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专科)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
(2011年9月)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第五至六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姓名 学号 分数 1.佝偻病
2.传染源
3.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
4.队列队形练习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病原体必须离开传染源经过外界环境才能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有( )、( )、( )、( )、( )、( )。
2.学前儿童体育中徒手操的动作分为( )、( )、( )、( )。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传染病就是流行病。
2.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及十二指肠。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佝偻病?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请论述引发儿童龋齿的病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2.学前儿童的早操往往是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都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幼儿园活动实际谈谈早操活动的设计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佝偻病----它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它又称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
2.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叫传染源。
3.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俗称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以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初步的体育知识、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形式。
4.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的要求,大家做协调一致的动作如大家立正、向前看、一起排成一路纵队,或者再变成其他的队形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病原体必须离开传染源经过外界环境才能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有(接触传染)、(空气和飞沫传染)、(经过水传染)、(经过食物传染)、(经过土壤传染)、(昆虫对疾病的传播作用)。
2.学前儿童体育中徒手操的动作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传染病就是流行病。答:错。传染病是流行病的一种。
2.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及十二指肠。答:对。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佝偻病?
答:(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辅食。(3)多晒太阳。(4)补充维生素C.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答: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个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游戏规则更加复杂,难度也增加并且有限制性。中班体育游戏开始有分组,并开始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规则仍要教师讲解和示范。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的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同时要求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师幼可以通过商量确定和修改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开始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对他人进行监督。同时由于大班幼儿开始关注游戏比赛的结果,所以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比赛中输了的孩子的情绪的安慰。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答: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请论述引发儿童龋齿的病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一)病因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的残留食物上繁殖产酸,酸使牙釉质脱钙,形成龋洞。
(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儿童临睡前吃东西,或口含食物睡觉,滞留在牙面牙缝上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糕点等甜食残渣,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 (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 ①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釉质的发育与钙、磷、氟等矿物质及维生素D的供给量有关。氟是增进抗龋能力的最主要的微量元素。氟在人体中主要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尤其在牙釉质内。牙釉质内含氟量达一定高度时,才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含氟低则容易受酸腐蚀。 ②牙齿排列不齐:因牙齿排列不齐,不易刷净,使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也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 (二)预防措施
(1)注意口腔卫生:应从小培养儿童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否则它们会在儿童睡眠时大量繁殖产酸,腐蚀牙齿。睡前刷牙后切不可再吃零食。
刷牙要用顺着牙缝直刷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要横着刷。要着重刷后面磨牙的咬合。选用儿童保健牙刷,牙刷头小,刷毛较柔软,只有两排刷毛,便于直刷,同时又能将里外牙面都刷到。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乳齿钙化开始于胎儿第5个月,萌出后仍继续钙化。恒齿的钙化开始于出生时。怀孕期间要注意钙、磷的摄入量。要供给儿童合理的膳食,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轴质的抗酸能力。
(3)氟化防龋:口服氟化自来水是预防龋齿的一项有效、安全、经济的公共卫生措施。广州市自1965年开始用氟化自来水,龋患率降低了50~60%。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也较好,可选用。
(4)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如龋洞尚未穿通牙髓,可补牙。若乳牙患了龋齿,未能及时修补,可使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若乳牙因患龋齿过早
丢失,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因此,乳牙患儿龋也应早治。 2.学前儿童的早操往往是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都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幼儿园活动实际谈谈早操活动的设计过程。
答:第一步:在设计和选编学前儿童早操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选编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儿童升班了,原来的早操动作不适合现在的年龄段,还是临时为了某项活动而准备 ,还是说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对原来的早操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造。明确目的之后,老师可以向其他教师,或者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资料,根据资料进行创编和设计。在早操设计和选编之前要明确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确定早操活动的类型,早操的节数。
第二步:设计单节动作。在确定目的后,进行单节动作的创编和设计,首先确定单节中身体的姿势,包括起始姿势、动作姿势和建结束姿势。接着确定动作的速率和幅度。学前儿童体操的速率和幅度不宜过大,要求以不影响儿童的平衡为准。在单个动作编排好之后,就是对动作进行串接,一般要求起始阶段是立正姿势,结束时也是立正姿势。要求整节动作能锻炼某项肌肉部位,动作要求连贯、自然。
第三步:整套动作的整合。在各节动作编完之后,需根据早操设计的目的将单节动作进行整合。整合时首先要注意操节的顺序,符合早操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整套早操动作的编排上也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注意整套动作的自然和优美。
第四步:选配早操音乐。早操音乐一般可以分为多种,如果是少儿广播体操,则主要是节奏性的音乐,一般有规定的节奏和卡带,这种情况下音乐的选配一般是在早操选编之前确定。如果是器械操或艺术性的体操,则可以自由选取音乐,选材范围很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事先选配音乐,也可以在动作编排之后根据动作来选配音乐。早操音乐的选配原则是节奏明了清晰,旋律动听易记,整体感觉活泼轻快。
第五步:修改和完善。在早操选编和设计初步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设计动作自己先进行一遍串接,看哪些动作需要进行改善,同时注意哪些动作儿童可能会有困难,需要老师重点指导。同时还可以请几个儿童跟着老师先练习一遍,从儿童身上看到整套动作所存在的问题,儿童在做整套动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从而对整套动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