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读书笔记
【篇一:内科读书笔记】
内科读书笔记
1. 胃复安导致椎体外系症:胃复安,又称甲氧氯普胺、灭吐灵,可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应区,起到中枢性镇吐作用;同时还可以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提高食物通过率,起到外周性镇吐作用。
乡村医生予胃复安3片一顿,一天三次口服,晚上不止,遂又予针剂10毫克肌注,嗣后出现椎体外系症状,我接诊后予吸氧阿托品肌注,补液,利尿,约两小时后症状缓解。胃复安虽可导致椎体外系反应,长期口服易见,但短期静脉点滴还是安全的,剂量20-30mg/d,笔者应用10年尚未见此反应。小儿较敏感,要慎重应用。一旦出现反应,东莨菪碱应用有良效。
2. 胸腔置管个人的几点体会:
(1)一定要把握好留置管的适应症:对于持续出现的恶性胸水,反复胸穿增加患者痛苦,如果胸水量较大,且其内无分隔、包裹,最好留置引流管,不但可以排液,还可以胸腔内注药(化疗);
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如果量较大,估计1、2次抽不净,且超声下无分隔,包裹,也可以留置引流管;
对于1、2次就能抽净,再基本不会出现的胸水或者超声提示其内有较多纤维分隔,包裹的
不要留置管,完全没有必要或者1、2次就堵管,只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2)拟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一定要做胸腔超声,观察有无分隔、包裹。
(3)留置引流管的选择最好是带有多个侧孔的中心静脉留置管,仅尖端一个孔的留置管容易堵管
(4)留置深度,目前没有具体规定,个人体会是6-8厘米即可,不要太深,太深了容易在深呼吸咳嗽发生卷曲,太浅了容易脱出
(5)每次排液或注药操作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由于下管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都有高凝,肝素配制浓度不要太低,12500u可以加100毫升生理盐水,每次应用2-4毫升
(6)引流管与皮肤接触部位消毒后用胶贴固定,一般不会感染,如有渗液较多,定期消毒更换胶贴即可。
3. 结核性胸膜炎
规范化治疗
(1)坚持正规的抗结核化疗:要坚持结核化疗的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五项原则。大量研究表明,短程化疗可以达到常规化疗同样的效果,因而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和采用。短程化疗一般分为2个阶段:即强化治疗期和巩固治疗期。强化期一般主张4种抗结核药物并用,如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为期2个月,也可以用乙胺丁醇(e)代替链霉素;2个月后停用链霉素和吡嗪酰胺,改为巩固治疗期继续用利福平和异烟肼。化疗时间:大多数初治病例,肺内有结核病灶,但较轻者可按初治方案实行6个月治疗,肺内病变较重或胸膜炎
就诊时间晚,胸膜肥厚较重,或开始就医时不规范治疗,耽误病情,治疗时间要适当延长。有的单纯性胸膜炎治疗迅速好转,疗程可缩短至4个月。复治病例在合理的治疗方案前提下以治愈为准,不要设定固定的时间限制。
(2)积极的胸腔穿刺抽液:结核性胸膜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含有大量的蛋白,积液在体内吸收缓慢,且不易控制,必须采取积极的胸腔穿刺抽液的处理原则,积极抽胸腔积液治疗与抗结核化疗同样重要。a、早期:结核性胸腔积液7d内即可形成纤维包裹,因此,开始抽胸腔积液的时间愈早,获得疗效愈好。有报道在抽液的300例中,发病后7d开始抽液者,治愈和基本治愈为96.5%,好转3.5%;1周~1个月开始抽液者为83.3%及14.1%,另外2.6%无改变;而超过1个月才开始抽液者,治愈及基本治愈为73%,好转27%。b、持续: 抽液次数一般推荐为2-3次周,也有人认为可达3-7次,总之,不应少于2次周。抽胸腔积液频度不同的病例,无论在临床症状改善,体温下降快慢,以及遗留胸膜肥厚的程度和数量上,穿刺频度密的要比穿刺频度少或偶而穿刺者的好得多。c、彻底:一般认为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800ml,但只要掌握好抽液的速度可以适当增加。抽液务求彻底,直到胸腔积液抽干净为止。定期复查x线或b超,观察胸腔积液的变化,一旦再出现应积极抽尽。对于包裹性胸腔积液,应在b超引导下抽出每一个区域的液体。
抽液后胸腔内注入药物存有一定争议,但对顽固不愈的包裹性积液或结核性脓胸,可胸腔冲洗,注入抗结核药物。胸腔内注射药物:丁胺卡那0.4+雷米封0.2+地塞米松5-10mg+生理盐水5ml。胸腔内注入sm和pas促使胸膜肥厚和粘连,尽量少用。喹诺酮类和利福霉素可探索使用。
(3)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机体敏感性,减少胸液渗出,促进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和减轻中毒症状等作用,在有效化疗和抽液的同时,使用强的松每日30-40mg,待体温正常、胸液日渐吸收后,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疗程一般不宜超过6-8周,减量过程中,必须注意中毒症状和积液的反跳回升。糖皮质激素不宜作为常规用药,因它有许多副作用,
应予注意:高血压、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慎用。无论口服或胸腔注射只限于胸膜炎急性渗出阶段,胸膜炎的慢性阶段或复犯病例大多数都不需要激素治疗。
关于“根据胸水产生和吸收的机制,如果在对胸水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单纯抽胸水,而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的生理性液体在保证抽水的情况下进行胸水置换,这样即可使胸水减少又可降低胸水的胶体渗透压,使胸水的产生减少,是否更有利于结核性胸水患者的恢复?”,对早期患者可能有点效果,对于包裹性胸腔积液效果肯定不好,但早期患者经上述规范治疗疗效一般较满意,本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胸水置换。
【篇二:唤醒医疗读后感-肾内科】
唤醒医疗读后感
最近,在医院领导的引荐下,我有幸读到了张中南的经典著作《唤醒医疗》,这本书从各方面描述了自己在医疗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人间真情和公平、正义的医疗风格都是现代医务人员的学习典范。
《唤醒医疗》的编者是当代著名的骨关节专家张中南,他擅长膝关节损伤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手术治疗,在该书中,他以独到的眼光描述了这些貌似平凡却让人读来荡气回肠的医疗细节,他们来自于他的生活,饱含了朴素率真之美,每则故事都让人怦然心动,都激起了我对这位老专家的崇敬。这本书从当今医疗表象中剖析了我们这个医疗大环境的现状,现在的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如一张绷紧的弓箭,一触即发,其主要一个原因是因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不肯定,更有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了怀疑,觉得医生不是为了治病,而是变相的暴力收取患者的检查和化验费,从而在内心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不合理的提高了自己对疾病的疗效和康复程度的期望值,加大强化了医患的矛盾,从而出现了一些列的打人和砍人事
件,这无声的给我们每位医护人员敲响了警钟。
从“人本位医疗”中,我读到了五部分内容,即依靠证据的诊断,身心伤害最小化的准确诊疗,确保医疗安全的整体护理,实现安全和疗效最大化的康复,以病人的感受为主导的服务,并对他们之间互相制约、相互辅助、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描述。在病人就诊时的心理中,张教授讲到“快点治好病,千万别出事,不花冤枉钱,把我当人待”,这就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尊重病人隐私,带着感情检查病人。在我们整个行医过程中,绝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过程中,切实实施“人本位医疗”理念,不让病人多花冤枉钱,哪怕是一分冤枉钱,我们都应该觉察到,并为此感到愧疚。
来吧,让我们一起推开人本位医疗这扇大门,唤醒沉睡已久的医疗心结。我相信,用我们一流的医疗技术,周到的护理,以及对病人身心的关怀一定可以改善医患矛盾的现状,构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
2012年8月31日
【篇三:神经内科读书笔记】
1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2据病理性质科分为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起自颈总动脉,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穿行颈动脉至海绵窦,然后进入蛛网膜下腔。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主要分支包括眼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内囊后肢后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4willis环:由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组成。
5脑卒中病因:
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最常见。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急骤
波动
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如高粘血症
其他: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栓子,脑血管痉挛、受压和外伤等。
6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短暂性脑缺血改变和脑卒中史
吸烟和酗酒
高脂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独立危险因素
tia(诊断依靠病史)
颈内动脉系统型: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对侧面部轻瘫,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动脉-
前动脉皮质区分水岭区缺血表现。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平衡障碍。1跌倒发作: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可很快自行站起2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3双眼视力障碍
脑血栓形成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