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绘本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梅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2期
摘 要: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理念的号召,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和优化个人的教学方案,同时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动参与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不断强化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继而辅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此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儿童绘本,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运用策略
儿童绘本是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将各种符合儿童认知能力的事件、场景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性图画呈现出来,从而迅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模仿能力等,同时从中汲取更多精神力量。将这种富有趣味的内容引进到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符合本学科以图画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情况,也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他们在绘本的帮助下获得更多作画灵感,使其在学会审美的同时不断创造美,进而增强其美术素养。
一、 展示趣味绘本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利引出新课内容
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先在课下搜集一些符合本节课教学主题的绘本资料,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加契合学生的兴趣,以便在课堂中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美术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童真和童趣的绘本素材,同时注重其故事性,并结合教学新课内容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展示,以便引导学生从阅读、鉴赏入手,通过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来触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借助绘本引导辅助学生顺利走进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打造灵动活泼、有趣有效的教学环境,切实凸显出儿童绘本在导学工作中的作用。 二、 将儿童绘本作为教材素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一)分析绘本的色调、布局,辅助学生理解艺术语言
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为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从而使其在观察和分析绘本色调与布局的过程中掌握各种艺术语言以及绘画技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绘本引导学生分析色调与绘画者情绪的关系,或是根据绘本中的布局手法从多角度了解各种事物在美术世界中的呈现形式,并从中学习各种空间构成、色彩搭配等手段,由此使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同时借此机会不断增强美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利于切实发挥儿童绘本的优势,让学生在掌握各种艺术语言的同时进行创作,最终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读绘本的思想主题,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引导小学生阅读美术绘本时,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发挥个人的想象能力对其故事情节进行完善与补充,由此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绘本的主题思想,并将其与画面中的空间布局方法、着色用色与方法以及绘画类型相联系,从而通过视觉与思维的结合更加深入地体会和感受美术表现手法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审美情感,继而提高教学的成效。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使用绘本时,应当着重突出其中的美术作品,简化語言描述的内容,继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去看图、读图,结合绘本的场景、人物发挥合理的想象,并运用准确的语言还原绘本的故事情节,最终在有效的解读、分析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立足绘本联系生活,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取材意识
小学美术教师在使用绘本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有意识地将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元素融入其中,以便使其在观察、分析的同时不断联系个人生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取材于生活的观念,然后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主动去挖掘生活素材进行创作,继而不断强化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美术老师可以综合教学主题、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设计绘本,将他们喜欢的游戏、感兴趣的故事、经历过的事件变成生动形象的图片素材,从而促使他们在阅读绘本故事、观察相关图片的同时主动联系生活,在现实与抽象表达的结合中了解美术绘画的特点和内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作热情,同时进一步强化他们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绘画练习的意识。
(四)依托儿童绘本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模仿创作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美术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绘本的主题与内容进行模仿创作,从而将单纯的欣赏活动转化为实践应用,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绘画灵感,促使他们在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形成良好的绘本能力。如,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绘本故事的主题来绘画,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场景来阐述个人的相同或不同观点,由此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灵活思维;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绘本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不断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他们借助绘画传递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 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绘本
在课后练习环节,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和创作各种形式的绘本,由此进一步创新作业形式,同时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不断激活其思维,继而引导他们积累更加丰富的作品素材,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绘画功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作品进行想象,通过扩展情节将其设计成连环漫画的形式,然后把它整理起来作为独属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人的绘本,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之后拿到班级中与他人分享,通过交流创作思路、展示优秀作品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不断巩固和强化他们的美学素养。 四、 结语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系统中,美术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创造能力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要想在改革浪潮中不断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然后围绕他们的喜好、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儿童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同时将其合理应用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之中,由此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富有趣味和活力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自由想象,从而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推动他们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浩雯.打造绘声绘色的课堂: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 [2]徐小惠.儿童绘本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2017(4). [3]赵志国.“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37). 作者简介:
李梅,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