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Sl ̄anxi Med 』 ! !:翌! : ・・3・ 论著与经验・ 不含局麻药单用吗啡行术后 硬膜外持续镇痛的观察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641100) 刘远春 宋小文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上不含局麻药单用吗啡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持续 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术后365例,按镇痛方式随机分为3组:I组吗啡一昂丹司琼组(121例),Ⅱ组吗啡一 布比卡因一昂丹司琼组(121例),Ⅲ组吗啡一甲磺酸罗哌卡因一昂丹司琼组(123例)。在缝皮肤时先硬膜外腔注 入吗啡盐水稀释液2 nag(1 n1l ),然后以2 n1l /h速度持续泵入镇痛混合液。I组成分为吗啡8 m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100 ml ,Ⅱ组成分为吗啡8 nag+布比卡因125 nag+昂丹司琼8 mg十0.9%氯化钠100 mL,1]I 组成分为吗啡8 n1g+甲磺酸罗哌卡因125 m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100 mL。3组均在镇痛后1…2 6 12、24、48 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VAS评分、PHs评分、s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并 记录。结果3组在镇痛期间同时点MAP、FIR、RR、VAS评分、Ss评、P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2 h I组无一例,Ⅱ组l例,Ⅲ组l例出现呼吸抑制,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6 hⅡ组8例, Ⅲ组6例出现双下肢略乏力、全身麻木,两组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含局麻药单用 吗啡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关键词】吗啡; 布比卡因; 甲磺酸罗哌卡困;硬膜外;镇痛 吗啡伍用局部麻醉药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家认为,配伍局部麻醉药可 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l00 mg;1]I组吗啡8 mg+甲 磺酸罗哌卡因125 m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100 mL。3组患者均镇痛50 l1。 以减少吗啡用量,从而降低吗啡的不良反应如呼吸 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IlI 2l。20¨D6— 2007年,本研究在术后硬膜外镇痛患者中,观察和 探讨较低剂量的吗啡不含局麻药是否也可达到相 似的镇痛效果,同时针对性应用昂丹司琼,降低吗 啡恶心、呕吐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365例, ASAI~Ⅲ级,年龄l8~80岁,体重45~75 ,无局麻药 及阿片类药物过敏史,无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史。硬膜外阻 滞效果不满意者、严重心肺疾患者不在研究范围内。手术 种类有骨科下肢手术、妇产科手术。按镇痛方式随机分为 3组,I组吗啡~昂丹司琼组(12I例),Ⅱ组吗啡一布比卡 1.3观察指标:3组患者均在镇痛后l、2、6、12、24、36、48 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采 用两种方式进行镇痛评分:VAS评分:0分完全无痛,1分 为剧烈疼痛,l~3分为镇痛满意,3~4分为镇痛不全,5分 以上为镇痛较差;Prine—Henry评分(PHS 0~4)[3j:0分咳 嗽时不痛,1分咳嗽时痛但深呼吸时不痛,2分深呼吸时痛 但安静时不痛,3分安静时痛但疼痛轻微,4分安静时疼痛 剧烈;镇静评分(SS)l3 J:1分无镇静(患者清醒),2分为轻度 镇静(偶尔嗑睡,易于唤醒),3分为中度镇静(经常嗑睡,易 于唤醒),5分为重度镇静(嗑睡,难于唤醒,但刺激可醒); 观察双下肢运动阻滞、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 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 ± 表示,所有的统i/-检 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一昂丹司琼组(121例),Ⅲ组吗啡一甲磺酸罗哌卡因一 昂丹司琼组(123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2结 果 2.1一般情况:3组患者镇痛期间,MAP、HR、RR差异无 1.2方法:3组患者均在术前30 nlin肌肉注射长托宁0.5 mg、力月西0.05 mg/kg。选择I小 2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 置管3.5 LT/'t。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 ml ,排除误入血管 和蛛网膜下腔后,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7 mI ,以后每 统计学意义。见第4页表1。 2.2镇痛评分:I组有2例在镇痛后l h VAS评分为3 分,PHS评分为3分,12 h时有2例PHS评分为1分。Ⅱ 组有2例在镇痛后l h VAS评分为4分,PHS评分为3分, 12 h时有2例PHS评分1分。Ⅲ组有3例在镇痛后l h V.-kS评分为4分,PHS评分4分,12 h时有l例PHS评分 隔45 rain注入5 mL,维持阻滞平面在 ~l 。每组在缝 皮肤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 mg(盐水稀释至1 ml ),以2 l11L/h恒速泵入混合液I组吗啡8 mg+昂丹司琼8 n1g十 0.9%氯化钠100 mL;Ⅱ组吗啡8 mg+布比卡因125 mg+ 为3分。3组患者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能达到 满意的镇痛效果。见第4页表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d・ 塑垦苎垒:查 塑± 旦星 !查整 塑 hanxi Med J,January 2008,Vo1.37,No.1 表1 3组患者镇痛期间情况(--± ) 2.3镇静评分:在镇痛后6 h,3组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见表1。 有8例,Ⅲ组有6例出现双下肢略乏力,全身麻木感觉,停 泵后2 h异常感觉消失,两组与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3组均有尿潴留、皮肤瘙痒,相互间差异无 2.4不良反应:镇痛后2 hⅡ组呼吸抑制l例,Ⅲ组l例,3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后6 h,Ⅱ组 统计学意义,停泵后症状消失。术后第2天均已肛门排气。 表2 3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3讨 论 啡用量,达到减少吗啡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有研究 认为,硬膜外腔注入较低剂量的吗啡2 mg,在不含 局部麻醉药的情况下即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其 平均镇痛时间为(28±6)h J,此点与本研究的结 果一致,本研究3组中在镇痛期间VAS、HPS、SS 评分及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达 到相似的镇痛、镇静效果。局部麻醉药能阻断各种 椎管内注射吗啡镇痛的机制是吗啡进入脑脊 液后,直接作用于脊髓后角胶质的阿片受体,通过 受体效应达到镇痛的El的。吗啡的水溶性强,脑脊 膜渗透系数大,硬膜外给药后,大部分通过脑脊液 进入蛛网膜下腔,在相应脊髓阶段达到较高浓度而 产生镇痛作用;小部分经血管吸收和脑脊液扩散到 达中枢神经系统,但浓度较低l_1 j,由于吗啡产生 镇痛作用的浓度远大于产生其他作用的浓度l3 J,所 以中枢部位形成的低浓度吗啡不产生或仅产生轻 微的镇痛作用,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 增加,胃肠运动抑制等副作用。硬膜外应用吗啡可 渗透扩散到脑脊液中,因其水溶性强,易向头段上 神经冲动的传导,首先抑制触觉、压觉和痛觉, 在浓度增加时也可抑制运动神经的功能,布比卡 因的作用强于利多卡因4倍,布比卡因在较低的 浓度(2 g/L)即可出现毒性反应-u』,本研究中Ⅱ组 8例(6.6%)、HI组6例(4.9%),出现不同程度双 下肢乏力,全身麻木感觉,停泵后异常感觉消失,这 种情况可能与局部麻醉药局部作用有关,但也应高 升扩散,作用于第四脑室周围的u2受体,引起呼 吸中枢对PaCOe升高的反应性降低,产生呼吸中 度怀疑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或高敏反应。在呼 吸抑制方面,I组0例(0)、Ⅱ组l例(0.8%)、HI组 l例(0.8%)出现不同程度的潮气量减少,呼吸次数 减慢,可能与局部麻醉药上行性扩散阻滞运动神经与 枢抑制 J,所以传统硬膜外镇痛多采用吗啡复合局 麻药,其理论依据是通过加入局部麻醉药以减少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Shanxi Med J,J ̄uary 2008,Vo1.37,No.1 ・5・ Ⅱ驯}呼吸抑制协同作用造成的。Rawal等 7j报道,硬 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呼吸抑制发生率为0.01%;国内报 道为4%--7% ̄8]。11组l例呼吸抑制者为80岁老 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可能与其长期慢性 缺氧有关,所以老年人吗啡术后镇痛要严密观察, 常规低流量吸氧,避免盲目加大吗啡剂量。吗啡复 合镇吐药可减少其不良反应,如昂丹司琼能选择性 与外周和中枢的5一羟色胺受体结合,阻断迷走神 经兴奋作用所致的恶心呕吐,同时也抑制其迷走神 经兴奋后所致的第四脑室后支区5一羟色胺的释 放,有效地防治恶心呕吐l ,本研究3组恶心、呕吐 痛的药效学和血药浓度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6): 4l9.422. 2王寿勇,蒋绍祥.术后硬膜外阿片类镇痛药的选择 国外医学麻 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19(3):243.244. 3 T0ng J,BrainG,peterS,eta1.Opioid—sparing effects of alow —dose infusion of na10xon inpatient—administered morphine su1. fate.Anesthesiology,1997,87:1075—1081. 4滕金亮,赵永泉,陈伯銮.术后镇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国外医 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oo0,2l(2):161. 5陈绍洋,曾祥龙,贾秋云,等.不同剂量和不同容量吗啡硬膜外 腔注射术后镇痛临床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4(2):78. 81. 6 Ohmura S,Kawada M,Ohta T,et a1.Systemictoxicity?and re. suscitation in bupivacaine,levobupivacaine,or mpivacaine—infused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硬膜外腔注入较低剂量的吗啡(2 nag),可通过其受体效应达到完善的镇痛作用,不 含局麻药单用吗啡与伍用局麻药行术后硬膜外镇 rats.Anesth ,200l,93(6):743.748. 7 Rawal N,A1Tler S,Gustafsson LL,et a1.Presentstate of extra— dural and intrathecal opioid analgesiais Sweden.Br J Anaesth, 1987,59:791.799. 痛具有相似的镇痛镇静效果,并可减少局麻药毒性 反应、高敏反应、呼吸抑制的潜在危险,因此不含局 麻药单用吗啡行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可行性、安全 性、节约性。 参考文献 1王薇.赵国立,刘小颖.等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 8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9尤民.术后恶心和呕吐.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4,15 (1):28. (收稿日期:2007—09—04) 作者简介:刘远春,女,1967年¨月生,主治医师,四川省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641100 ・病例报告・ 气管切开插管气囊压迫治愈气管瘘一例 阳城县肿瘤医院(048100) 张保富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于2007 许学斌连文渊 癌术后并发气管膜部瘘。于术后第5 d行气管切开,插入 气管导管,深度以气囊中心恰好压迫裂口为宜,气囊内注入 6 mL气体。气管切开术后第2天,胸瓶内气泡消失,体温 恢复正常,左侧呼吸音恢复。术后14 d拔除气管导管。气 管镜检查见膜部裂口已愈合。 食管气管瘘是分离食管肿块时损伤气管膜部而形成 的,由于左侧进胸在主动脉弓后分离时术野显露有限,术中 损伤后不易发现,气管瘘一旦形成后果严重。气管插管气 囊压迫裂口后,使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再经胸 腔闭式引流,右肺逐渐膨胀,促使气管膜部裂口黏连并逐渐 愈合。该方法治疗气管瘘简便易行,当该并发症发生时可 试行。 (收稿日期:2007—09—19) 年1月31日收住我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2℃,脉搏76 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0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心肺正常。食管造影:食管中上段有约5 cm长管 腔环行狭窄呈漏斗状,黏膜破坏,钡剂通过受阻.梗阻上段 食管扩张。胃镜:距门齿23 cm,可见结节状肿物凸入腔 内,呈环形生长,表面糜烂,凹凸不平,质硬,触血阳性,管壁 僵硬,管腔狭窄,镜身无法通过。入院诊断:中上段食管癌。 于入院后第3天在全麻下行经左侧第6肋间进胸食管次全 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术中所见:食管中上段有约4 cm长病变呈环形缩窄生长,致食管不全梗阻,梗阻上段食 管扩张。食管肿块旁、气管隆突下有3枚肿大淋巴结,直径 约l CITI。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报告:食管鳞状细胞癌Ⅱ级。 术后患者胸管内不断有气泡溢出,体温持续在38、5℃左 右。左肺呼吸音消失。胸部透视:左肺不张。气管镜检查: 发现气管后壁膜部有一直径约0.8 cnl裂口。诊断为食管 作者简介:张保富,男,1958年6月生,主治医师.阳城县肿 瘤医院.048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