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正式版)

来源:抵帆知识网


文件编号:TP-AR-L3460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正式版)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I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I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I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编订:审核:单位:文件编号:TP-AR-L3460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460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正式版)

使用注虑: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 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 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 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 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 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 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 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 Omo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 室。

3. 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4.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 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 管道。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 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 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 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 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 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 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 90m,倾斜角度不 应大于45° o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 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过IO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 度不小于0. 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 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 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OmnI 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OnImo

9. 高度大于IOnI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 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 宽度不应小于O. 6m,且宜从离地面3. Oni高处设置。

10.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 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 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OOh的不燃烧体隔 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 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二、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低、多层建筑常用的基本形式,也 称普通楼梯间。该楼梯的典型特征是,楼梯与走廊或 大厅都是敞开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 气进入,而且可能成为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 敞开楼梯间安全可靠程度不大,但使用方便、经济, 适用于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

三、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 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如图2-6-3所示。封闭楼梯间 有墙和门与定道分隔,比敞开楼梯间安全。但因其只 设有一道门,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进行疏散时难以保证 不使烟气进入楼梯间,所以,对封闭楼梯间的使用范 围应加以限制。

(一)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 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具体如下:

1. 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2.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

使用功能的建筑;

4. 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 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 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住宅建筑的 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 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设可开启的外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窗排烟,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 梯间的要求设置。

2. 建筑设计中为方便通行,常把首层的楼梯间 敞开在大厅中。此时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 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 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如图2- 6-4所示。

3. 除楼梯间门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 它的房间门窗及管道井、电缆井的门或检查口。

4.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 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楼梯间的门应采 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 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四、防烟楼梯间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防烟楼梯间系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阳 台、凹廊,通向前室、阳台、凹廊和楼梯间的门均为 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设有两道防火门和 防排烟设施,发生火灾时能做为安全疏散通道,是高 层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一)防烟楼梯间的类型 1. 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带开敞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 或凹廊作为前室,疏散人员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 防火门才能进入楼梯间内。

2. 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1)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在平面布置

时,设靠外墙的前室,并在外墙上设有开启面积不小 于2 的窗户,平时可以是关闭状态,但发生火灾时 窗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户应全部开启。由走道进入前室和由前室进入楼梯 间的门必须是乙级防火门,平时及火灾时乙级防火门 处于关闭状态。 (2)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 楼梯间位于建筑物的内部,为防止火灾时烟气侵入, 采用机械加压方式进行防烟,如图2-6-8 o加压方 式有仅给楼梯间加压(图2-6-8b )、分别对楼梯间和 前室加压(图2-6-8a)以及仅对前室或合用前室加 压(图2-6-8c)等不同方式。

(二)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 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1. 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

层建筑;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2.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

高层厂房;

4. 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

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IOnI时。

(三)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防烟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外,还 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 规定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

2.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 台或凹廊等。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 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 积: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 10. 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0 m2;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 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五、室外疏散楼梯 在建筑的外墙上设置全部敞开的室外楼梯,如图

2-6-9所示,不易受烟火的威胁,防烟效果和经济性 都较好。

(一)室外楼梯的适用范围 1. 甲、乙、丙类厂房;

2.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 丁戊类高层厂房;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3. 辅助防烟楼梯。

(二)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

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 度不应小于0. 9m;

2. 倾斜度不应大于45° ;

3. 楼梯和疏散出口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 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OO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25h;

4. 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 向室外开启;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 度;

5. 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 Oni内的墙面上不应 设置其它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460

高度大于IOnI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 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 度不应小于0. 6m,且宜从离地面3. Om高处设置。

六、剪刀楼梯

剪刀楼梯,又名叠合楼梯或套梯,是在同一个楼 梯间内设置了一对相互交叉,又相互隔绝的疏散楼 梯。剪刀楼梯在每层楼层之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梯 段,如图2-6-10所示。剪刀楼梯的特点是,同一个 楼梯间内设有两部疏散楼梯,并构成两个出口,有利 于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组织双向疏散。

剪刀楼梯的两条疏散通道是处在同一空间内,

只要有一个出口进烟,就会使整个楼梯间充满烟气, 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采取下 列防火措施:

第2页

内部管理系列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3∙160 1. 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 采用防烟楼梯间,并分别设置前室;

2. 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的功能,其梯段 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 OOh的实体墙分隔;3. 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第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