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出路分析

来源:抵帆知识网
林业科学 LINYE KEXUE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出路分析

徐东升

(临夏回族自治州林木种苗工作管理站,甘肃 临夏 731100)

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在积极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型社会,进而为林木种苗产摘 要:

业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在面对机遇的同时,还应重视育苗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围绕我州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出路展开讨论,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解决措施。

关键词:

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发展出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生态工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中林业是生态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我州依托自然优势,贯彻甘肃省绿色发展、生态立州的方针,正在积极的建设生态工程,并加大林木种苗产生的投入力度,同时全面深入的了解全州林木种苗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1 临夏县种苗产业建设现状

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为8169km2

,海拔高度

在1735m~4636m范围内。现阶段我州将林木种苗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为育苗企业创造发展空间,同时拓宽投资渠道。此外我州各县将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主体,组织农民参与到林木种苗产业中,从而形成全国示范林木种苗产业基地。目前全州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林木种苗种类丰富,其中云杉、速生柳为主要种苗,还包括侧柏、新疆杨以及垂柳等传统树种,同时种植许多经济型树种和花卉,包括花椒、皮胎果、牡丹以及月季等。

2 育苗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州林木种苗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存

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缺乏合理的育苗结构。许多农户出现跟风种植的情况,种植大量的经济型种苗,一旦进入到市场,会降低市场价格。此外育苗产业未能给予专业的指导,帮助农户规划种苗的种植计划。许多用户种植快速生长的林木种苗,如云杉、速生柳等,缺少园林绿化林木种苗,而且缺少新的景观林木种苗;其次,林木种苗产业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临夏州政府未能给予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足够的资金,许多农户独立经营和管理,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第三,缺乏健全的种苗市场。农户在培育林木种苗时,未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导致种苗销售出现问题,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收入;第四,缺乏专业的育苗技术,导致育苗质量不断下降。33.1 发展对策

 种苗建设前景分析

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的

目标,并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途径。基于国家构建绿色环保社会背景下,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进入到新的时期,临夏州正在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并对当地的林木种苗种植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既要保证林木种苗质量,还要保证林木种苗的数量和种类更加丰富,在市场中具备较高的竞争能力,以此满足我国中西部

160 2020.02

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的需求。3.2 指导思想

我州在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作为指导思想,建立以绿色发展、生态立州为目标的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以及市场化运作作为产业发展的效益重心,不断提高林木种苗培育质量,努力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林木种苗发展的基地,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早日带领全州人民实现脱贫的目标。3.33.3.1 具体对策

 科学规划设计,优化发展布局

我州在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优化区域布局,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产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产业发展,如公司+基地+农户等,另一方面扩大产业覆盖面积,运用科学合理的培育方式,打造现代化、专业化林木育苗培育基地。3.3.2 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服务

政府应加大林木种苗研究力度,运用科学技术,不仅引进优良树种,不断丰富林木资源,还要通过科学生产管理,提高林木种苗的观赏价值。此外培养更多的林木种苗专业人员,掌握专业的培育技术,并且实施科学管理措施,使林木种苗的种植、运输以及经营等建立一体化体系,最大程度提高林木种苗的经济价值。3.3.3 健全民间组织,完善营销网络

各级政府应组织各地区农户,建立育苗专业合作社,使每名农户依托合作社,按照统一培育、技术指导以及经营等标准,构建完善的营销网络,有助于提升临夏县林木种苗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我州在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实施鼓励性措施组织农户参与到林木种苗产业中,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完善林木种苗种类,同时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种苗质量,有助于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更能为我国中西部生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 李英娜. 林木种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

科学,2013(11):4874-4876.

[2] 杜明桂,冯文祥,何小弟. 中国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

状与对策[J]. 林业科技开发,2005(4):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