化成才指导工作。重 业能力包括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有领导、 心从“成品包装”向“产品设计”的转化.以 决策、组织、协调、个人品德等方面,而培养 重视个性培养,以促进个体发展为根本目 的,注重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 综合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 是通过实践。(1)可以利用校园各种社团组 个人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 系,并在此前提下对个体所拥有的各种发 展资源进行评估,学会选择与规划.通过促 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 之间的最积极有效的互动,最终选择适合 自己发展的创业项目。 2.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体系。重视对 大学生的全程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指导。高 校教学计划设计应致力于构建集课程学 习、系列讲座、一对一咨询、模拟创业以及 以创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训练为一体的 完善的教学、咨询、辅导体系,以期对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提供积极的建议。 3.高校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政府建 立联系以促进创业。(1)“请进来”,即聘请 企业家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课.介绍企业 的创业以及发展经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源于不断创新和人类 创造性的劳动,以促进学生大胆创业。(2) “走出去”,即学校主动走出去搞调研跑单 位,积极为学生创业找项目,主动与政府部 门沟通,寻求大学生创业新政策。(3)通过 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方式,搭建人才供 求双方的桥梁,以利于双向选择,帮助学生 就业、创业。(4)高校教师多在企业兼职,对 行业发展前景及社会需求潜力,有比较清 醒的认识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创业 织,积极引导他们走向社会;通过举办活动、 社会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广大同学都有机会 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活 动能力。(2)对学生进行创业基本常识的培 训。如:工商、税务、法律方面对企业的规范, 企业法人的权利和义务,市场规则及国际 惯例等,都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做遵纪守法的经营者。(3)学校还可以设立 创业指导中心,随时给予学生相关知识的咨 询.并尽可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4)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 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加强社 会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有 计划、有步骤、分阶段适时开展创业教育工 作,对促进、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不断研究、探 索、创新,使高等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 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蒙:“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载(教育发展 研究)20o4年第8期。 2.李靳:“与社会初体验 ,载傲育与F,,, ̄ID2004V-第l4期。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 中心:(职业指导应用基础>,中国社会保障出版 ̄L2oo2年版。 4.全国高校学生就业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 生就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O2年版。 —■■■l社会科学论坛f119 I l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