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氨法脱硫技术在锅炉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来源:抵帆知识网
4期2016年7月

M-Siz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中氮肥

No. 4Jul. 2016

氨法脱硫技术在锅炉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车艳妮,李飞飞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150)

[摘要]介绍氨法脱硫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工程应用情况以及脱硫系统的设计 特点。山西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应用实践表明,采用氨法脱硫技术后,锅炉烟气达到了环保排放要求, 且装置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较优,达到了改造的目的。

[关键词]锅炉烟气脱硫;氨法脱硫;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三废混燃炉;工艺选择;运行情况;系统特点

[中图分类号]X78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 -9932(2016)04 -0025 -03

山西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现有3台130

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及1台75 t/h的三废混 燃炉,原设计生产用原料煤按低硫煤考虑,采用 炉内投加石灰石进行脱硫,脱硫效率较低。自 2014年7月1日起,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 烟气排放标准要求烟尘矣30 mg/m3、S〇2含量矣 200 mg/m3,为使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公司采用 氨法脱硫工艺对锅炉原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改 造,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1

锅炉基本情况

式总体上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3大类。因 国内化工企业(尤其是氮肥企业)中废氨水较 容易得到,所以氨水湿法脱硫工艺得到了普遍的

应用。

表1燃煤锅炉和三废混燃炉基本参数及脱硫后的烟气参数

项目

锅炉型号

锅炉额定蒸发量// • h^烟气量/m3 • h _1烟气S02浓度/m/ • m_3电除尘出口烟气含尘/m/ • m-燃煤锅炉BG-130/

5.3-MI130160 0003 5501501

三废混燃炉QC212/900-75-16/450

75314 95180022010030

改造前,山西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3台

130 t/h燃煤锅炉烟气中S〇2的浓度约为3 500 mg/m3、N0X浓度约为400 mg/m3,每台锅炉配

脱硫后烟气S02浓度/m/ • m-

m-3 30脱硫后电除尘出口烟气含尘/m/ • 1

3 x 13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脱硫采用 氨一硫酸铵回收法工艺。由于3台锅炉集中在一 个场地,且改换燃煤品种后烟气中S〇2浓度较 高,因而使用厂区内生产的废氨水作为脱硫剂, 利用氨水活性高且就地取材的优势脱除烟气中的 S〇2,并副产硫酸铵。

1 x75 t/h三废混燃炉,因烟气中S〇2浓度

有1套四级静电除尘器,每套除尘器后面配有2 台引风机。

公司新建的1台75 t/h三废混燃炉运行后, 其烟气中S〇2的浓度约为800 mg/m3、N0浓度 约为400 mg/m3,三废混燃炉配有1套四级静电 除尘器,除尘器后配有1台引风机。

130 t/h燃煤锅炉和75 t/h三废混燃炉基本 参数及脱硫后的烟气参数见表1。2

脱硫工艺选择

较低,故使用含氨量1 000 ~ 2 000 m//L的造气 循环水作为脱硫剂(实质上也是氨法脱硫),具 有脱硫反应速率快、吸收剂利用率高的特点,并 克服了普通氨法脱硫系统运行费用高的缺点。3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

目前,国内外锅炉(烟气)脱硫技术主要 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3大 类;烟气脱硫(FGD)按脱硫方式、产物处理形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车艳妮(197—),女,山西晋城人,工程师。

3.1 吸收

氨法脱硫的吸收过程为水溶液中的NH;和 S〇2反应得到脱硫中间产品亚硫酸(氢)铵,由

• 26 •

中氮肥

4期

于NH3及中间产物亚硫酸铵与S〇2反应的活性 很强,此反应速率很快,所需的吸收停留时间一 般在2 s左右,此吸收过程的关键是控制氨向气 相中挥发,这就要求维持吸收液偏酸性的条件, 但若吸收液pH低于5. 0,吸收液吸收S〇2的速 率又会大幅降低,因此一般维持吸收液pH在 5. 0 ~ 6. 0,pH控制在5.3 ~ 5. 8最为理想。3.2

氧化

由于亚硫酸铵化学性质不稳定,极易分解 (分解温度60〜70 °C )生成S〇2而造成二次污 染,因此需配备氧化风机提供足够的〇2将亚硫 酸铵氧化成硫酸铵。4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4.1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系统

4.1.1工艺流程

13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脱硫系统采 用三炉一塔配置。锅炉烟气汇合后通过原烟气挡 板门进入脱硫塔S02吸收段,与来自脱硫循环罐 的吸收液逆流接触,烟气中S〇2被充分吸收后进 入除雾器,脱除夹带的液滴同时吸收逃逸氨,得 到的净烟气返回塔顶烟囱直接排放。

脱硫循环罐内溶液不断溢流进入氧化罐,在 氧化罐内,经过气液分布器,脱硫后溶液与氧化 空气逆流接触,使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 氢铵得到充分氧化而生成硫酸铵。

在脱硫塔内第一喷淋层,高热量的原烟气与 氧化后的硫酸铵浆液逆流接触,使氧化后的硫酸 铵溶液得到浓缩,达到一定浓度后由硫酸铵采出 泵泵入结晶釜、离心机,完成固液分离后,湿物 料经干燥、包装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硫酸铵产 品;分离后的母液则回到塔内继续浓缩。4.1.2主要设备(表2)

表2 130 /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主要设备

项目规格型号

数量/台

脱硫塔^9 000mm

X 34 500 mm1脱硫循环罐^4 000mm X 8 000 mm, V = 100 m31脱硫循环泵0=750m3/h,孖=30 m,P 二 90 kW3浓缩循环泵0=300m3/h,孖=30 m,P = 55 kW2塔底扰动泵0-500m3/h,孖=30 m,P 二 90 kW2氧化罐^4 000mmX64

mm,V =8 m3

1氧化风机0 二 61 Im3 /min,P 二 90 kW2硫铵采出泵

0=40 Im3/h,P = 7.5 kW

2

4.2 三废混燃炉烟气脱硫系统 4.2.1工艺流程

三废混燃炉出口烟气利用原有的静电除尘器 进行除尘,除尘后进入脱硫塔,与脱硫循环泵送

来的吸收液逆流接触,烟气中的S〇2和烟尘得到 去除,此过程中烟气蒸发水分带走大量的热量, 同时烟气温度降至脱硫的适宜温度;烟气中S〇2 和粉尘被充分捕集吸收后,进入规流除雾器脱除 夹带的液滴,同时吸收逃逸氨,得到的净烟气由 塔顶烟囱排放。

脱硫循环泵将吸收循环液泵入塔内吸收段, 与烟气逆流接触,除去烟气中的S〇2和粉尘等杂 质,吸收液吸收S〇2后回流到塔内;在塔底浆液 池内,亚硫酸铵溶液与氧化空气充分接触,使吸 收液中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得到充分氧化。

脱硫塔排水及溢流管线至新增循环水池沉淀 池,沉淀池和清水池上方设抓斗桥式起重机,定 期对池内淤泥杂质进行清理,淤泥用抓斗运至晾 泥台自然晾干后运至厂外;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气 喷嘴,与氧化风机出口管连通,对亚硫酸铵进行 氧化。4. 2. 2主要设备

脱硫塔1台,小6 〇〇0 mm;脱硫循环泵3台, 0 = 700 m3/h,丑=30 m;氧化风机 2 台,0 = 7m3/min,_P=68. 6kW。5

改造后系统运行情况

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三废混燃炉烟气脱硫系统 投用后,2215年8月5日,循环流化床锅炉烟 气脱硫系统脱硫塔部分运行数据见表3,三废混 燃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塔部分运行数据见表4;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后检测结果见 表5,三废混燃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后检测结果 见表6。

表3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塔运行数据

气体进口

气体出口塔底时间

压力温度压力温度/Pa

/C/Pa/CpHpH0:001 13111-129453.205.932:001 2818-136433.706.004:1 211-134433.746.016:1113-12443.606.058:

1

11

-133

4

3.40

6.07

4期

车艳妮等:氨法脱硫技术在锅炉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 27 •

表4

三废混燃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塔运行数据

气体进口

气体出口时间压力温度压力温度 循环隹藿 塔底/Pa/°C/Pa /°CpHpH0:00631108-15 445.77.32:00644112-13 445.57.34:00633112-13 445.47.36:00

657

109

-15

44

6.6

7.3

表5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后检测结果

烟气S〇2 浓度/mg • m_

脱硫脱硫后时间排放量效率烟尘浓度/m3 • h _1脱硫前脱硫后/%/mg • m _30:00680 7934262.1099.53.872:00674 3674554.0699.13.704:00679 8414684.7099.03.706:00677 682423.6099.24.208:00

684 816

429

3.29

99.2

4.90

表6 三废混燃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后检测结果

烟气

S02 浓度/mg • m-3

脱硫脱硫后时间排放量效率烟尘浓度/m3 • h \"1脱硫前脱硫后/%/mg • m _30:00364 7553320.8499.713.82:00364 4323451.2399.613.44:00363 4633340.9099.713.46:00364 9583651.0899.718.68:00

364 432

353

0.77

99.8

17.5

6氨法脱硫系统的特点

6.1 解决了氨利用率与脱硫效率之间的矛盾

在氨吸收s〇29过程中,氨利用率与脱硫效 率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高pH对脱硫有利,但同 时可能增加系统氨逃逸量,从而降低氨利用率。 为此,系统主要通过控制加氨点、增设规流除雾 器等方式来解决氨利用率与脱硫效率之间的矛 盾:将加氨点设置在塔底浆液池液面以下,控制 相对较高的pH,再通过喷淋层及规流层来吸收 游离氨,使吸收液具有较高的S〇2吸收能力的同 时又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和氨的逃逸,确保出口烟 气中氨含量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6. 2采取了一系列防腐措施

(1)所有脱硫烟道均采用普通钢制矩形烟 道,外设加强筋并保温。脱硫塔入口前的原烟气 段烟道,由于烟气温度较高且远离脱硫塔,无需 防腐处理;烟气入口靠近脱硫塔为干湿交界面, 此部分烟道内衬玻璃鳞片,以避免腐蚀,相应部 位的膨胀节也考虑保温及防腐。

()为减少烟道中冷凝液伴随的腐蚀问题, 并延长内衬的使用寿命,对所有烟道和膨胀节进 行保温。

(3)吸收塔壳体用碳钢制作,内表面采用 含钛量较高的工业瓷片进行防腐;瓷片之间的连 接采用子母套的形式,防止瓷片的脱落;瓷片和 碳钢之间采用耐酸胶泥进行粘结,胶泥能够承受 脱硫系统条件下的腐蚀,同时能够调节碳钢和瓷 片热胀冷缩引起的位移。6. 3采用了高脱水效率的规流除雾器

规流除雾器依靠上升净烟气夹带的雾滴即可 有效润湿装置表面,其独特结构可有效捕集逃逸 氨及液滴,使之粘附在吸收装置表面,最终返回 脱硫循环系统;规流除雾器采用独特的导流设 计,填料球只会在塔内作自转和公转式的圆周运 动,而不会有影响除雾效率的上下运动;规流除 雾器内流体的规则运动状态极大地增加了气液两 相的接触面积和时间,烟气通过时会产生调整和 规整气场分布的作用,促使气液接触更充分和均 匀,从而提高脱水效率;相较于折流板除雾器, 规流除雾器具有自洁功能,当灰尘粘附于填料球 表面时,会因填料球的运动相互碰撞、摩擦而剥 落,从而彻底消除除雾器结垢、堵塞的可能性。 6. 4塔外独立强制氧化替代传统塔内氧化采用塔外独立强制氧化,降温、脱硫、氧化 工艺过程互为独立系统,对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 性地工艺参数控制,从而保证脱硫效率在98% 以上、氧化率达99%以上,最终确保了硫酸铵 产品的质量。6. 5提高了副产品硫酸按的品质

当系统内部出料不顺畅时,将塔底浆液池的 浆液稀释(避免硫酸铵以晶体形式存在)后泵 入板框压滤机,完成母液的过滤除尘,再进入脱 硫结晶、离心干燥系统,从而保证硫酸铵产品的 品质符合标准要求。7

结语

山西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3台130 t/h循 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及1台75 t/h的三废混燃炉采 用氨法脱硫技术进行改造后,脱硫系统运行稳 定,各项技术指标较优,脱硫效果良好,有效降 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满足了 环保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