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案例

来源:抵帆知识网
文化工作创新案例

近年来,镇文化站在开展基层文化创新工作方面,紧紧围绕全镇大局,热心服务人民,不断加大基层文化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许多宝贵的工作案例。

一是加强文化站建设,文化活动有阵地。乡镇文化站是引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文化站位于镇区人口密集区,交通便利,占据区位优势,方便聚集人气,也利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站配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宣传栏,3个,报刊杂志阅览室2间,图书15000多册,电脑,6台,桌椅30套,文体用品11件,文化活动场所1000平方米。常年开设棋牌、健身、图书借阅、技能培训、戏曲演唱等服务项目,免费向群众开放,做到活动有阵地,阵地有活动。群众茶余饭后,携三五好友,或读书看报,或锻炼身体,或切磋才艺,好不开心愉悦。

二是锻造农民艺术团队,艺术演出有队伍。为确保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常店镇组建了农民艺术团,汇聚了梆子戏、器乐、书画、武术等各路艺术人才,形成了一支才艺全面的文化队伍。为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镇一方面推荐文艺骨干参加上级培训,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到镇举办专题讲座,锤炼演员表演才能,提高艺术水平。重点培养像既具有文化才艺,

又热心文化建设的农民艺术家。“农家文化书屋”用读书看报引导民风,广泛传播科学文化,对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群众业余有活动。镇将文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重大的、临时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采取实报实支,保证开展文化活动不差钱。每年春节、元旦、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镇都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包括送春联、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票友联谊等活动。组织文艺爱好者排演节目,组织农民艺术团编排小品、经典梆子戏选段、歌曲串烧等节目,农闲季节在镇区的集市上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是办好宣传栏。宣传栏是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科技知识、商品信息、本地新闻等重要工具。它对于搞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镇文化站宣传栏摘登报纸、半月谈、文摘报、科技报上的有关内容,特别注意多登本县本镇新闻,配合党委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宣传栏长年坚持办,广泛征求乡镇干部、群众对办好黑板报的意见,不断提高宣传栏的质量,对两个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五是举办好各种培训班。举办好各种培训班是文化站自身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讲,一是要办好物质文明

建设方面的培训班。镇文化站牢固树立我们的服务主体是农民、工作重点在农村的思想,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根据我镇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举办好发展当地优势产业的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班。例如家禽、家蓄饲养培训班,高产良种栽培培训班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文化站把科学文化知识“种”到村落、农户,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多样化的智力支持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建设氛围,通过举办各种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班,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在共同参与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村的整体人口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协调、持续的发展。二是要办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培训班。镇文化站定期联合县、镇有关部门举办好舞蹈、书法、美术、摄影、文学创作等的培训班,通过举办这方面的培训班,发现当地的各类艺术人才,培养当地的各类艺术人才,组建当地的各类艺术人才队伍,开展好各类文化艺术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